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0202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4.png)
原因与影响
原因
智力落后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孕期环境因素、分娩时缺氧、后天疾病等 。
影响
智力落后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业、生活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负担。
03
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
适应儿童需求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
每个智力落后儿童都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个别 化教育计划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 教学计划,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增强自信心
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孩子能够在学 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这将有助 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将有助于孩 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和 困难。
04
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技能目标
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水平,确定 他们在特定领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强化口语训练:鼓励儿童模仿发音、 练习口语表达,可借助辅助沟通工具 。
评估语言发展水平:对儿童的语言理 解、表达和沟通技能进行全面评估。
注重语言思维训练:通过阅读、写作 和交流活动,培养儿童的语言思维和 表达能力。
案例二:社交技能缺失儿童的教学方案
总结词:通过模拟社交场景,教授社交规则和 技巧。
01
个别化教育
是指针对每个儿童的特点 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 育计划和方案,以促进他 们的学习和成长。
学习教案
是指针对每个智力落后儿 童,根据其特点和需求, 制定的具体学习计划和方 案。
教案目标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帮助智力落后 儿童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
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制定的,因此孩子更有可能对学习 产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这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弱智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范例
![弱智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5ce4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f.png)
弱智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范例一、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12岁学历:小学二年级残疾类型:弱智二、学生发展评估与目标1.学生学习能力评估: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学习能力较低。
在语言、数学、动手能力等方面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2.学生心理特点评估: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思维能力欠佳,表达能力弱。
在社交交往中需要引导和支持,自理能力需要加强。
3.学生行为特点评估: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但存在一定的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需注意消极情绪和沉默等表现。
评估结果:1.短期目标: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数学运算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2.长期目标:帮助学生逐渐独立处理日常事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个别化教学计划1.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2)语言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数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动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5)自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
2.教学内容和方法:语言能力培养:(1)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言训练,包括词汇积累、句子操练等。
(2)教学方法:使用图示法、示范法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和表达欲望。
数学能力培养:(1)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提供适合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内容,包括加减乘除、数的排序等。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具,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动手能力培养:(1)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手指灵活度、书写能力、操作技能等。
(2)教学方法:配备各种动手材料和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拼图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个别化教学计划案例(通用5篇)
![个别化教学计划案例(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aac2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9.png)
个别化教学计划案例(通用5篇)个别化教学计划案例篇1一、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教师应知道收集哪些资料以及怎样收集资料。
(一)收集哪些资料1、听力及健康方面的资料;2、家庭及社会背景方面的资料;3、交往方面的资料,包括语文能力、手语能力、看话能力、交往意识、交往行为等;4、智方面资料,包括智力、自我意识、爱好、厌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5、学习成绩资料,包括学习方式、学习成绩;6、行为表现资料,在校在家的表现、社会能力等。
(二)怎样收集资料1、查阅记录。
查阅病历、听力检测图、其他检测报告(如智商、学习能力检测报告)、学生登记表、成绩报告单、先前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学生的作业(如练习本、、手工作业、录音录象资料、学科考试考查试卷等);2、咨询。
咨询对象包括四类,一类是学生本人,通过交谈了解学生的长处、需要、兴趣;二是家长,向他们了解孩子在家的个性特点、行为表现、生活习惯等;三是有关教师,了解学生有关各科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方面的学习特点、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四是其他人员,如学校领导、校医、后勤管理人员和同学伙伴。
所有的咨询都要有书面记载。
3、观察。
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各种环境对学生的作用关系。
观察的具体内容有:学生对言语的听觉和视觉反映;学生运用语言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学生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学习环境中和各种因素(光线、声音、教师的说话速度、师生距离、教室布置、学习时间、活动的人数等)对学生的作用。
各种观察都要有记录。
4、检测。
根据需要运用有关辆标、仪器、技术等检测评量工具,对学生进行检测,已获得可靠的数据资料。
二、分析诊断收集到的资料要经过分析处理,从而对学生的情况作出诊断。
要成立一个“个别化教育计划小组”(IEP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诊断学生情况,给出诊断报告,监控和评鉴计划的实施。
这个小组要以教师为主,尽可能组织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人员、校医、语训教师参加,并争取校外有关专家支持。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b836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4.png)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案例背景
这个案例涉及一名名叫小明的学生,在学校的研究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小明在语言和数学方面有些困难,导致他在学校的表现不如其他同学。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这些困难,学校决定制定一个个别化教育计划来满足他的研究需求。
目标设定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根据小明的研究需求,学校确定了以下目标:
1. 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加强小明的数学基础知识;
3. 增强小明的研究自信心。
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小明实现上述目标,学校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 个别指导:小明将会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个别指导,老师会根据他的研究进展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他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学校提供了各种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包括教科书、练册、研究软件等,以便小明能够在不同的研究环境中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研究效果。
