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论治过敏性咳嗽的理论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风论治过敏性咳嗽的理论探讨
摘要:过敏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咳嗽的类型之一,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
者易患过敏性咳嗽。

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单纯的抗感染治疗不能治愈甚至
无法改善症状,十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过敏性咳嗽的发病与体质相关,其发病
涉及肺、脾、肾等多脏器,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治疗上,以祛风止咳为纲,同时
兼顾化痰、补益肺脾肾等治则。

笔者在临床治疗过敏性咳嗽过程中,对本病的发
病与治疗有一些体会,因此,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过敏性咳嗽;中医药治疗;肺风
过敏性咳嗽多在患者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味后发作,晨起、夜间明显,在
现代医学中,本病常常采用抗组胺药及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仅仅能控制症状,停药后仍有发作,容易反复,长期应用此类药物,且有一定副作用,例如肥胖、
嗜睡、口腔真菌感染等[1]。

在中医学中,本病属于“咳嗽”“哮病”等范畴,咳
嗽常以慢性干咳为主,咽痒即作,咳嗽剧烈,难以克制,突发突止,反复发作。

《素问·风论》记载:“肺风之状......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

”风善
行而数变,风邪的致病特点与过敏性咳嗽发病症状相似,故从风论治本病,大有
裨益。

1“风”与过敏性咳嗽的关系
1.1过敏性咳嗽病机关键是风邪
古代医籍中并无“过敏性咳嗽”的病名,只有对咳嗽的论述。

《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善行数变,是六气之一。

风气太过,令人致病,名为风邪。

诸多医家将
过敏性咳嗽称之为“风咳”,认为风咳是诸咳之首[2]。

《河间六书·咳嗽论》曰:“咳嗽以风邪为先导。

”诸多医籍中提到风是咳嗽病机的关键[3]。

现代中医研究中,对本病的病名仍未进行统一,仍泛泛归纳于“咳嗽”范畴,但是基于本病的
发病特点,如易发作于敏感体质,在接触到一些致敏因素(如烟尘、花粉、刺激
性食物、冷空气等)后加重咳嗽症状,所以,本病在概念上与“哮病”有交叉之处。

本病的咳嗽以刺激性咳嗽为主,突发突止,与风盛则动、善行数变等致病特
点相符。

风者,有外风与内风之分。

外风,包括外界可吸入性的过敏性物质,如
烟尘、刺激性气体、花粉、动物毛屑、螨虫等。

内风者,多因外风不解,外邪郁
居于肺,内风扰动,肺气宣发肃降失司,发而为咳。

除了外邪引起的实证,内风
也可由气血阴阳亏虚等诱发。

过敏性咳嗽多属于慢性咳嗽病范畴,病程日久,多
在1个月以上,常常反复,机体病久,气阴耗伤,津液亏损,故而易作。

所以对
于本病的治疗在不同阶段,其病机不相同,发作期及缓解期治疗原则也不相同。

2治法方药
过敏性咳嗽病位在肺,风邪是主要病理因素,病机为风邪犯肺,肺
失宣肃,治疗原则为祛风宣肺。

然本病属慢性咳嗽范畴,结合其发病特点,不同
阶段的病机及病理产物亦有差别,宜分期而治。

2.1过敏性咳嗽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过敏性咳嗽急性发作期以实证为主,病机为“风痰郁肺”。

过敏性咳嗽的发
病虽然因外感而起,但其病程迁延,因过敏性体质患者常常伴有脾虚,合并外感时,肺宣发肃降失调,水液失布,脾虚生痰,痰饮内伏,胶着于肺,故过敏性咳
嗽常常风邪合并痰饮。

发作期,以祛风化痰为主要治则,祛内外搏结之风,化无
形胶合之痰,使肺气升降有度、宣肃有节[4]。

常用药物包括蜜麻黄、炒杏仁、桔梗、前胡等。

蜜麻黄味苦辛性温,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对于气机升降失调,气机上逆导
致的咳嗽效果显著。

炒杏仁入肺、大肠经,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之效,擅治
久咳不止,睡卧不宁。

桔梗、前胡一升一降,辛开苦降,是肺经降气化痰之专药。

临床加减方面,鼻塞流涕、喷嚏者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等;痰热加重者加浙
贝母、黄芩、桑白皮;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柏子仁等。

