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卷B卷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卷B卷含
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Word中,如果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远中的区域是()。
A.该行
B.全文
C.该段
D.该页
2、“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3、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
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理论创立和发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
A.牛顿
B.柯西
C.爱因斯坦
D.莱布尼茨
4、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01、169,30
5、577、( )、220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是()。
A.1118
B.1119
C.1120
D.1121
5、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货
D.因材施教
6、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7、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8、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
A.上课聊天
B.多日旷课
C.不交作业
D.谈情说爱
10、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巴赫是17世纪杰出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其创作广泛吸取16世纪以来意大利、法国等国音乐的成功经验。
成就很高,对后世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
他的国籍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12、发电方式中最低碳、环保的是()。
A.水利
B.火力
C.核燃料
D.风力
13、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
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14、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作为导师的李老师手把手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体现了李老师()。
A.廉洁从教、勤恳敬业
B.因材施教,乐于奉献
C.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D.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15、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16、在Word编辑状态下.选定单元格可以利用的命令是()。
A.表格
B.工具
C.格式
D.插入
17、西安市历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曾有不同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是其历史名称的是()。
A.镐京
B.西京
C.临安
D.长安
18、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
A.伊桑阿
B.渥巴锡
C.尹湛纳希
D.嘎达梅林
1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养和培训
D.交流和互访
20、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
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1、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
A.书的香味
B.植物的气味
C.文化素养
D.贵族传统
22、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
该学校的做法()。
A.合理,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理,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2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24、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
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
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
B.张某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
25、人民法院依法对14岁的赵某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这一类型的案件()。
A.一律不公开审理
B.一般不公开审理
C.经人民政府批准可公开审理
D.经检察机关批准可公开审理
26、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27、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A.郑某和监护人
B.王某和学校
C.郑某和学校
D.王某和监护人
28、音序法不包括()。
A.汉语拼音字母法
B.笔画法
C.声部法
D.韵部法
29、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初一新生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
采取了下列措施:
1、建立家长微信群。
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
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种温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幕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
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讲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2、材料:没有任何借口在西点,长官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擦亮?” ,我说,“我太忙,没时间擦。
”这样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
正确的回答只能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 “没有任何借口” 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
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
在生死关头,你还能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
借口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 、“合情合理的解释” ,冠冕而堂皇。
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 、“手表停了” 、“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 、“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
只要有心去找,借
口无处不在。
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
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 ,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 。
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摘编自【美】费拉尔凯普《没有任何借口》)
(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文本,分析“没有任何借口。
”这一行为准则对人品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B
3、C
4、D
5、B
6、D【解析】夸美纽斯在其年轻时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7、A
8、D
9、B
10、D
11、A
12、D
13、A
14、C
15、A
16、A
17、C
18、B
19、C
20、D
21、B
22、D
23、C
24、D
25、答案: A。
26、A
27、B
28、B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
(1)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材料中该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在新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说明他做到了爱岗敬业。
(2)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材料中该教师为了让进入陌生的新环境的初一新生尽快适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同时该教师还确立了班规,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说明该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
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体现。
(3)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并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符合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
(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材料中该教师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等,做到了尊重家长,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2、(1)文章的借口指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他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 、“合情合理的解释” 、冠冕堂皇。
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 ,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 。
(2)没有任何借口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其对人的品格有以下影响:一方面是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理由,所以培养人们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让每个人知道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另外一方面是
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可以培养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