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摘要中医学以其药源丰富,经济实用,少副作用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运用到现代医学中。
近年来,传染病频发,如何防治传染病是一大难题。
中医学很早便有了关于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且在近些年的各大传染病事件中发挥其作用。
本文从传染病的“防”和“治”中探讨中医在传染病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析现阶段中医学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不足之处,讨论中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学传染病防治
在西医传进中国前,我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传染病事件,最终均被化解,由此说明中医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的,具有对传染病的防治能力。
近百年来,我国曾发生过鼠疫、流脑、疟疾、SARS、COVID-19等各类重大传染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中医药工作者对疫情的防控做出的工作功不可没,极大发挥了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等医院被设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此外,也有不少中医医疗队紧急支援武汉,进行中医学救治工作。
根据统计,武汉疫情的患者中90%以上使用了中医药,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接受过中医学的防治工作。
在全国各地区发布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具有明确名称的中药方剂多达40种,中成药32种[1]。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应用,证实了中医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首先需要“防”,需要一级预防,这个观念在中医学理论中“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思想中有所体现。
从古至今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防治结合,保障人们健康。
传染病作为一类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流行性疾病,一旦出现便会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如何控制是一大难题。
而中医学中“治未病”的理论可以帮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在传染病发生时,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感染,而未病先防,就是对人的进行“扶正”,也就是增强抵抗力,使得病原体无法成功入侵人体。
此外,不仅需要防止传染病感染,还要在临床前期要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针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采取适时有效的处置,防止病情恶化,这就是中医“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思想[2]。
传染病,其次需要“治”,需要控制病毒对机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治疗传染病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杀死体内的病原体,一个是增强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间接杀死病原体。
而中医更多的就是后者。
中医更注重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通过改善内环境起到治疗的目的。
比如遇到患者发热症状时,根据“寒热”采用不同的药方。
同时,针灸在新冠肺炎并发高热、呼吸衰竭、心脑血管类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3]。
一般来说,人类对抗传染病成功的手段是应用疫苗。
但是应用疫苗一般是有前提的,一定是出现了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才会去研究疫苗。
但是研究疫苗需要准确了解病原体的形态结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不断实验,因此,在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生时,疫苗是没有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传染病一旦爆发,涉及上亿人的生命健康,病人等不起这个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学给传染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中医学在传染病的防治中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传染病防治法则相切合,且可以弥补现代医学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不足。
现代防治一般应用抗病毒,抗感染,一种方法或药物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强,病毒的不断变异,
原有的药物很快便会没有疗效,原有的疫苗也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这样使得对传染病的防治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但是中医提倡补气强身,使得人体面对病原体处于主动的地位,防范于未然才能彻底控制疾病。
当西医还在进行各种检查化验时,中医已经可以开始见证治疗,实现真正的“早治疗”。
其次,中医的方法是灵活且广泛的。
现代医学对传染病的治疗往往依赖于现代化仪器设备,需要精准研究病源,精准用药,没有这些就无法进展。
中医在这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在治疗时无需精准到是什么病原体什么结构,对证对人治疗[4]。
最后,中医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经济实用。
中医的药材基本来源于自然界,无需高精尖的仪器,也无需使用大量的设备进行人工合成,相对来说节约了成本。
同时,就目前而言,中医在传染病的防治中仍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足,对中医学不够信任;中医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参与率较低,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纵观全国,专一性的中医传染病医院几乎没有[5];在传染病防治专家组中,也几乎没有中医专家;中医目前从业人数较西医偏少。
因此,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医全面参与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要培养中医急诊临床人才,为青年中医师提供一定的临床医疗环境,使他们可以更多的接触传染病、急性病;要重视古籍,深入研究古籍,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创新[6];要成立传染病防治专家组,全面开展中医药会诊[5];要设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要建立国家级中医药传染病防治研究机构[7]。
通过对中医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完善,使得中医学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