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小说长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小说基本知识概述
※以刻划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1、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2、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侧面、先抑后扬等)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常考命题点:
▼把握故事情节
例题:《哑了的三角琴》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的唱歌、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2分)
例题:《早餐》13.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

(4分)
答案:①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或答成“开头总领全文”亦可);后文予以叙述,介绍美事。

②主体按照双线推进:一条线为时间线——“凌晨时分”,“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阳光现在有了色彩”,“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一条线为情感线——“令人生厌”,“全身立刻震颤一下”,“身上暖暖的”,“坚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特色”、“说明”各1分。

(1)四种题型:
(2)情节赏析角度
1、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
◇叙述手法: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
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叙述视角:
◇叙述人称:
3.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
⑴完整叙述。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应有的要素。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⑵故事较复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3.概括情节作用的常用术语和答题格式(请背出)
▼揣摩人物形象
例题:《早餐》12.统观全文,简要分析女人形象。

(6分)
答案:①外表美丽:年轻,长发飘逸,姿态“轻捷优美”。

②俭朴勤劳:穿着“褪色的布衣裙”;天冷早起,“不停手地”干活,且动作准确娴熟。

③做事认真:头发“梳得平平整整”,干活“聚精会神”。

④慈爱知足:干活时不忘包好孩子,且让孩子舒服地吃奶;领到粗布新衣而感到满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如何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欣赏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关注细节描写及作用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答题要素:
观点结论+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塑造手法+人物的意义或作用(主题)
▼注意环境描写
例题:《定风珠》(2)小说第_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案:①特点:建筑古色古香,富有情趣;不通公路,少人来往,环境闭塞(封闭)。

(2分)
②作用:写环境封闭,是为了表现小镇乃世外桃源,为下文刻画人物、凸显“民风淳朴”的主题提供背景。

(4分,意思对即可)
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具体有:①具体的风景描写、生活场景描写。

②主人公活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③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场所,而且主要是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

后者是影响和促进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能够提供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

▼概括主题内容
例题:《定风珠》(4)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案:(4)观点一:使小说主题思想集中、鲜明。

①定风珠和当地民风相因相生,是淳朴民风的象征;至定风珠现形,小说主题也由隐而显;②题目一语双关,定风珠“治百种之疾”,也医治了贪念,并将做人的淳朴之风“定格”在这个古朴的小镇;③通过定风珠,表现了作者对小镇淳朴民风、屠夫的古朴性情及“老者”的自省自励品质的赞美之情。

观点二:使小说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①定风珠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之物;②定风珠使小说人物“屠夫”“老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古朴淡然,后者心有贪欲之念;③定风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屠夫的豪爽,使有贪念之人幡然自省,返璞归真;屠夫的淡然,使老者放弃悬壶,追求更高的做人境界。

观点三:使小说情节结构巧妙、高明。

①定风珠有结构全篇,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小说以定风珠制造悬念,待定风珠现形,前面老者“起早看杀
猪”,又“不看杀猪看案桌”得以揭谜,令读者拍案惊奇;③屠夫面对“到手的富贵”(定风珠),淡然无悔,使老者“摘牌罢医”,结构上异峰突起,突然收束全篇。

例题:《早餐》14.小说中的“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请探究文中“美”的内涵。

(6分)
答案:①环境美:天气虽然寒冷,但山区晨曦却给人美感。

②人情美:母子之间的融合,父子之间的默契,陌生者之间的关切。

③哲理美:劳动创造美;新生展现美;底层闪耀质朴纯真美。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生活美”“劳动美”等,酌情赋分。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5种: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分析小说的语言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赏析写作技巧
例题:《早餐》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分)
答案:11.(4分)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评分建议:每点1分。

小说的写作技巧一般指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运用的技能、表现手法。

常见的有详写和略写,点面结合的写法,想像与联想、顺叙与倒叙、正衬与反衬、波澜与悬念、伏笔与逆转等。

小说备考要点
●人物形象(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故事情节(创造悬念,前后照应,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环境描写(渲染,烘托,奠定,推动,铺垫)
●主题思想
●表达技巧
①常见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
②特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小说常用的开头
1、悬念法:提出悬念,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2、写景法。

作用见前述。

●小说的结局
1、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④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2、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发人深思。

实战演练:南通密卷第四套文学类文本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