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那群玩校园微电影的孩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i,那群玩校园微电影的孩子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12年第10期
什么是微电影?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微”为标志的文化家族悄然诞生,迅速繁衍,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小说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微时代已经来临。

微电影到底是什么?微电影也就是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完整情节、完整制作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暂休闲时观看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最显著的特征是“微”,即短时,观看一场传统电影,一般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而欣赏一部微电影,只要几分钟就够了。

从2010年底吴彦祖出演首部微电影《一触即发》后,微电影开始迅猛地发展,娱乐圈大红大紫的明星们都开始加入到微电影的行列。

而《老男孩》出来后,草根阶层的人们也开始注意这种新型的表现方式。

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微电影不计其数。

小编在土豆和优酷等视频网站输入微电影搜索,结果发现有5万多部微电影。

据业内人士介绍,微电影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自娱自乐型草根阶层的小制作,而另外一种则是专业人士拍摄的,比如投入到娱乐和电影市场的:第三种就是植入广告式的微电影。

微电影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关系?也许,我们会觉得电影明星,大导演与我们相距十万八千里,但微电影却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

因为,我们也可以成为微电影的导演或明星。

校园微电影现在已经在中学里蔓延开来,用手机、傻瓜式相机就可以缔造一部精彩纷呈的微电影。

微电影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咱们中学生的参与更显朝气蓬勃。

小成本完成大制作
【一群中学生玩转微电影】
目前校园里有多少微电影的“死忠”呢?以厂东佛山为例,目前佛山几乎每个中学都有一个微电影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像一中的咏风、桂城中学的话剧社等,这群微电影爱好者经常都会组织校外交流,也会在网上互相分享好看的短剧。

虽然从制作到电影的拍摄效果都不足以和大手笔的微电影相媲美,但是贴近本地生活、新鲜有趣味,怀旧、充满青春活力等是这些微电影最大的特色。

这些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虽然大部分都仅限于在内部的圈子播放,但这些草根导演们却在微电影的世界里找到了拍摄与制作的快感。

Daylingt社团:发布微电影召集令
采访/王黎
口述/冯千惠(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Daylight社团是北京中学生组织的微电影拍摄社团,不限学校,不限年级,我们是中学生自己的组织,现在有社员50个人,其中包括后期、剧务、演员、摄影师等各类出色人才。

我们是非盈利组织,是完整的团队。

我们致力于拍摄属于中学生自己的东西。

我们主要拍的是适合中学生,反映中学生现实问题的片子,我们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去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感动无数中学生。

其实在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到成立一个社团。

最早只是有一个拍摄微电影的想法,身为社长的我一开始就想拍摄一个关于闺蜜的微电影,当时和现在的副社长张紫东同学商量了一下,觉得如果用自己故事的框架会显得过于单薄。

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夏茗悠的短篇小说《嫉妒》,当时那篇小说带给我的震撼让我记忆犹新,于是我和张紫东同学商量了一下,就开始了拍摄《嫉妒》的准备过程。

考虑到演员人数不够,如果总是拜托身边的人来客串演员,很有可能会被拒绝。

所以当时就想到创办一个社团,把全市所有对电影有热情有兴趣的同学聚集到一起。

之后就是宣传阶段,首先是在人人网上建立公共主页,正值暑假前期,人人网上的同学很多,而且大家都在网上看一些兼职、聚会类的日志,找一些打发假期时光的事情来做。

我就在人人上发表了类似于《这个假期不要闲!!Daylight中学生微电影社团招新》的日志推广,当时的反响很好。

同一时间段我开始安排技术人员设计社标。

招新日记的发表引来众多粉丝的捧场后,我们就决定自己拍摄一部招新广告片,邀请北京所有爱好拍摄微电影的中学生都来加入我们的组织,一起发展校园微电影事业。

毕竟当时刚刚成立社团,在拍摄、使用设备、后期等方面都需要磨合,于是就做出了招新广告这样的短片,一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我们的社团,二是为了磨合~下工作人员的默契。

我们选择在三里屯拍摄,在繁华时尚的三里屯地区,我们尽最大努力拍出时尚、摩登的感觉,为了更好地表现我们是新一代有创意、时尚的中学生,选用的音乐是《suddenly I see》,这首曾经用在《穿Prada 的女魔头》中的歌曲,更好地把短片的节奏变得紧凑。

有一个小亮点就是招新短片并非出自后期同学之手,而是我亲自完成的,因为我想提高自己的技术,把自己也变成出色的技术人员。

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社团团队,由我担任社长,张紫东、李世晨、马远分别担任副社长、后期、作曲等重要角色。

这段时间,我们开始正式筹拍校园微电影《嫉妒》。

由于招新短片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我们,中国中学生电影节北京地区的组委会成员之一马吉童找到了我,他邀请我们和中国中学生电影节合作完成短片。

