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江苏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新版江苏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演变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战国B.C475年—清前期1840年)封建社会制度所一直伴随的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达到了最高峰.。

1.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2.评价: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①阻碍历史发展;②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

3.趋势:专制制度越来越加强.。

(二)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鸦片战争 1840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是中国半殖半封社会)
1840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想通过变法来达到目的,但是最终在封建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

②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孙中山等人1905年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给苟延残喘的清王朝致命一击.。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建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宣告大革命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