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2液体压强课后作业(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液体压强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2.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 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D.
5.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
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且乙图中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
B.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
C.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变大
D.若甲图中药瓶处于悬浮状态,则乙图中药瓶会下沉水平方向
6.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
A.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7.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由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K,现甲、乙两容器内装有水,且水面相平。
当阀门K打开后,管中的水将( )
A.从乙流向甲B.从甲流向乙
C.不流动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在甲、乙两试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水,试管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潜水器顺利完成7 k m级的潜水试验,则7 k 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____Pa。
设想你在7 k 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手伸到外面的水里,若手背的面积为0.6×l0-2 m2.则海水对手背的压力为_______N(海水的密度 = l.0x ×103k g/m3,g取10 N/k g).
10.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深)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 m2,盛有8 k 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 m,质量为2 k g的水,现从甲容器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注水后乙容器中水的深度为_________m.
11.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2×10-4m3,质量为0.54kg 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14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________Pa,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________N(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ρ水=1.0×103kg/m3,取g=10N/kg).
12、将一个空塑料药瓶在口中扎橡皮膜,然后把它竖起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每次橡皮膜同内凹,这说明;还可以观察到橡皮膜在下端时比在上端时凹进得更多,这说明。
三.计算题
1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2的L形容器重为4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a点距底面6cm,求:
(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四.实验题
14.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明根据如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
(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各自选取一种液体并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测出橡皮膜所受液体的压强。
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记录在如表中。
同学密度ρ(×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厘米)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帕)小华0.8 1 10 784
2 15 1176
3 20 1568
小明 1.0 4 10 980
5 20 1960
6 30 2940
小红 1.2 7 10 1176
8 20 2352
①各位同学分析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7或3与5与8的数据和现象后可归纳结论。
③小明发现实验序号2与7两组液体压强相同,进一步猜想:当液体密度与深度满足某个关系时,液体内部的压强相同。
为了验证该猜想,小明决定再继续改变深度来进行实验,请给出两个能够验证其猜想的深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