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社员见面会和《嫉妒》剧组的选拔。

关于社员见面会,我们努力让每个人熟络起来。

同学们,如果你也热爱微电影,赶快加入我们吧!我向大家正式发出江湖召集令!
“6号码头”社团:追寻着青春梦想
采访/辛春喜(浙江平湖职业中专)
他们喜欢接受新事物,他们热情洋溢、激情四射,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走到了一起,玩起了一种名叫“微电影”的东西。

从当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正儿八经;从当初的秘密行事,到现在的公开作业;他们一步步走来,队伍从3人发展到13人,还成立了一个名叫“6号码头”的微电影社。

从开始到现在,他们一直以追寻青春梦想为目的,而拍摄微电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A
在浙江平湖职业中专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帮学生正围着一台电脑商量着什么。

原来,他们是在一家视频网站上观看刚刚获得审批通过的一部微电影《背影》。

“这是今年暑假拍摄完成的。

”坐在中间一个叫陆金伟的大男孩说,他是“6号码头”微电影社的发起人。

陆金伟原来就读于平湖当湖高级中学,去年转学到了嘉兴四中。

他很喜欢新生事物,在电脑上看到这种微电影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己也想拍一部微电影。

去年,陆金伟利用学习空余时间创作了一个微电影剧本,名叫《结局后才明白》。

一放暑假,陆金伟就找到了高一时的同学李凯鑫,以及小学时的同学许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并提出请他们一起参与拍摄。

李凯鑫与许敏一听就乐乐,马上答应了下来。

于是,他们借了一部DV,李凯鑫任摄像,陆金伟任男主角,许敏任女主角,3个人在假期中用了9天时间拍摄完成。

经过制作之后,他们将片子上传到土豆、优酷、QQ空间等。

近5分钟的微电影,讲述了一个校园青春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表演青涩而稚气,而东湖边的景色更衬托出他们的清纯。

这部微电影从去年8月6日上传到土豆网后,至今点击量已经近8000人次了,而加上其他几个平台的点播,这部片子的总点击量已经超过1万人次。

网友们给予了他们很多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拍摄更好的微电影。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却没想到当天就有人加入他们开设的粉丝群。

这些粉丝几乎都是嘉兴范围内的学生,其中尤以平湖职业中专的学生为多,现在,他们正式成立了这个跨学校的学生社团组织,还选出了社长、副社长、总监等,准备正式投入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中。

这个团队已经有了13名成员。

B
对于创作剧本,陆金伟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全凭自己的业余发挥。

就连剪辑软件的应用,也是自学的。

在拍摄微电影之前,自编自导自演的陆金伟一直在网上学习别人作品的拍摄经验,摄像李凯鑫也没有任何经验,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拍摄。

从拍摄的效果来看,虽然他们还是不太满意,但却获得许多人的关注。

继这部片子之后,他们又相继拍摄了《累不累》《背影》等微电影,都上传到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点击量颇高。

C
在这几部微电影里,也许你只看到了他们快乐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拍摄的过程有多艰辛。

有一次拍摄男女主人公在转角处相撞的镜头,因为视线不通看不到对方,拍了很多次都撞不上,好不容易撞上了,又因为表情太假而不能用,拍了十来遍才通过。

还有一个下跪的动作,虽然是跪在草地上,但烈日下的草地很硬,几次跪下来后膝盖都破了,汗水一沾特别难受。

不过,所有的痛苦如今都已被成功的喜悦所取代。

微电影是这样炼成的
[校园直播间]
同学们肯定都会好奇,微电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每个镜头,每个场景都融入了创作者的心血与创意,和真正的导演和演员一样,玩微电影的同学们也在自己的每部作品中倾注了所有的感情。

北京市海淀区十九中的同学利用寒假拍摄微电影《我们的约定》,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微电影世界,看看微电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镜头一:频繁笑场被迫换人
只有写出好的剧本,才会有触动人心的影片。