2.2过敏性咳嗽慢性缓解期的治疗
过敏性咳嗽急性发作期以虚证为主,治疗以“益肺固卫、健脾养肾”为原则。

治肺可固卫御外,使皮毛腠理固密,使患者不被外邪所侵;治肾可纳气止咳,使
肺气充盈,痰邪无以隐藏[5]。

常用药物包括黄芪、炒白术、生地、熟地等。

黄芪益气健脾,固护肌表,增强免疫力。

炒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久病脾虚的患者。

生地味甘苦,性寒,
归于心、肝、肾三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

熟地味甘,性微温,对于
肾精亏虚、肾气不足者,熟地可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对过敏性咳嗽患者有远期
疗效。

临床加减方面,脾胃运化不足者加制苍术、炒青皮;痰多者加贝母、半夏;潮热盗汗者加柏子仁、浮小麦、醋鳖甲等。

2.3预防性调护策略
《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曰:“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过敏者常常肺脾肾不足,易过敏者在预防过敏性咳嗽方面,更应注意,比如,远离过敏源,远离有毒有害气体,饮食避免肥甘厚腻,避免进食寒凉食物,
远离寒凉潮湿环境[6-7]。

3病例举隅
陶某,女,46岁,2022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

患者1
月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夜间咳嗽明显,鼻塞,无流涕,无痰,无发热等。


行口服蓝芩口服液、头孢克洛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仍有咳嗽,夜间为著,遂
就诊于我院我科。

就诊时表现为:晨起及夜间咳嗽明显,咽痒,少量黄痰,咳嗽
剧烈,进食少,因夜间咳嗽明显睡眠差。

就诊时查FENO 38ppb,FnNo 1533ppb,
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胸部CT未见异常。

查体:“咽部轻度充血,听诊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患者舌淡,苔薄白,脉浮。

西医诊断:咳嗽、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咳嗽病,风邪犯肺证。

患者中年女性,既往过敏性鼻炎
病史,本病发作1月余,患者发病与感冒相关,舌苔无明显寒热变化,考虑感受
风邪后,风邪居于上焦,肺不能宣发肃降,气机上逆作咳,持续不愈。

FeNo及FnNo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呼吸道敏感性增加。

中医治则以祛风宣
肺降气为法,以止嗽散联合过敏煎加减。

以蜜麻黄、杏仁宣肺止咳,浙贝母、桑
叶、芦根润肺,患者夜间咳嗽多因阴液不足。

桑叶清热,主治夜间干咳。

款冬花、蜜紫苑、百部、桔梗、为止嗽散的主要成分,宣肺降气,且药性平和,不寒不热,不温不燥,无攻伐太过之忧。

临床报道中,止嗽散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显著[8]。

另结合过敏煎主要成分,防风、乌梅、银柴胡、荆芥、甘草以抗敏润肺祛风。

口服1剂后,患者夜间咳嗽减轻,睡眠改善,口服2剂后,患者夜间基本无
明显咳嗽。

服用7剂后,患者咳嗽消失,无咽痒、鼻塞等症,进食改善,睡眠好转。

复查FeNo 6ppb,fnno 398ppb,呼吸道敏感性明显降低。

后1月后随访,症
状未反复。

参考文献:
[1]陶心怡,杨继兵. 杨继兵从“风燥”论治过敏性咳嗽[J]. 中国民间疗
法,2020,11:26-28.
[2]王蕾,张骠.张骠从风痰虚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
志,2020,32(9):1646-1649.
[3]卢岱魏,王东旭. “从龙止咳浓煎剂”治疗风痰阻肺型过敏性咳嗽50例
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8,09:30-32.
[4]钱刘玲,张楠,石佳,范艳艳. 范艳艳从肝肺论治过敏性咳嗽的经验浅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21:89.
[5]刘丽娜,李伟伟,史正刚.史正刚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经验撷萃[J].中
医儿科杂志,2019,15(4):13-15.
[6]曹灿,王晓尧,熊永毫,等.崔瑛教授辨治过敏性咳嗽临床经验[J].甘肃中
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2-15.
[7]Han Lihong,Wang Yumin,Zhang Qiaoling,et al.Analysis on misdiagnosis of chronic cough associated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J].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2023,13(10):110-113.
[8]胡炼夫,肖福君. 止嗽散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J]. 光明中医,2023,12:2239-2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