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适宜性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适宜性的探讨
根据勘察资料,针对拟建物的特性,通过对场区内地层进行归纳总结,以施工条件、工期、安全性、经济合理性为前提,简述了几种地基基础类型适宜性,以此为基础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高层建筑基础选型适宜性
1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属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面积约97340m2(约146亩);此次一期工程用地面积25437.891m2(约38.10亩),共有建筑物5栋,由4栋层高15层的住宅楼和一栋层高3层的幼儿园,带地下层高约-4.50m的全连通地下车库组成;工程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30g。
设计特征周期值0.45s;场地标准冻结深度115c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地层构造
该区地貌形态较单一,近期场地内由于人工取土、取砂地形明显低于周边3-5m,场地内自然状态下无地表水,揭露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属稳定场地;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据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在21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系陆相冲洪积沉积物,地层构造如下:①层填土层厚:0.50~2.60m,松散-稍密状态,全场地分布;②层圆砾层厚:0.70~7.40m,中密-密实状态,全场地分布,Fak=210kPa,Es=22MPa;③层粉质粘土层厚:0.40~1.90m,硬塑状,局部缺失,分布不稳定,Fak=140kPa,Es=4MPa;④层圆砾层厚:1.30~8.40m,中密-密实状态,全场地分布,Fak=240kPa,Es=26MPa;⑤层粗砂层厚0.40~1.30m,中密状态,局部相变为粉土,全场地分布,Fak=180kPa,Es=17MPa;⑥层圆砾控制层厚3.90~7.40m,未揭穿,中密-密实状态,全场地分布,Fak=280kPa,Es=29MPa。
3基础持力层选择
从各地层分布可看出,②层圆砾,埋深:0.00~2.60m,厚度变化较大,埋藏适中,是做为多层建筑及地下车库天然地基浅基础良好的持力层;③层粉质粘土,厚度不稳定,地基稳定性较差,不易做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④层圆砾,埋深: 2.00~9.10m,层位稳定,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埋藏适中,是拟建物良好的持力层;⑤层粗砂,厚度不大,地基稳定性较差,不易做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⑥层圆砾,埋深:7.50~15.00m,层位稳定,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埋藏适中,是拟建物良好的持力层。
综上,场地内主要以②、④、⑥层圆砾为基础持力层。
4基础选型方案对比
根据拟建物上部结构特点,使用性能,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在保证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施工周期短及较经济的基础方案。
浅基础方案选型:场地②层圆砾工程性能较好,厚度较大、埋藏适中,承载力较高,是多层建筑及地下车库天然地基浅基础良好的持力层,基础形式采用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较经济合理,该种基础形式施工方便、且安全性、整体性好、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造价低。
深基础方案选型:④、⑥层圆砾,层位稳定,其埋深及厚度相差较大,且其中部夹有⑤层稳定性较差的粗砂局部相变为粉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在2600~3200kPa之间,由此可见单桩承载力并不是很高,可做为高层建筑深基础较好的持力层。
若采用桩基,不但桩数多,桩径大,而且桩很长;若采用筏基,地基承载力又不够;如果采用桩筏联合基础,将整块混凝土板把荷载分布给个桩,则不但桩基的桩数、桩径和桩长可以减少很多,而且筏基的结构也可以精简很多,比采用单一的基础型式造价更低,施工难度也相对降低,筏基不但可充分发挥天然地基承载力,加强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抵御水平荷载的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起到防、渗水性,还能满足地下停车场的使用空间要求,起到加强地下室底板的刚度的作用,因而就是理想的基础形式。
5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工程场地地基基础进行分析,可看出拟建高层建筑采用桩筏联合基础形式优越性明显,能有效控制工期、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性、经济性好,满足使用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