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_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2-12-04T07:18:33.589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5期作者:陈浩
[导读]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是公路施工下常见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边坡失稳是公路建设的致命性上伤害,对此还要做好这方面研究工作
陈浩
东阳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是公路施工下常见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边坡失稳是公路建设的致命性上伤害,对此还要做好这方面研究工作。

下面文章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路路基;路基边坡;边坡防护
引言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公路的路基与边坡容易产生不同病害,在治理的过程中一般是发现一处治理一处。

这种传统的处治模式称为被动处治方式,这种治理方式很容易形成灾害、治理、更大的灾害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治理模式,预加固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预加固,就是指经过勘测、试验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得出可能出现病害的岩土结构,并且提前做出防治。

1高速公路边坡稳定的重要性
边坡是高速公路常见的地质地貌环境,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问题会导致边坡变形失稳,给工程建设、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同时,我国地形地貌复杂,三分之二的国土为山地,且处于环太平洋带、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的交汇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在各省区普遍存在,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分析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一方面有利于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另一方面有助于总结边坡失稳的规律和机制,促进边坡加固技术的探索和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切实可行的加固防灾模式。

2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失稳的原因分析
2.1环境因素
第一,连续性降水天气,会让土壤变得更加松软,土壤长期保持这种松软的状态,就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也让坡体产生不安全因素,严重时,连续降雨还会让坡体倒塌。

第二,短时间内产生的大量降水使得地下水位急剧抬升,水位变化较大,水压力增加影响显著,进而降低边坡稳定性,直接导致山体滑坡的现象。

第三,坡体滑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地震对坡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若是没有防护好坡体,坡体被破坏的程度就会不断增加。

2.2坡度的影响
切割斜坡的挖掘会破坏山体的原有应力状态,切削坡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否则会加剧边坡失稳。

并且,坡度会决定径流的冲刷能力,而在未合理控制径流的冲刷能力时,将迫使边坡受到持续性的水体冲击作用,在强降雨天气更为明显,随之发生边坡滑塌等灾害。

从该作用关系来看,坡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根据规律,坡度的大小与径流的冲刷能力呈正相关特性,在设计坡度时需要考虑此规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以免因坡度不合理而导致高边坡结构受损。

2.3施工技术因素
高速公路边坡一般可分为人造边坡和自然形成的边坡,边坡的坡度即坡面与地面的夹角,这一夹角越大则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在一些地区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受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边坡坡度设计受限或不合理,给边坡失稳埋下了隐患。

另外,边坡预防性施工是保持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边坡加固、防灾治理等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3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3.1生态护坡技术
为了极大程度上改善公路交通状况和保护沿路生态系统的环境融合性,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在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开发了众多的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技术,虽然这些生态护坡技术原理不同、优缺点各异,但由于每种护坡技术都有其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

公路路基的生态护坡工程技术有4种,即边坡坡面植被的设计、边坡土壤及土体的设计、护坡施工方案设计及生态护坡管理养护技术,只有在以上4个方面的技术能够相互协调的同时,公路路基边坡上重新构建的生态系统才能融入陆域原来的生态环境。

坡面植被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植被覆盖率及布局能够极大地影响边坡坡面的侵蚀状况,边坡植被覆盖率与坡面漫流路径长度及水流沿程阻力系数之间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坡面产沙量也随着坡面漫流路径长度及水流沿程阻力系数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变化趋势。

边坡土体是生态防护系统依赖的物质基础,秋冬季对路基边坡植被进行刈割作业能够显著影响土壤肥力。

不同边坡土体的生态修复类型、肥力变化特征、植被生长情况均不同。

施工方案设计是路基边坡及土体植被系统重建的重要因素,公路路基边坡上的植被建植施工方法主要机械化建植施工方法、人力建植施工方法、机械与人力复合建植施工方法这3种。

3.2框架锚杆加固
边坡防护工作中,经检测边坡承载力及稳定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可采取框架锚杆加固处理,加固施工前,首先清理边坡杂物及松动的岩石、土层,然后对边坡进行施工放样,沿着边坡坡脚和顶面台阶线放样,放样结束后根据放样位置开始钻设锚杆的锚孔,钻孔的间隔为1.5m,钻孔深度为3~7m,钻孔全部施工完成后,检查钻孔深度、孔径,其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1%,检查合格的钻孔将其内部清理干净开始插入锚杆。

锚杆插入前要先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利用实验确定施工中注浆量、注浆深度等相关参数,再根据参数将锚杆插入至设计的深度。

使用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注浆管的插入深度为距离孔底5~10cm,注浆时边注浆边缓慢提升注浆管,待孔内浆液冒出后停止注浆并拔出注浆管,待孔内浆液终凝后利用铁丝网将锚杆焊接固定,锚杆加固完成后采取铺设草皮的植物防护方式进行边坡防护。

3.3路边支挡
纵观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路边支挡也是一种较为主流的方法,其在维持公路路基基本形状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

在应用路边支挡施工技术时,主要采用石块、挡土墙两类结构,通过对路边的支撑作用组成结构相对完整、受力稳定可靠的墙体。

依托该墙体结构,有
利于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使其在公路施工以及使用阶段均保持稳定,避免路基局部沉降、塌陷等问题。

需注意的是,路边支挡施工技术存在诸多细节,因此,必须由具有资质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按照特定的流程有序施工,加强对各处细节的检查与控制,在确认本道工序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施工人员应规范施工,合理应用各类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由此切实保证护面墙的成型质量,为高边坡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3.4土工材料生态防护
植被护坡工程中,广泛运用的是土工格栅,可以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的情况。

第一,土工格室侧壁同土体能够产生摩擦力,并在侧向约束的作用下让坡面水流方向得到真正改变,进而促使水流冲刷力能够集中在土工格栅上。

第二,土工格室是运用超声波焊接完成的,其结构具有稳定性能好、强度较高的特点,可以随意伸缩,便于运输,并且应用效果较好,十分适合边坡养护。

第三,依据坡度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铺设方式,比如平叠砌式,还可使用平铺式。

第四,完成铺设土工格室以后要保证其稳定性,一方面要固定坡顶,另一方面也要加固坡脚。

第五,运用土工格室进行边坡防护时,尤其要关注植被的生长情况,因为在防护初期,可能出现边坡植被覆盖率较低的问题,所以要选择三维结构的网垫。

这样的结构可以为植物创建生长空间,而且在植被未生长出来之前,网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层表面被雨水冲刷,在植被长成以后可以牢固捆绑网垫、植被和土壤表层,进而取得良好的护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边坡失稳会对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发生掩埋道路而使得交通中断的情况,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重视边坡防护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环境下边坡失稳的因素,并制定有效加固措施,以此提高公路边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海鹏.锚喷支护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1(20):31-32.
[2]黄飞.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护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4):64-65.
[3]张月明.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3):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