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的崛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快了安全防务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欧洲,大声地说!》
一、欧洲的崛起
(四)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 1、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均增长率为 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 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 ……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 2、西欧国家逐渐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奉行 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外交上的独立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 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欧洲决不 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 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该漫画反映的是哪一个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 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 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 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 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必修一人民版教材163页 思考: 1、根据材料,国际格局撼动的原因是什么? 2、“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是指哪些力量?
一、欧洲的崛起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 (一)欧洲为什么要联合? 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 现实原因:战后西欧地位的变化与面临的国 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际形势促使西欧国家走联合之路。 系 ……” -------维克多· 雨果 根本原因:发展经济的需要
国家强大的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提 相对稳定的外部 抗美援朝胜利 环境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五计划完成 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经济建设遭挫折 文革 仍取得较大发展 受到极大损失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2、这些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四、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
1、加速了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3、有力的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级格局
本课小结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苏联 美国 中国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对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 的世界新格局。 ②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虽冲击了两极格局,但 两极格局仍是当时国际格局中总体的、基本 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也只能是两极格局 下的多极化趋势。 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 年代,而这一趋势加强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 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力量的 多极化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 二、日本的兴起 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 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 三、日本经济兴起的影响 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 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二、日本的兴起
日本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呈现 争斗之势。
二、日本的兴起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1、20世纪 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 法国 意大 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德国 利
2 、20 世纪60 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 1952 —1960 8.2 2.8 2.7 7.5 4.8 5.8 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 3、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三、中国的振兴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全球通史》中叙述道:“欧洲 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 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 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 较低的伙伴”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 时 间


与国家强大的关系
1949 1953 1957 1957- 1966 1966—1976
铁托
纳赛尔
尼赫鲁
二、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程 1、1955年,万隆会议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 发展 2、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 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 正式诞生。
三、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2、斗争目标是支持……和反对…… 3、斗争领域逐渐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 二战后,日本作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盟国中 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的一员,被美国推向了亚洲地区“冷战”前沿。 大力发展教育 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于是美国从日本的“冷战安全”和“制约日本”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 的双重战略考虑,为其撑起“核保护伞”,这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 不仅使日本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而且 产业的更新换代 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和精力大力发展经济。朝鲜 材料四: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 战争爆发后,美国不仅给了日本 战后初期美国的援助 36亿美元的 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 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 “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 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 还给日本政府。美国不但减免了日本战后巨额 ——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 的赔款,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欧共体成立(1967年)
一、欧洲的崛起
(三)欧洲联合的过程
1、经济一体化 2、政治一体化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欧洲人不应只坐在一旁窃窃私语,或是冷
嘲热讽,而应当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美 1973年提出要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国人只好独自作出决定。……欧洲人想让白宫认 1975年,成立立法机构“欧洲议会” 真倾听,就必须发出“清晰和单一”的声音。”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话》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材料二: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2年上 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 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 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第二篇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欧洲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 乱…..,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 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人教版教材》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 发展,……然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 肿么办? 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联合起来, 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在世界上发挥 自己的作用。——摘自《岳麓版教材》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二、日本的兴起 二、日本迅速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 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二)走向联合的关键是什么?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 法德和解 德之间的冲突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 ,置于一个 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 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法国总统戴高乐 (1958—1969在任)
法德和解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949-1963在任)
没有欧洲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 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两大强国 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 (德)阿登纳
一、欧洲的崛起
(三)欧洲联合的过程
1、经济一体化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 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