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试卷十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试卷十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十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处理。

2、工艺过程是指()
3、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

4、在粘结情形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5、依照摩擦情形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和滑动区。

6、残余应力是在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形下,在材料内部保持()而存在的应力。

7、机床夹具最差不多的组成部分是( )元件、( )装置和( )。

8、大批量生产中常用的工艺文件有( )和( )。

9、生产中最常用的正确的定位方式有( )定位和( )定位两种。

二、判定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在括号内划“×”,每空1分,共10分)
1、电解加工能够加工任何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
2、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

()
3、在机械加工中不承诺有加工原理误差。

( )
4、磨削机床床身导轨时,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产生中凸。

( )
5、切削过程中的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

( )
6、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崩碎切屑。

()
7、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断裂破坏为主。

()
8、磨削区温度阻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
9、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
10、采纳CAPP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

()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4个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样只能
采纳的加工方案为()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D)粗磨—精磨
2. 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要紧缘故是残留面积和()等因素引起的。

(A)塑性变形(B)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C)积屑瘤(D)切屑崩碎
3. 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纳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A)主偏角(B)副偏角
(C)后角(D)副偏角和后角
4. 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阻碍误差大小的要紧因素是()
(A)主轴回转精度(B)导轨误差
(C)传动链误差(D)测量误差
5.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 )。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平均(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平均
(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6. 箱体类零件常采纳()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B)一面两孔(C)两面一孔(D)两面两孔
7.工件在安装定位时,依照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形称为。

()
(A)欠定位(B)部分定位
(C)完全定位(D)重复定位
8.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
(A)幸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B)幸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
(C)排除工件残余应力(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9. 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比标注角度()
(A)前、后角均变小(B)前、后角均变大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10.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
(A)YW类(B)YT类(C)YN类(D)YG类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
A、试切法
B、调整法
C、定尺寸刀具法
D、自动操纵法
2、排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 ( )等。

A、加大刀具前角
B、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
C、提高刀具刃磨质量
D、降低切削速度
3、支持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等。

A、 CAD技术
B、运算机数控技术
C、生物技术
D、材料科学
4. 平面加工方法有()等。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拉削
5. 研磨加工能够()。

A. 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
B. 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
C. 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D. 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五、分析简答题(共40分)
1、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比。

(6分)
2、切削变形规律?切削力变形规律?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变化规律?刀具磨损与耐用度变化规律?(8分)
3、应用装配尺寸链分析解决装配精度问题的步骤如何?(7分)
4、在CA6140车床上用切断刀切断轴类工件,已知工件外径d w =30mm , 切断刀的标注角度如下:
000
6,12,4,90,5,0r r s K K γααλ''======。

(10分) ⑴ 试用主剖面参考系标注切断刀的各标注角度;
⑵ 若刀刃安装时高于中心2 mm ,试运算切刀刚开始切断工件时(暂不考虑切削速度的阻碍),切刀的工作前角oe γ 和工作后角α ,并在下图中标注γ、α、γ、α 。

5、下图所示零件,各平面和孔已加工完毕,现在工件上铣槽,试:⑴ 指出必须限制的
自由度有哪些;⑵选择定位基准面;⑶ 选择定位元件,并指出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

(9分)
X Z
Y
六.运算题(共15分)
1、图所示偏心零件,表面 A 要求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规定为 0.5~0.8mm。

与此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 A 面,保证直径尺寸D1=Ø38.40-0.1mm;
(2)渗碳处理,操纵渗碳层深度 H1;
(3)精磨 A 面,保证直径尺寸D2=380-0.019mm。

试用极值法确定 H1的数值(8分)
2.图示齿坯在V 型块上定位插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2
.0
5.38+=H mm 。

已知:
01
.080-=φd mm ,
025
.00
35+=φD mm 。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阻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7分)
试卷十二答案:
一、1、切削油,退火;2、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截了当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3、附加运动,成型运动 ;4、内摩擦;5、粘结区(或内摩擦区)6、最低成本;7、定位; 8、夹紧 夹具体;9、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二、××××√×√××√
三、 1、(C ) 2、(D ) 3、(A ) 4、(C ) 5、(A ) 6、(B ) 7、(A ) 8、(D ) 9、(D ) 10、(A )
四、1、ABCD 2、ABC 3、ABD 4、ABCD 5、BC
五、
1、答:u1 = 18/45×15/48, u2 =28/35×15/48 u3 = 18/45×35/28 u4 = 28/35×35/28
2、答:①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变形减小;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切削速度增大,切削变形减小;进给量增大,切削变形减小。

②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力增大;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切削用量增大,切削力增大;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增大。

③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温度提高;刀具前角增大,切削温度降低;切削用量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磨损增大,切削温度降低。

④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磨损增大,耐用度下降;刀具前角增大,切削磨损减小,耐用度增加;切削用量增大,切削磨损增大,耐用度下降;刀具材料切削性能不行,刀具耐用度下降。

3、答 1)建立装配尺寸链,依照封闭环找出所属的组成环;2)确定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3)按装配精度要求对各组成件分配经济可行的加工公差。

02sin 8
681430/2
oe θθγγθ=
==+=+=
1284oe o ααθ=-=-=
工作角度标注如上右图。

5、解:⑴ 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Z Y X 、、 ;
⑵ 选择定位基准面:第一基准:工件底平面A ;第二基准:工件上侧面B ; 第三基准C :孔(承诺不选)
⑶ 选择定位元件:第一基准采纳支承板定位(限制了3个自由度);
第二基准采纳两个支承销定位(限制了2个自由度);
第三基准采纳削边销定位(限制了1个自由度)。

六、
1、解:依照上述工艺安排,画出工艺尺寸链图如下图所示。

因为磨后渗碳层深度为间接保证尺寸,因此
是尺寸链的封闭环,用L0表示。

图中L2,L3为增环, L1是减环。

各环尺寸如下:L0=0.5
-0.3
mm;L1=19.20-0.050mm;L2为磨前渗碳层深度(待求);L3=190
-0.008mm
(1)求L2的差不多尺寸 A2
A0=A2+A3-A1,则 A2=A0-A3+A1=0.5-19+19.2=0.7 (2) 求L2的上下偏差ES2 和EI2
由ES0=ES2+ES3-EI1,得 ES2=ES0-ES3+EI1=0.3-0-0.05=+0.25mm 由EI0=EI2+EI3-ES1, 得EI2=EI0-EI3+ES1=0+0.008+0=+0.008mm 因此L2=0.7
+0.025
+0.008
mm
2. 解:
1)通过极限情形,分析定位误差。

2)δ定位(H)=Td/(2sin a )+TD/2=0.08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