唐诗中的秋高气爽,诗意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中的秋高气爽,诗意盎然
唐诗中的秋高气爽,诗意盎然
2016-04-01
甘肃教师学苑
[文学品味] 唐诗中的秋天,秋高气爽,诗意盎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秋词》其一这首《秋词》历来被看作是刘禹锡的代表作。
此诗一反“伤春悲秋”的文人传统,晴空之上,一只白鹤振翅高飞,冲天而上,其排云的斗志激励着诗人,也将诗人的诗情引到了碧霄之上。
其乐观通达的精神,使人从秋天的愁绪中解脱出来,心境变得开阔而壮美。
“怕逢秋,怕逢秋,一入秋来满是愁。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历代的悲秋诗,使得人们习惯了从诗词中感受浓浓的秋意愁情,但在刘禹锡的眼里,秋天却是天高地远,神清气爽,令人心情舒畅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其二明朗的山,纯净的水,深夜银霜,都如此清透、宁谧。
树木上的那些各色花朵也开始渐渐透出浅黄。
试着登上高楼,清气如骨,心旷神怡,不像春色那样撩人情思,引人发狂。
刘禹锡将秋景与春色放在一起对比,写出了秋天的朴素、爽朗与纯净。
这两首诗既转变了前人“逢秋寂寥”的忧伤之情,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远志向与情操。
由此,唐代诗人对秋天的感情,似乎都是清凉、爽利的,而秋天常令人振奋,并引发豪情与壮志。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后的山里,空濛清凉,鹤飞蝉鸣,令人精神振作,即使身体有恙,也能带病前行。
及至晚唐,描写秋天景色的笔法,仍然是意境疏阔,引人神思飞扬。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沿着蜿蜒遥远的小路向寒山行进,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我几次停下车子,欣赏
那枫林秋景,被风霜染红了的枫叶,比二月的红花更加鲜艳夺目。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山河的壮美、天地的雄奇,均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和体会。
看来,同样是“冉冉物华休”的秋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可能会展示出大气磅礴的胸怀与意境,也折射着诗人的饱满激情和那些恢宏的时代风采。
[艺术视窗] 家学渊深,萧散过父——文彭《五律诗轴》
文彭《五律诗轴》
释文:胜地牵幽兴,新年此日晴。
结亭宜木末,对酒看云生。
藤刺钩不住,花枝照眼明。
追陪惭落魄,物外有余情。
《五律诗轴》局部1 文彭(明代)自作《五律诗轴》藏于南京博物院,纸本,高148.5厘米,宽32.2厘米。
当是他的中晚期作品。
与其父清峻、理性的书风不同,文彭则多趋向于祝允明的浪漫与散逸。
家学之渊深,金石篆刻之凝练,形成了其豪迈疏朗、沉雄恣肆的草书风格。
在坚实的中锋用笔中,又时出侧锋以取妍,而少有祝允明的狂纵与粗率。
《五律诗轴》局部2
整幅作品布局张弛有度、萧洒流落,轻重疾徐,节奏分明,气息畅达、神采飞扬。
清王文治《快雨堂跋》评文彭书法云:“精熟不如父,而萧散之气则远过之。
”
文彭像文彭(1498-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别
号渔阳子,苏州人,文徵明长子。
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
能画擅书,书法精研各体,王世贞《三吴楷法跋》称其“少承家学,善真行草书,尤工草隶,咄咄逼其父”,行草初学钟王,后效怀素,晚年又学孙过庭,自成一家。
[史林漫谈] 查理·马特查理·马特(公元688年-公元741年),出生于法兰克王国贵族家庭,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的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实行者。
公元8世纪上半期,法兰克王国的王权衰落。
以前只是王室财产总管的宫相,开始插手国家政务,成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宫相争夺之战频频发生。
公元715年,查理·马特在奥斯特拉西亚贵族的支持下,打败了其他竞争者,继任为宫相。
查理·马特上台后,先平定了各地贵族的叛乱,后又打败了入侵的阿拉伯人,收复了被占领土。
从此,查理·马特声名大振(“马特”的意思是锤子)。
公元8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查理·马特顺应历史潮流,推行土地分配改革。
他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土地改为了有条件分封土地,规定了豪绅显贵和王室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史称“查理·马特改革”(又名“采邑改革”)。
“查理·马特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大增,查理·马特的权势也增加了,他实际上已经超越国王,成为法兰克王国的
实际统治者。
公元737年,法兰克王国国王去世,查理·马特没有立新的国王,自己直接以宫相的名义管理国家。
公元740年,罗马教会授予查理·马特罗马贵族的头衔,还把尊贵的圣彼得坟墓的钥匙送给他。
次年,查理·马特逝世,享年53岁。
[心灵驿站]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每一个人,若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所得、有所成,离不开一个“静”字。
安静,不是要让自己脱离现实,而是要在现实中以一种淡定的姿态,去看清自己的本质。
只有看清自己的本质,才能更加直接地设法提升。
真正能够守住内心之宁静者,是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人。
若是处于僻静处,他能享受独处之安乐。
若是处于喧闹处,他能听取内心之声音。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需要依赖一些修炼的方法。
比如在工作之中,要养成拟定计划的习惯,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明晰的计划。
人在有计划的时候,内心自然会安定踏实很多。
比如我们在生活之中,要养成定期收拾家居物件的习惯,让自己在摆放整齐东西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各安其位”的良好情绪。
这些小细节往往被我们所轻视和忽略,但却能切切实实地帮助我们通过一种持久的方式找回平静。
浅薄的热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丰富的安静如万顷
碧波,永恒深沉。
去做一个内心安静的人,不骄不躁;去做一个充实丰富的人,且行且乐。
生命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旅行,丰富的安静是沿途最美的风景。
[科普领略] VR、AR、MR什么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
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什么是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
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什么是混合现实?
混合现实(Mix reality,简称MR),既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指的是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
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