3. 小组合作研究:学校鼓励小明参与小组合作研究,这将帮助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研究自信心。
小组合作研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形式进行。
评估与调整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需要进行不断的评估和调整,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学校将定期评估小明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
结论
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学校帮助小明克服了语言和数学方面的困难。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数学基础知识也得到了加强。
此外,他的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小明提供了一个适应他学习需求的环境,使他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通用11篇)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53b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2.png)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通用11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篇1一、实习学校:实习学生:班级:培智一班学生人数:14人男:10女:4二、班级情况班级共有学生14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4人,男女人数失衡。
其中有五名学生走读,九人住读。
其中有两名唐氏综合症学生,两名自闭症学生,其他均为智力障碍学生。
因为班上学生类型差异较大,且学生有来自城镇和周边各个村镇,家庭环境差异也较大。
所以,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
班级中有三名学生家长陪读,家长能积极支持老师工作。
但部分学生家长为农民或老人,能支持老师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希望能与教师配合。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听从老师指令,少部分不能听从指令的,可由助教老师协助。
三、工作项目及要求(一)行为规范教育:1、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2、进校离校注意排队整齐、安静,主动与校门口的老师、同学打招呼。
3、作业认真、自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不打不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5、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在教学大楼里安静,不喧哗。
(二)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听课习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延长注意时间2、作业习惯和作业上交习惯,每天给予一部分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并让学生按时交作业。
(三)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培养:1、整理书桌,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书桌。
2、清洁教室卫生,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让学生一起做清洁。
3、学做家务,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每周定期组织内务。
(四)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1、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2、能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智障个别化教案模板
![智障个别化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6635750d0d233d4b04e69ca.png)
智障个别化教案模板第1篇:对智障儿童开展个别化教学对智障儿童开展个别化教学智障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中较为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教育,由于智障儿童的发展差异较大,普通教育的班级授课制以及特殊教育中的分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我国现在的智障教育模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而言现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很不适应他们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开展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对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根据智障儿童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制订切合不同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学方案,提高智障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积极探索和实施过程中笔者以为:一、加强学习,树立现代智障儿童教育观《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1994年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
2000年,第19届国际听障人士教育会议暨第七届亚太地区聋教育会议宣言中也指出:我们极力提倡在主流学校、特殊学校或特教班,为听障人士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和辅导服务,以便适合学员的个别需要。
由此可见,尊重、适应、满足每一个特殊儿童的需要是国际特殊教育界的共识。
把个别教育计划深入地、全面地推开,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主要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
因此在推行个别教育计划之前,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个别教育计划的理论,让大家认识到个别教育计划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真正地促进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特殊教育的效益。
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学不仅仅是智障儿童本身的个别差异所要求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老师们明确实施个别教育的意义以及熟知个别教育计划制定的实施过程,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现代智障儿童教育观。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109a40f01dc281e53af0de.png)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学生:周瑶学校和班级: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计划时间:2015年5月一、学生基本情况:1.周瑶,2007年7月16日出生,七岁半,脑瘫,相当于2岁的智力,医院诊断为二级智力残疾。
孩子自身还有扁桃炎,气管炎,每个月要去输液。
从小由外婆带大,只认外婆,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亲,而外婆身体不是很好。
母亲也是智力残疾,因此该生为遗传性,母亲的生活自理情况也较差,不能独自开天然气做饭,需有人为其做饭吃。
父亲年龄相对较大,主要以开三轮为主。
2.行为特点:(1)无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能有效的听指令,穿衣需外婆帮忙,大小便还得需要尿不湿,吃饭少,而且无吃饭的意识,用手抓饭或者需要外婆喂饭。
(2)摔东西:孩子喜欢摔东西,拿到什么都喜欢摔,不分轻重,因此家中全部安装了纱窗,防止东西砸到楼下的行人或住户。
(3)自残:有严重的自残行为,而且频率颇高。
在心情不好或者不能满足的时候就用手捶打自己的脑袋,或者用手抓自己的脸,更有甚者自己咬自己,而且经常咬流血。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在家中只能简单的喊出阿婆,爸爸妈妈都不能喊出。
4.社会适应特点: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偶尔出去玩耍,在外不能和小朋友玩耍,之和外婆在一起,也不亲近爸妈。
在外经常捡东西吃,不满足则自残。
5.情感特点:孩子主要以哭闹为主,性格急躁,很难安静。
从早到晚基本无笑容,都是用哭闹得到安慰或者满足。
综上所述,该孩子残疾程度较重,生活不能自理,认知能力较差。
家中经济条件差,离学校远,需转几趟车,母亲也不能生活自理。
以上因素造成了孩子不能来校就读。
二、采取措施:根据该生特点,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先让其静下心来集中注意。
因此拼图、串珠子可以列为上课的内容。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个别化教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1979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e.png)
个别化教育案例个别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育实践中,个别化教育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个别化教育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一,小明的个别化学习计划。
小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的学生,尤其是在数学方面。
老师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容易失去耐心。
于是,老师制定了一个个别化学习计划,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起小明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后,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以增加他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安排了专门的辅导时间,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学习,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也逐渐增加。
