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9-01T02:45:07.102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3期作者:陈房珍
[导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陈房珍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524443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不容忽视,有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就调查来看,有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班主任需要就自身的工作情况做出调整和整改,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是有效开展学校教育的前提,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对班级的管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滞后性,在教育观念、个人心理健康、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为了实现科学的班级管理,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解决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当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观念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优化升级。
同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以确保其与时代、与学生相契合。
但根据调查,许多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都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大部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都缺乏系统的理论做支撑,有些是固守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成绩当作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反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是盲目开展工作,不断给学生施加压力,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2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欠缺
为了紧跟素质教育的浪潮,目前已经有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优化了自身的管理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然而,仍旧有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办法上存在欠缺,一部分是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只从自身的角度来开展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感受;一部分是管理方法过于片面,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将学习成绩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在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缺失,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部分是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民主化,比如在班委选举时会直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决策,这会导致学生对班级缺乏归属感,严重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1.3教师存在心理负担
初中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康的体魄,用自己的生活状态去影响学生,才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可是多数初中班主任都会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遇到阻碍,从而出现过强的心理压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性,对教师的管理与教导极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班主任的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班主任会产生很强的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还会影响班主任的身心健康。
2优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1思想上要保持进步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班主任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及时转变角色,不断更新班级管理模式。
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着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新课改的相关思想与班级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原来的管理理念进行优化升级,同时重新明确教师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作用,保证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系统地学习班级管理知识,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还需要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采取对应措施,积极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使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达到有效结合,让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2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科学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要以学生为本。
初中班主任要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来开展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状态。
二、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班主任可以采用分层式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进行鼓励,帮助其指明人生的方向;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
三、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关注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及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学生保持友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3及时疏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因此班主任的个体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质量。
为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解决班主任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帮助班主任缓解心理负担、排解心理压力。
一方面,班主任自身要学会缓解压力,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在工作中要避免情绪化,避免出现将生活压力带入到工作中的情况,更禁止出现班主任因自身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的情况。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压力,班主任要学会放松心态,借助运动、饮食、睡眠等方式排解压力。
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定期安排心理专家组织活动,帮助班主任缓解工作压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班主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整改,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及时疏解工作压力,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化与民主化,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
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丁维郡. 班主任管理工之浅见[J]. 教育学文摘. 2011(10):90.
[3]古玉峰. 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 教育学. 2020(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