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全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测试卷(考试题)第四单元《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
A
B
C
D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填空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三棱柱有 条棱, 个顶点, 个面;
2、 如图1,若是中点,AB=4,则DB= ;
3、
42.79= 度 分 秒;
4、 如果∠α=29°35′,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 ;
5、 如图2,从家A 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 ,最近的路线为 (填序号),
理由是 ;
6、 如图3,OA 、OB 是两条射线,C 是OA 上一点,D 、E 分别是OB 上两
点,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共有 射线,共有 个角;
7. 如图4,把书的一角斜折过去,使点A 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
∠CBD =
8. 如图5,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若∠AOD=128°,则∠BOC= ; 9. 2:35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10. 经过平面内四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总共可以画 条直线;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7、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12、 如果

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A
D
E F
(1)
(2)
(3)
图2
图3
图5
图4
A.=
B.
C.
D.以上都不对
13、对于直线,线段,射线,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14、下面图形经折叠后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①AB=2AM;②BM=1
2
AB;③AM=BM;④AM+BM=AB。

上面四
个式子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方向
A.南偏西50度
B.南偏西40度
C.北偏东50度
D.北偏东40度
17、如右图,AB、CD交于点O,∠AOE=90°,若∠AOC:∠COE=5:4,
则∠AOD等于()
A.120° B.130° C.140° D.150°
18、图中(1)-(4)各图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将他们折成正方体,各面图案均在正方
体外面,则其中两个正方体各面图案完全一样,他们是()
A. (1)(2)
B.(2)(3)
C.(3)(4)
D.(2)(4)
三、作图题(各7分,共21分)
19、已知、求作线段AB使AB=2a-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a
b
20、按照要求,在图中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南偏东300 (2)北偏西600 (3)西南方向
四、解答题(8+8+9分,共25分)
21、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22.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4cm,延长线段AB到C,使得BC=2AB,取AC的中点D,画出草图,并
求出BD 的长.
23.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2与∠3的度数。

24. 已知:线段AB=15cm ,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且DE=6cm ,
求:线段CE 的长.
E F
D B
C
A
O
1
32
参考答案:
一1. 9 6 5 2. 2 3. 79 25 12 4. 60°25′ 5.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 6 5条 10
7. 90°
8. 52°
9. 132.5° 10. 一或四或六
二 A C B B D B B C
三19 略 20 略
21.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则180-x=4(90-x)
∴x=60
答:这个角的度数为60°
22.∵AB=4cm,BC=2AB,
∴BC=8cm
∴AC=AB+BC=12cm
∵D为AC的中点
∴AD=0.5AC=6 cm
∴BD=AD-AB=2 cm
23. ∵∠FOC=90°,∠1=40°
且AB为直线
∴∠3=180° -∠FOC-∠1=50°
∵CD为直线
∴∠AOD=180°-∠3=130°
∵OE平分∠AOD
∴∠2=0.5∠AOD=65°
24.∵D为线段AE的中点,且DE=6cm,
∴AE=2DE=12 cm
又AB=15cm
∴E在线段AB上或在BA延长线上
⑴当E在线段AB上,…CE=CE-EB=0.5AB-(AB-AE)=4.5
⑵当E在BA延长线上,…CE=AE+AC=12+0.5AB=19.5
附赠材料:怎样提高做题效率
一读二画三抠
怎样“快而不乱”做好阅读题
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但是在中考中,答题时间有限,阅读材料篇幅又太大,解题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要想做到“快而不乱”地做好阅读题,需要“一读二画三抠”
第一步,略读梳理知识。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浏览一下文章后面的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并从文章的文体大略把握文章的要素和重点。

比如记叙文要抓住记叙要素、叙事线索和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要抓住论点、论据、论证和语言的严密性;小说要抓住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诗歌要抓住意象和凝练的语言;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要抓住意境和情感等。

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一气呵成。

第二步,勾画确定范围。

阅读大段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

然后,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这样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时间。

第三步,从文中“抠”出答案。

准确解答阅读题的最后一步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从文章里“抠”出来的,即使是归纳概括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阅读时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利用摘取文中词语、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等方法总结出答
案。

读问题时最好判断出哪些问题与文章存在直接关系,即可在文章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哪些问题需要推理,即可先理清做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综合作答法
材料+原理=答好论述题
在中考中,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的主要代表。

这类题目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

因此,要想答好论述题,需要我们将材料与书本原理相结合这种答题方法,我们称之为综合作答法。

其具体做法如下:
紧扣材料
文字材料题的审题要做到紧扣材料,字句分析,把材料榨干挤透。

1.仔细阅读材料,然后把材料分段分层,弄清每层的中心意思。

2.认真阅读问题,准确把握设问角度,找出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深析图表
析图表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准确找到图表所传达的信息,做到“三读、三比”:
1.三读:读图表、读注文、读设问。

纵比、横比、表与表比
首先,要注意每个表格前的归纳性语句,如“表1:×××状况”等;其次,要注意对每个表格中的具体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并弄清每个表格有几层意思;再次,要注意每个表格后面有没有注释性说明,这样的内容对理解表格内容很有帮助;最后,要注意表格后的设问,有几问,问的都是什么
三、理清书本原理
答论述类题目一定要思路清晰,有条有理。

同学们最好在作答前把能想出来
的相关原理列出来,这样才能避免答题时大而不全。

从近十年中考的情况看,论述题对于书本知识的考查已不是单一的原理,也不限于某一课的概念,而是综合考查几个原理或几课书的知识。

因此,我们在列答题所需的原理时,不要限于课本的某一章或某一节,而要全面分析课本中所有知识点不要被书本体系所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