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试卷4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试卷4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
一婴儿能独坐,并坐得很稳,但不会爬,能无意识地发出复音,认识生熟人,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分数:4.00)
(1).此小儿的年龄最大可能是(分数:2.00)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E.9个月
解析:解析:解题切入点为“坐很稳,但不会爬”。
正常小儿6月能独坐,8月坐稳并会爬,该小儿介于两者之间,因此选7月。
(2).人工喂养时.下列哪一点是不恰当的(分数:2.00)
A.按小儿年龄及生理特点调制乳品量及浓度
B.每次喂哺应煮沸消毒食具
C.每日喂哺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与母乳喂哺相近
D.喂哺完毕后应竖抱并轻拍后背
E.3个月以下的婴儿可用豆类代乳品√
解析:解析:3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可用豆类代乳品。
一正常小儿身高80cm,前囟已闭,头围47cm,乳牙16枚,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
(分数:4.00)
(1).此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分数:2.00)
A.1岁
B.1岁半√
C.2岁半
D.3岁
E.3岁半
解析:解析:1岁身长约75 cm;2岁身长85 cm。
1岁时头围约为46 cm,2岁头围48 cm;前囟1~1.5岁闭合,乳牙2~2.5岁出齐。
(2).按公式计算此小儿的体重约是(分数:2.00)
A.15 kg
B.13.5 kg
C.12 kg
D.10.5 kg √
E.9 kg
解析:解析:1岁小儿体重9 kg,2岁小儿体重12kg。
1.5岁为1岁和2岁的年龄中点,体重取9与12的平均值10.5 kg。
二、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36cmB.40cmC.46cmD.50cmE.56cm(分数:4.00)
(1).5岁儿童的头围约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3个月龄婴儿的头围约是(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三、 A2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
1.7个月婴儿,医院出生,根据其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应不包括
(分数:2.00)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活疫苗
C.百白破三联针
D.乙肝疫苗
E.麻疹减毒活疫苗√
解析:解析:麻疹疫苗初种在8个月时进行。
四、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
A.卡介苗B.乙型脑炎疫苗C.麻疹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混合疫苗在下列各年龄时。
应进行的预防接种的初种制剂分别是(分数:8.00)
(1).初生时(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生后2~4个月时(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3).生后3~5个月时(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4).生后8个月时(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疫苗初种时间是: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百白破混合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
五、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2.在我国,1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中,不包括下列中哪项
(分数:2.00)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混合疫苗
E.乙型脑炎疫苗√
解析:解析:我国1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混合疫苗、麻疹疫苗。
3.关于预防接种的初种时间.哪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
A.2个月时开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B.2个月后接种卡介苗
C.4~5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
D.6~8个月时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E.1岁后开始接种百白破混合疫苗
解析:解析:疫苗初种时间是: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百白破混合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
乙脑疫苗适用于8月以上儿童,可在1岁时接种。
4.我国规定1岁内必须完成的计划免疫是
(分数:2.00)
A.卡介苗√
B.乙脑疫苗
C.流脑疫苗
D.流感疫苗
E.甲肝疫苗
解析:解析: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
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五种疫苗的接种(预防七病),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1岁以上接种2次间隔7~10天。
以后每年加强一次)、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
5.体重4kg的婴儿用牛奶喂养,每日应供给含糖8%的牛奶约
(分数:2.00)
A.350 ml
B.420 ml √
C.500 ml
D.550 ml
E.600 m1
解析:解析:每日牛乳需要量:100 ml牛乳本身所含热量为276 kJ(66 keal),8%的鲜牛乳含热量418 kJ(100 keal)。
此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给8%牛乳100~110 ml,水40~50ml。
6.下列婴儿膳食要求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每日总热量应达到110 kcal/kg
B.每日蛋白质的供应保持1.5 g/kg √
