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基础梳理+考点探究+误区辨析+时政拓展)第25讲 文化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5 文化创新
一、选择题
1.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

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2.“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提倡文学创作要努力学习屈原、宋玉的作品。

不要步齐、梁诗风一味讲究词藻华丽的后尘,这说明把握文化发展要注意( )
①文化的独立性②文化的传承性③文化的创新性④文化的时代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2·福建文综)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都与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的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祖国中医的大发展。

回答第5~6题。

5.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

这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6.上述材料说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中医应该( )
①大力保护、全面复兴中医②大胆突破传统中医的束缚,逐步用西医代替中医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批判继承,同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原创)2012年6月19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第二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6 965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完成了沉积物取样、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等作业内容,
进一步验证了载人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下
潜成功( )
A.说明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B.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科技创新的结果
C.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说明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8.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

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
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9.(原创)2012年4月28日至5月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移师中国杭州动漫产业的重镇——
滨江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举行,以“动漫我的城市,动漫我的生活”为主题。

内容包括会展、论
坛、大赛、活动四大板块,齐聚动漫精英,共襄动漫盛会。

促进中国的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 )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立足于社会实践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
虚无主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看美国大
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及拳击争霸赛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
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

回答第10~11题。

10.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在学习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时,我们要(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一味推崇、否定传统
C.全部拿来、尽情吸收
D.拒绝接受、全面复古
12.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近日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
好评。

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

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②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源泉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2年5月11日,首都文艺界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首都文艺工作者代
表深情讲述“走转改”活动中的感人故事,畅谈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体会。

基层,是新闻报
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自2011年8月份以来,全国新
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大批新闻
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
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

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
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
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结合材料回答:“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

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的“走转改”活动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的?
14.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于2012年9月16~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

吉祥物名为“牛牛”,是向全社会征集一年半后,从广大群众创作的316件应征作品中选拔出来的。

创作者在创作这一形象的过程中,大量征求群众意见,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

这一形象的原型取自南阳黄牛,充分体现出南阳的地域特色,同时也传递出农民、农村与农业的内涵。

作品经过拟人化与卡通设计后,动作强劲,姿态动感,彰显了农民运动员的力量与速度,也表达出国际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具有浓厚的中原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阳光又可爱的“牛牛”,脚踏祥云,欢笑着大步走来,洋溢着激情和活力,表现出南阳人民正以主人翁的热情欢迎全国的农民朋友相聚南阳,共迎体育盛会,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分享友谊。

结合材料,分析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
一、选择题
1.C 解析: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创新的形态,故材料指向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选C项。

其他选项观点都没有正确反映题意。

2.C 解析:“清词丽句必为邻”强调文化继承性,“恐与齐梁作后尘”强调文化要创新。

所以选②③;①④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①本身说法不准确。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不选。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全面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文化创新,③④正确。

4.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②。

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群众实践,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5.A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医药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故A项正确;B、
C、D三项都不体现。

6.C 解析:正确对待传统中医,既不能全面复兴,又不能完全抛弃,而是既要批判、继承,又要不断创新、发展,因此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7.B 解析:题干考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如何圆满完成任务的,不反映文化对社会、对民族文化的作用,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题干没有反映如何进行文化创新,C项不选。

8.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题干中“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代歌词中”可以看出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C项是正确的;A、B两项不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D项是错误的。

9.D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发展动漫产业,①②③④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故全选。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题干要求回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

解决好这个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封闭”;二是“虚无”。

因此,C项正确。

A、B两项都不能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应排除。

D项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交流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所以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不能正确认识此问题,都可能导致两种错误倾向,应排除。

12.B 解析:①②说法本身错误,艺术创作的动力应是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从事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新闻工作者只有投身实践,与基层群众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反映实践的作品来。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深入基层连队,远涉边疆山寨,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

”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记录着社会变迁,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14.答案:(1)“牛牛”的设计立足于社会实践,根植于南阳“三农”经济。

(2)“牛牛”的设计向全社会征集方案,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牛牛”的原型取自南阳黄牛,既体现南阳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又融入时代元素,继承了传统,推陈出新。

(4)农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把农运会的理念和国际体育精神有机结合了起来,坚持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5)在“牛牛”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了正确方向,表现出南阳人民以主人翁的热情欢迎全国的农民朋友相聚南阳,共迎体育盛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