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地区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区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篇

一、引言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通过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输入性疟疾的病例逐渐增多。

北京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其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地区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二、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近五年内确诊的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通过查阅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对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感染途径、发病时间、地域分布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 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男性病例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2:1。

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0-5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总病例的68.7%。

2. 职业分布
患者职业分布广泛,以商务人员、游客、务工人员等为主,其中外国游客占比较高。

这可能与北京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及旅游业发达有关。

3. 感染途径
本组病例主要通过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其中以境外旅游回国后感染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8.9%。

此外,部分病例通过境外务工或居住期间感染。

4. 发病时间与地域分布
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与蚊虫活动高峰期相吻合。

地域分布上,以北京市区及周边地区为主,其中郊区病例数略高于市区。

四、讨论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地区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先,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活动范围广、出行频率高有关。

其次,感染途径以境外旅游回国后感染为主,这提示我们要加强对从疟疾高发地区归国人员的监测和防控。

再次,发病时间与蚊虫活动高峰期相吻合,这表明防蚊灭蚊工作在预防疟疾传播中的重要性。

最后,外国游客在患者中占比较高,这可能与北京地区的国际化程度及旅游业发达有关,因此要加强对外国游客的宣传教育工作。

五、结论
通过对北京地区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略多于
女性;患者职业分布广泛,以商务人员、游客等为主;感染途径以境外旅游回国后感染为主;发病时间与蚊虫活动高峰期相吻合;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区及周边地区为主。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我们建议加强对外国游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加强对从疟疾高发地区归国人员的监测和防控;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减少蚊虫滋生和传播疟疾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