案例二,李华的个别化学习空间。
李华是一个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但在家庭环境比较复杂,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老师通过和李华的家长沟通,了解到了这一情况。
于是,老师为李华创造了一个个别化的学习空间,在学校,老师给予李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在学校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家庭,老师和家长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家长在家里为李华创造了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帮助他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学习空间的营造,李华的学习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成绩也有了提高。
案例三,王军的个别化学习资源。
王军是一个对学习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但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无法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老师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了这一问题。
于是,老师为王军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资源,在学校,老师借给王军一些适合他的学习资料,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课堂上,老师为王军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在家庭,老师和学校为王军提供了一些奖学金和资助,帮助他克服家庭困难,更好地完成学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学习资源的提供,王军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习动力也更加强烈。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f57c5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b.png)
3.特殊场合:多文化背景下的培智学生教学计划
-增加条款: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融入。
-详细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多元文化元素,尊重并包容学生的文化背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终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科知识、生活技能、社交技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3.成长记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2.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支持。
4.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为培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七、总结与反思
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培智学生的成长,为其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解决办法: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举行家长会,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与家长的日常沟通。
5.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或行为问题。
-解决办法: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及时识别学生情绪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
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坚信每一个培智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自己的潜能和光芒。本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为每位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充分展示自我。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共同为培智学生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特殊智障学生教育案例(2篇)
![特殊智障学生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f5c3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9.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来自我国一个偏远山区,患有智力障碍。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一直就读于当地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学习成绩较差,尤其数学和语文成绩较差。
学校和家长对小明十分关心,希望他能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小明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2.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3.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4. 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丰富他的精神生活。
三、教育方法1. 个别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障碍,教师采用个别化教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教学方式,让小明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培养小明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耐心指导,鼓励小明自己完成,逐步提高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3. 认知能力培养针对小明的认知障碍,教师从简单易懂的知识入手,如认识数字、颜色、形状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小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在数学和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4. 社交能力培养教师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他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小明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5. 兴趣爱好培养教师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如绘画、手工等,鼓励他参加相关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中,小明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四、教育过程1.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发现小明在穿衣、洗漱等方面存在困难。
于是,教师耐心指导,一步步教他完成这些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明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 认知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实物教具,让小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字、形状等概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等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智障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
![智障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e3e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2.png)
智障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中,存在一个智障学生,我们将其纳入随班就读的教学模式中,以便提供个别化教学支持。
该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个别化教学策略为了满足该学生的研究需求,我们采取了以下个别化教学策略:1. 课前准备: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我会提前制定一个个别化教学计划,并与专业教育者进行讨论。
我们针对该学生的研究目标和需求,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
2. 多元化教学资源:为了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我为该学生准备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材料,包括图书、视听资料和互动研究工具。
这样能够激发他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动力。
3. 小组合作研究:在课堂上,我积极组织小组合作研究活动,让该学生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启发。
4. 个性化评估和反馈:在学期末进行研究评估时,我根据该学生的个别情况,采用个性化的评估方式。
