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不足和弊端,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衔接理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何恰当的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语篇衔接理论结合起来,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语篇衔接理论概述
对于英语文章来说,衔接是其重要内容和特征,也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因素,一般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句子和段落上,由于衔接的重要性,众多语言学家针对衔接做了大量的研究,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包含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依靠省略、搭配、连接等手段实现,词汇和语法的衔接是学生理解语篇的重要保证,有了语法和词汇的衔接,才能保证语篇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1.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包括指代关系、省略和替换以及连接:
(1)指代关系,指的是使用语法关系例如代词等表示的语义关系,我们还可以将指代关系分为人称指称、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例如在句子“Mr.White bought a house in England,He bought a beautiful home in Spain.”中,后面的He指的就是Mr.White,这就是人称指称,人称指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衔接手段之一。
实际上学者还将指称分为内指和外指,外指指的是照应
词在不在语篇内,而内指则是指照应词存在于语篇内部。
通过这些方法作者才能将文章连贯起来,而读者也能通过这些照应词理解文章的意义。
(2)省略和替代,省略指的是将句子中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省略,和替代比较相似不同的是没有替代词,所以我们也称之为零替代。
而替代可以分为几种形式,如动词型、名词型和小句型。
在日常交际中省略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必须依靠上下文才能理解省略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句子为另外一个句子提供依据以理解句子,同时这些句子之间也形成了衔接关系。
在实际交流中,交流双方的话语可能需要通过省略关系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语篇,因此对于语篇衔接来说省略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替代指的是使用词语代替句子中的基本结构成分,使用替代不仅能够起到衔接作用,还能避免词语或者句子重复,因此要理解存在替代星形式的句子,我们必须从上下文中找到被替代的词语。
不论是替代还是省略,对语境的时效性要求都较高并且对其有较强的依赖性。
(3)连接,连接就是将相邻的句子连接起来,要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需要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不仅包括连词,还包括介词短语或者副词等。
2.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词汇,在整篇文章中建立一个链条确保文章的连贯性,词汇衔接相对于语法衔接等衔接方
式,较为高级,专家学者将词汇衔接分为搭配和重述两种衔接方式。
例如如下句子中“There were children everywhere.There were children on the slides,children on the swing.”,这其中的重复词为children,将各个小句子连接起来,这样的重复像中文中的排比修辞手法一样,在一些情况下有一定的文体效果,但是切忌过度使用,防止产生语言苍白重复的问题。
在语篇中还存在同现关系,同现关系也起着连接语篇和句子的重要作用,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意义相似或者相关的词汇,我们称之为词汇套。
对于词汇套中的词语,我们在看到其中若干个词语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想到词汇套中的其他词汇,这些词汇也能够起到衔接语篇的作用。
同现关系保证了语篇中词汇的几种和紧凑,让语篇句子和段落衔接的更加自然,语篇的语义场和主题也能够统一。
二、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大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分析语篇结构,而阅读教学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组织的。
分析语篇不仅要抓住连贯和衔接两个因素,还要根据语篇题材不同,分析语篇的主题思想、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根据不同的语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语篇教学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分析、推理和总结归纳等过程中来。
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需要对信息进行反复的解码和处理。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衔接理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训练学生对语篇连贯和衔接的敏感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连贯和衔接有关的语言知识项目进行联系,收集相关语言材料让学生训练,并且采用衔接理论分析语篇。
在语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阅读前应让学生收集并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引导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回答与语篇相关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阅读理解的情况。
阅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生词,并在课下阅读一些相关的补充材料。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综上,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是语篇的特点,也是学生理解语篇的基础。
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语篇内外衔接的链条,培养学生对语篇的敏感度,通过预测正确了解语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