C.其中动物蛋白质最好不要低于总蛋白的50%
D.每日需水约为150 ml/kg
E.每日约需脂肪4 g/kg
解析: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酶、激素、抗体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小儿由于不断生长发育。
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高,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5 g,牛乳喂养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3~4 g,混合喂养婴儿约需3 g;儿童每日每千克约需2~2.5 g。
7.婴儿期每日热量及水的需要约是
(分数:2.00)
A.460 kJ/kg,150 ml/kg √
B.430 kJ/kg.130 ml/kg
C.400 kJ/kg,110 ml/kg
D.380 kJ/kg,110 ml/kg
E.360 kJ/kg,100 ml/kg
解析:解析: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460k(110 keal)/(kg·d);水需要量为150 ml/(kg·d),以后每3岁约减少25 ml/(kg·d)。
8.5岁小儿每日每公斤所需总热量是
(分数:2.00)
A.400 kJ(100 kcal) √
B.460 kJ(110 kcal)
C.500 kJ(120 kcal)
D.540 kJ(130 kcal)
E.580 kJ(140 kcal)
解析:解析: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460 kJ(110 kcal)/(kg·d),年龄越小相对地总能量需要越大,以后可按每3岁减去42 kJ(10 keal)简单估计。
9.婴幼儿按供热能计算.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正确的比例是
(分数:2.00)
A.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糖类占50%
B.蛋白质占25%,脂肪占30%,糖类占45%
C.蛋白质占20%,脂肪占35%,糖类占45%
D.蛋白质占25%,脂肪占35%,糖类占40%
E.蛋白质占15%,脂肪占35%,糖类占50%√
解析:解析:人体能量大半来自碳水化合物(糖类),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最终都分解为葡萄糖.作为机体能量来源,或转化为糖原或体脂储存。
一部分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组成糖蛋白或糖脂,为体内重要物质。
核糖及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
糖类所供给的能量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应有一定比例,按供热能计算.婴儿和1~4岁:蛋白质占15%、脂肪占35%、糖类占50%。
10.每100kcal热量的混合膳食产生的内生水是
(分数:2.00)
A.8 ml
B.10 ml
C.12 ml √
D.14 ml
E.16 ml
解析:解析:水主要由饮用水和食物中获得:组织代谢和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也可产生一部分水(100 kcal 约可产生12 g水)。
11.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分数:2.00)
A.大肠杆菌
B.肠链球菌
C.副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乳酸杆菌√
解析:
12.关于母乳营养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蛋白质生物价值高.且酪蛋白含量较少
B.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C.乳糖含量高.且以乙型乳糖为主
D.维生素K含量较低
E.含矿物质锌、铜、碘较低√
解析:解析:(1)母乳含微量元素锌、铜、碘等矿物质较高,是母乳的优点。
(2)解题技巧:此题也可用排除法,ABCD都正确.故选E。
13.全脂奶粉加开水冲调,使其成分与鲜牛奶相似,其容积比应是
(分数:2.00)
A.1:1
B.1:2
C.1:4 √
D.1:6
E.1:8
解析:解析:全脂奶粉:是将鲜牛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按重量1:8或按体积1:4加开水冲调成乳汁。
其成份与鲜牛奶相似。
14.奶制品中.不宜作为婴儿主食的是
(分数:2.00)
A.全脂奶粉
B.蒸发乳
C.酸奶
D.甜炼乳√
E.配方奶粉
解析:解析:甜炼乳、麦乳精等因含糖太高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15.对1~2个月婴儿,以下哪项不宜作为辅食
(分数:2.00)
A.鲜果汁
B.青菜汁
C.米汤
D.代乳粉
E.蛋黄√
解析:解析:1~2个月龄的婴儿体内贮存铁消耗已尽,需补充铁营养如蛋黄等。
1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分数:2.00)
A.方颅√
B.肋膈沟(赫氏沟)
C.鸡胸或漏斗胸
D.“O”形腿或“X”形腿
E.脊椎后突或侧弯
解析:解析:骨骼改变:头部:①颅骨软化:多见于6月龄以内婴儿,约6个月时颅骨软化逐渐消失;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有时出牙顺序颠倒,牙齿缺乏釉质,易患龋齿。
17.3~6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
(分数:2.00)
A.方颅
B.胸廓畸形
C.手镯、脚镯征
D.颅骨软化√
E.下肢畸形
解析:解析: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以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
随压力而暂时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感觉。
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患儿,严重时可呈鞍状.十字状颅形。
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如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等。
腕踝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骺端肥厚,形成钝圆环形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
下肢畸形多见于小儿开始行走时,由于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松弛.在走、立的重力作用下,而出现的“O”形或“X”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