友谊是校园生活中一个重要元素,因此同学们决定以简单而贴近生活的友谊为主题,拍摄微电影。

好的演员是电影的灵魂,原本是想在全校范围内寻找演员,但由于寒假里很难约到同学,所以拍摄任务全部落在了校园电视台主播的身上。

剧情讲述的是好友间的故事,于是大家选定了生活中就是好友的两个女生来担任主角。

第一场戏是两个好友相遇时的情境:黄同学正抱着书走,不小心被绊倒,旁边的程同学来帮助她。

这看似简单的开场,却状况百出,黄同学不是摔早了,就是摔晚了,要不就是姿势不自
然,几秒钟的戏反反复复拍了二十几次,连抱在怀里的书都摔烂了。

两个演员的频繁笑场也影响了正常拍摄,为了赶时间大家只好换掉一位主演。

镜头二:街头大哭路人质疑
朋友爽约后,心情低落的哭戏,程同学却总表现得很坚强,即使吃了很多芥末都没能哭出眼泪,最后只好让两位主演交换角色。

不光要边走边哭,还要对着电话大声斥责对方爽约。

在中关村拍摄这场戏,考验着演员的胆量。

为了减少干扰,除了摄像和主演,其他同学都自觉到周围“维持秩序”,尽量说服行人避开,为此大家也遭受了不少质疑的目光。

大家在寒风中冻了几个小时,场记甚至连笔都有些拿不住了。

大家想换到商场里拍,却被保安赶出来。

在拍摄“晕倒”的片段时,城管也出面阻拦,因此最后的镜头只好在学校里完成。

镜头三:后期繁琐连夜赶制
尽管经历了不少的失败,但是大家很快就找到了窍门,之后的拍摄顺利了许多。

第一次拍电影,镜头感的掌握并不好。

比赛要求“适量通过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因此在后期特效上也受了一定的限制。

从无数繁琐的镜头中选取所需要的,还要加上配音、宇幕等内容,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由于时间紧,大家只能连夜赶制。

最终,《我们的约定》如约与大家见面了。

亲,下一代电影导演可能就是你
【寻找微幸福】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电影;如今,我们开始拍电影……中学生们用一台DV或一部手机、一个梦想加一点创意,就可以玩出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微电影的形式十分活泼,题材涉及友情、初恋、竞争等方面。

草根色彩十足的微电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加之视频制作门槛降低,催生一股草根微电影热。

几乎每个中学都有一个微电影团队。

我们身边的微电影故事,真的很赞!同学们,一起加入拍摄吧,下—代电影导演或明星也许就是你哦!
让《友爱》说出心里话
拍摄团队:北师大泉州附中学生
年轻时,总是不停地思考,为什么父母相爱不能相守,为什么男女同学相处总是带上有色眼光……北师大泉州附中学生自导自演自拍微电影《友爱》,让电影说出心里话。

这部带着“90后”独特视角的微电影,时长30分钟,讲述了一个关于男女生友情和家庭教育的故事。


微电影中,男主角江凯瑞从外地转学,进入一所中学;由于父母离异,江凯瑞性格变得孤僻,终日郁郁寡欢;同班同学的女主角给予了他很多的关心和帮助。

与此同时,由于交往过密,班级里渐渐传出流言飞语。

班主任找他们谈话、同学也乱传绯闻,让这对处于青春期的好朋友感到压抑和迷茫……
《团日狙击:作弊网络》:看清校园作弊本质
拍摄团队:东莞中学毕业生莫宇明导演
这部时长28分钟左右的微电影被称为校园版的《无间道》,不过对决双方并非黑道和警方,而是学校学生会和校园作弊网络团伙。

大班冰是一名家庭困难的东莞仔,他被学生会看中,成功潜入以“豪鬼”为首的校园作弊网络团伙中,为学生会提供信息。

而学生会给他的好处是,帮他申请助学金。

大班冰潜入后,赢得“豪鬼”等人的信任,参与校园作弊买卖,和团伙成员一起倒卖考试试题及隐形耳机等等。

而学生会凭借他提供的信息,在“豪鬼”团伙买卖隐形耳机时,将他们连人带货抓获。

这部校园微电影,笑点频频。

“豪鬼”在教育手下时说,“过去信春哥,信考神,现在当然要信我‘豪鬼’啦!”
学生会干部给大班冰配了一部内置无线发射器的手机,大班冰说,“学生会这么有钱,弄个苹果五代玩玩啦。

”干部回应,“苹果五代,五袋苹果都没有啊!”
“豪鬼”第一次被抓,吃着学生会为他准备的宵夜“蒙鹿牌”牛奶,而一旁的学生会干部讽刺道,“那些黄霉素、三聚氰胺,都挺有营养的”
校园微电影大赛:以幸福为主题
拍摄团队: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园微电影大赛参赛组
《幸福,香樟》讲述了一个家庭破碎的学生在班级同学和好友的帮助下成功走出孤独、走向成功的故事。

整个故事以“一节作文课”展开,构思新颖,主题紧扣幸福,剧中情节对当下的学生很有启迪意义。

《黑光》表达的是现在的一些学生渴望外面的世界,而又害怕外界的阴暗。

在他们心里就觉得外界很黑暗,可是接触之后才发现世界是美好和光明的。

旨在鼓励年轻人勇敢面对未来,勇于迈出第一步,去发现和拥抱外界的美好。

拍摄手法很成熟,后期制作很精致。

《我们》是关于八个女生在青春战场上的奔跑和角逐。

有过青涩,有过争吵,但是最终在人生散场的时候,她们一起铭记曾经的友谊和拼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