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血栓形成
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血管狭窄,闭塞,引起某一血管供应范围内的脑梗死性坏死,称为脑血栓形成。

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

一诊断
(1)临床表现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

症状体征与闭塞血管的大小和脑梗塞的部位有关。

意识多为清醒,头痛,呕吐少见。

(1)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病灶对侧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三
偏),主侧半球病损伴有失语,病侧一过性黑蒙,horner氏综合征。

(2)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最常见。

有“三偏”征,主干闭塞时双眼凝视病
灶侧,主侧半球病损是伴有失语。

(3)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病灶对侧下肢瘫痪,皮层性感觉障碍和排尿障
碍。

可伴有精神症状和失语症。

(4) 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病灶对侧同向偏盲,黄斑回避,一过性记忆障
碍。

可有体相障碍,失认,失用等。

丘脑损伤症状和体征亦可见。

(5) 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Wallenberg氏综合征:眩晕,呕吐,交叉性
感觉障碍,Horner征,真性球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等。

(6) 基底动脉主干或桥脑分支血栓形成:可以出现一系列脑干病损综合征,
常见有闭锁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等。

(二)检查
(1)必要检查:头颅CT最常用,虽然24小时等密度期梗死灶不明显,但可以除外脑出血。

(2)其他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血糖,血脂,血流变化,还可以检查血管超声等。

(三)鉴别诊断
(1) 脑出血:动态起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头颅CT诊断即可确诊。

(2)颅内占位性病变:发生瘤谇中,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
包括急性期和康复期两个治疗阶段。

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注意保持心肺功能的良好,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合理调整血压(降血压要慎重),少用葡萄糖溶液。

(1)溶栓药物治疗发病3-6小时应用,血压过高或有凝血机制障碍的
禁用,80岁以上或有房颤的病人慎用。

用前需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

(a)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0毫克直接静脉注射,然后将剩余的
4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中,1小时内静滴完。

总量不超过100毫克。

(b)尿激酶:25万单位加入15毫升静脉注射,其余溶于250毫升生
理盐水中,1.5小时内静脉滴入,总量不超过150万单位。

(c)另外克栓酶,降纤酶,蚓激酶等也有人应用,疗效尚待循证。

2 抗凝药物治疗肝素钠5000-10000单位缓慢静滴或皮下注射,注意要在凝血机制监测下使用,要备有解救的药物。

近年来研制出的新药有肝素钙,低分子肝素等,出血副作用小,疗效尚待肯定。

其他抗凝药物还有华法林,双香豆素,甘糖酯等。

3 血液稀释治疗适合高血细胞比容患者(大于百分之五十的),临床常用的办法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缓慢静滴。

心脏功能不全者慎用。

4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用于脑血栓的预防,减少复发或减少脑谇中死亡危险。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100毫克/d)。

5 脱水剂的应用仅适合于大块脑梗死急性期应用。

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露果糖,七叶皂甙等。

用甘露醇时要注意电解质的紊乱。

6 神经细胞保护剂这类药物较多分为以下类型:
(1)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
(2)钠通道阻滞剂拉莫三嗪,通过NMDA 介导起保护作神经元的作用。

(3)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4)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维生素E,银杏制剂等。

(5)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强剂:吡拉西坦(脑复康),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

7 中药治疗用补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

常用中药制剂有:川芎,黄芪,丹参,三七,红花,灯盏花等单一或复方制剂。

8 脑血管扩张剂急性期不主张用。

(二)非药物治疗
1 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有:颈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大脑中动脉血栓摘除术,颅内血管重建术,经皮血管可扩张成形术等。

2 理化辅助治疗体外反搏治疗法,紫外线辐射充氧自学会输疗法,高压氧舱疗法等,可以酌情选用。

3 康复治疗
(1)偏瘫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别动活动及按摩,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防止肢体出现废用性萎缩畸形。

可以应用针灸治疗,配合功能锻炼。

(2)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应进行语言功能训练。

也可以进行针灸治疗。

(3)对有痴呆和抑郁症的患者,应给予生活护理和心理方面的治疗。

抑郁症病人应给予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