同时,我会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采用个别化教学策略,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积极的教学效果:1. 研究态度改善:该学生逐渐建立了积极的研究态度,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并表现出对研究的兴趣。
2. 研究成绩提升:在短时间内,该学生的研究成绩有所提升。
通过个别化教学的帮助,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3. 自信心增强:随着研究成绩的提升,该学生逐渐建立了自信心。
他愿意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更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
反思与改进然而,在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时间管理:为了实施个别化教学,我们需要额外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确保能够兼顾到其他学生的研究情况。
2. 材料准备:为了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材料。
需要更好地规划和组织个别化教学的资源。
为了进一步改进个别化教学效果,我们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1. 与专业教育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更具体的个别化教学计划,确保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2f853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5.png)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第一篇: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学生:高某某学校和班级: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智1班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一、学生基本情况: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
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
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
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
(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
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
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
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
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个别化教学工作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学工作计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2f04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6.png)
一、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个别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学工作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1. 学生基本情况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 学生个体差异分析(1)学习成绩差异: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对知识掌握较为扎实;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基础知识薄弱。
(2)学习态度差异:部分学生积极向上,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
(3)兴趣爱好差异: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如音乐、体育、美术等。
三、个别化教学工作计划1. 教学目标(1)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基础知识水平,逐步缩小与优秀学生的差距。
(2)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教学策略(1)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① 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②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课后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③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2)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① 拓展知识面,通过阅读、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活动。
③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3)针对全体学生:①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②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③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3. 教学评价(1)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45307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0.png)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简介在培智班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
![智力落后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fa0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8.png)
教材与教辅材料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确 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教学设备与工具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体验。
教师培训与交流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学 质量的提升。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讲授新课
总结词:直观教学
详细描述:采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帮助智力落后儿童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促进他们的 认知发展。
巩固练习
总结词:反复练习
详细描述: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和活动,让智力落后儿童反复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小结与作业
01
总结词:总结反馈
02
详细描述: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回顾,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布 置适当的作业,帮助他们进一步 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与方法
知识技能
评估学生在课程中掌握 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
否达到教学目标。
思维能力
评估学生的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等能力是否
得到提高。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课堂参与度等,评估其
学习积极性。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学生在课程中表现 出的合作精神、沟通能
力等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自评与互评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调整
根据教学效果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 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新教学方法
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 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 握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智个别化教育案例(2篇)
![培智个别化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aa157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33.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8岁,患有自闭症。
小明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经常一个人玩耍。
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学习成绩较差。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学校能给予小明个别化教育,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二、案例分析1. 小明存在的问题(1)社交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导致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紧张。
(2)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走神,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学习成绩差:由于小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他在学习上成绩较差。
