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内容预览:
23、《马说》学案
教师寄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3.培养振兴民族,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注音:
祗()骈()尽粟()一石()槽枥()
2、解释字词
祗:一食:虽:且:等:安:材:通:外见:策之:执策:
3、翻译句子(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1)不以千里称也
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2、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
六、达标测试:
1、找出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才()
(2)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3)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
B、尽粟一石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策之不以其道
4、课内精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之 B。

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2).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达标测试:4、阅读题
( 1)、C
(2).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才,鸣之能通其意。

(4).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