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比赛教案加工视频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视频信息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小学信息技术年级:小学六年级
2、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所属章节:第二单元活动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
②学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添加音乐及字幕;
③学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将音频与视频合成,生成视频文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视频制作的方法,感受到视频制作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对视频进行简单的编辑。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主题创作出一个色彩和谐的有意义的优秀视频作品。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现在的生活中手机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我们可以用手机聊天、点外卖、打游戏、看电影看电视剧等等,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平时观看的电视节目是怎么做的吗?
除了现场直播以外,大部分的视频都是通过后期剪辑的,剪辑师会对视频进行裁剪、拼接、添加字幕等。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视频,老师想请你们做一名小小剪辑师,帮老师找一找这段视频里有些什么问题。
(播放视频)看完了视频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说你现在就是一名剪辑师,那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就是今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加工视频信息》。
2、新授
作为一名剪辑师,肯定要会一种剪辑视频的软件,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各种剪辑软件
比如:小影、快剪辑、爱拍、爱剪辑、会声会影、Ae、Pr等等,其中会声会影和Ae、Pr是比较专业的,这节课我要讲的是一款比较简单点的剪辑软件——快剪辑。
a、导入视频
打开快剪辑软件——双击“我的视频素材”或单击“本地视频”按钮,导入本地视频素材——选择“专业模式”或“快速模式”——把视频添加进时间轴
b、删除不需要的视频片段
找到多余视频的开头部分——单击“分割”按钮,将选中的剪辑在播放轴位置分割开——找到多余视频的末尾部分——单击“分割按钮”——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对分割出来的剪辑进行删除——在弹出的确认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c、更改背景音乐
单击“分离音轨”按钮将视频和音频分离——右键单击“删除”——单击“+”将音乐添加至音乐轨——利用按钮分割音乐——删除多余的音乐
d、添加字幕
单击“添加字幕”选项卡,选择字幕样式——点击右上角的“+”将字幕添加到时间轴上——在弹出的“字幕”设置对话框中输入文字,持续时间设为25秒
e、导出视频
单击“保存导出”按钮,进入保存导出界面,设定导出属性,单击“开始导出”按钮,完成视频的导出。
3、分享视频
打开“乐教乐学”——“才艺秀”——上传作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郴州市第六十七完全小学刘振
一、教学目标:
利用情境模拟、对话、探究性讨论的方式和初次接触信息类课程的学生产生情感上和思维上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对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认知。
同时通过循循渐进的环节设计让学生形成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提升学习兴趣,在一定的程度内适度拓展本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一些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交流的方式和过程是怎么样的”。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交流方式和细节导致的交流结果差异化。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用一张老旧电脑的照片展开故事,引导出课题
导语:“信息技术这门课不是凭空而来的。
我们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包括手机、电脑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其实分为了三步,分别是我们与电子设备的交流、电子设备
和电子设备的交流以及电子设备与对方之间的交流,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学习到更深一步内容的时候,我们最先应该了解如果没有电子设备,我们之间的交流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行为和我们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流有没有关联。
”
2、课题阐述(语言):
①幻灯片展示副标题“语言”。
②将情境模式代入到“自我介绍”。
③用情境模拟“市场卖苹果”向学生演示不同的
叫卖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差异。
④阐述观点,引出关键词“准确”“清晰”。
⑤情境再现英语考试的听力测验。
⑥引出关键词“理解能力”。
本段小结
3、课题阐述(文字):
①情境再现“小朋友写字”,引出生僻字“〇”。
②讨论思考“〇”字是数字还是汉字。
③展示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代文字)。
④点评文字和语言的统一对于文化的重要性。
⑤分析发现“准确”“清晰”“理解能力”对文字
的交流的场景同样适用。
⑥简单说一下触觉、味觉、嗅觉也能传递信息。
4、课题阐述(信息的传播与加工):
①问题“老师手里拿了什么?”
②揭示答案,引出第二个问题“刚才发生了什么”。
③展示课件,补充缺失内容
④用拟人化手法表现耳朵、眼睛、大脑、嘴巴是
如何互动交流的。
⑤举出案例说明“收集”、“存储加工”、“反馈”
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三者同样重要。
⑥提醒学生,这三个环节还将用于下节课的话题“电脑
是怎么工作的?”,要求他们加深记忆。
5、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①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课堂。
②学生小结,老师点评。
③老师小结,并把话题引入下节课。
五、板书:
我们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要求信息传递要准确清晰能理解
收到问题大脑思考回答问题
收集存储加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