2.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封闭,家长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小明,导致他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小明个别化需求的教育方案。
(3)个人因素:小明自身存在自闭症症状,导致他在社交、学习等方面存在困难。
三、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2. 培养小明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使其能够跟上班级进度。
四、教育措施1. 社交能力培养(1)开展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2)组织社交活动:邀请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让他有机会与同学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3)家长辅导:指导家长如何与小明进行有效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 注意力培养(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小明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注意力训练方法:通过听音乐、画画等趣味活动,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
(3)家长监督:家长要关注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3. 学习成绩提高(1)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适合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2)加强基础知识训练:针对小明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习成绩。
(3)家长辅导:家长要关注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辅导。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ee5d5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6.png)
针对培智班某一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篇一:《特殊的小伙伴,特别的教育计划》嘿,你知道吗?在我们学校的培智班里,有一个特别的小伙伴,叫明明。
明明和我们不太一样,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
明明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起脾气来就像一只愤怒的小狮子。
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都开开心心地画着。
可明明突然就把画笔扔了,还大声地哭起来。
老师赶紧过去安慰他,问他怎么了。
他抽抽搭搭地说:“我,我不会画,我画得好丑。
” 你说,明明是不是像个着急的小孩子?明明在学习上也很吃力。
别的同学很快就能学会的知识,他要反复好多遍才能记住一点点。
就好像爬山一样,我们轻轻松松就能爬到半山腰,明明却还在山脚下努力地迈着步子。
为了帮助明明,老师们给他制定了一个超级特别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首先,老师们会给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作业和任务。
比如说,我们做算术题要十分钟,明明就可以有十五分钟甚至二十分钟。
这就像跑步比赛,明明的赛道比我们长一点,但是只要他努力跑,也能到达终点,不是吗?还有啊,老师会用特别简单、特别有趣的方式给他讲课。
比如讲数学的时候,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用小玩具、小糖果来做例子。
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多有意思!而且,老师还安排了同学帮助明明。
我就是其中一个呢!每天下课,我都会和明明一起复习当天学的知识。
我会问他:“明明,这个字怎么读呀?” 明明要是答对了,我就会给他一个大大的赞,说:“明明你真棒!” 要是答错了,我也不会着急,会耐心地再给他讲一遍。
明明也很努力,很想进步。
有一次,他为了记住一个生字,写了满满一页纸。
我看到他那么认真,心里感动极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明明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学习也慢慢跟上来了。
上次考试,他居然考了60 分!虽然这个分数对我们来说可能不算高,但是对于明明来说,那可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我觉得,明明就像一颗慢慢发芽的种子,虽然一开始长得很慢很慢,但是只要我们给他阳光、给他雨水,给他足够的爱和关心,他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培智班个别化教学计划
![培智班个别化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3edbe7f90f76c661371afa.png)
4.扫把簸箕等清洁用具归位。
5.会洗拖把。
6.会正确拖地。
7.拖完地、把拖把洗干净放远处。
古再丽努尔,夏热拍体,艾斯卡尔,涂雪洁
(四)扫地
1.能正确地拿扫把。
2.会正确扫地。(不往自己身上扫,能依序扫干净)
3.将垃圾堆在一处、用簸箕装好垃圾、将垃圾倒入垃圾箱或垃圾存放处。
阿卜杜萨拉木,买买提尼亚孜
(二)上床就寝
1.脱鞋换拖鞋。
2.拉开被子至合适位置(站在床边)。
3.脱衣服换睡衣。
4.将袜子放在鞋内。
5.上床进被盖。
6.将被子拉至肩处、盖好。
古再丽努尔,夏热拍体,艾斯卡尔,涂雪洁
(二)上床就寝
1.脱鞋换拖鞋。
2.拉开被子至合适位置(站在床边)。
3.脱衣服换睡衣。
4.将袜子放在鞋内。
5.上床进被盖。
6.将被子拉至肩处、盖好。
穆杂帕尔,张杰,迪力木热体
(二)上床就寝
1.脱鞋换拖鞋。
2.拉开被子至合适位置(站在床边)。
3.脱衣服换睡衣。
4.将袜子放在鞋内。
5.上床进被盖。
6.将被子拉至肩处、盖好。
五
月
布佐热木,艾力亚尔
阿卜杜萨拉木,买买提尼亚孜
(三)起床
1.整理好被子、枕头。
2.清理床单至平整。
生
活
自
理
训
练
总
计
划
布阿丽2015年3月
3.整理床下。
古再丽努尔,夏热拍体,艾斯卡尔,涂雪洁
(三)起床
1.整理好被子、枕头。
2.清理床单至平整。
3.整理床下。
培智生语言训练的个别化案例
![培智生语言训练的个别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77277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a.png)
培智生语言训练的个别化案例第一篇:培智生语言训练的个别化案例培智生语言康复训练的个别化案例报告大丰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玲【摘要】近年来,培智生的语言障碍是特殊学校面临招生的一个大问题,好多适龄智障儿童由于语言障碍根本无法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课堂。
他们一般是无语言、或语言比较零碎、或发音不清,这些都给特殊学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关键词】培智生语言障碍康复训练语言是一个人沟通的一种形式,没有了语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存在很多障碍。
培智生的智力上和正常人相对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一些康复中心都存在着培智生语言障碍的问题。
这样的状况就让培智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更加难培养。
一、个案情况个案A,出生于2003年8月,于2008年6月份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学前班,身体健康情况良好,但在感官觉发育达不到同龄水平,四肢力度不均衡。
智力程度接近于中度智障,语言发展几乎没有,但是大人讲的话他能听懂一些,如:喊其姓名,让其拿他知道的东西,让其坐好自己的小板凳,但是让其发音很困难,刚入学时只会说“妈妈”两个字,而且没有发音的动机。
家庭环境常年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高中文化,在平时生活中多少还是能够引导孩子的,在生活中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不管遇到什么即使孩子不明白的她都会告诉他“这是什么”。
二、语言训练的原则:1.训练方式要适应孩子的个体情况,要制定个别化训练模式。
2.训练内容要具有功能性,让儿童学会后能够应用到生活中。
3.训练过程要渐进,特殊孩子的本身的能力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进展,作为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三、训练方法:言语治疗的目的是促进交流能力的获得或再获得。
通过治疗人员给予某种刺激,使患者作出反应,正确的反应要强化(正强化),错误的反应要加以更正(负强化),反复进行可以形成正确反应,纠正错误反应。
1、选择强化物强化物的在训练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强化物的选择有时决定了一个训练的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高某某
学校和班级:特殊教育学校启智1班
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
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
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
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
(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
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
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
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
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
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增加人际交往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降低对陌生人的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
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
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
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她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3.对其下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明确计划的目标和策略是否适当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