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联考八年级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联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10×2=20)
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A.B.C.
D.
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
4.我们经常看见妈妈和面时,加入一些酵母菌,使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香甜可口,其中的原因是()
A.酵母菌能分解萄葡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挥发
B.酵母菌大量繁殖,占有空间,蒸后杀死酵母菌变为暄软多孔
C.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5.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鲫鱼有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6.下列各类生物生殖和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进行有性生殖
C.两栖类动物进行体内受精和变态发育
D.鸡卵中可发育成雏鸡的部分是胚盘
7.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 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
8.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他们第二胎是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A.0% B.25% C.100% D.75%
9.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
10.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编号模型卵的特点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计10分)
11.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亲本组合后代表现
圆粒皱粒
1和2杂交全部为圆粒
3和5杂交3268 3196
4和6杂交5474 1850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
为.
(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属于显性性状.
(3)亲本4和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
(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l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3及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0×2=20)
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解:“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这种行为是③由遗传因索决定的,属于①先天性行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下面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A.B.C.
D.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A、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A错误.
B、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错误;
C、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正确;
D、两块肌肉中一块没有跨越关节,D错误.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骨骼肌要至少跨越一个关节,且附着下相邻的骨上.
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鱼的运动器官是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各种鳍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运动.
【解答】解:鲫鱼的鳍有尾鳍、臀鳍、背鳍、腹鳍、胸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背鳍有保持竖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方向.鱼在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各种鳍是相互协作来完成运动的.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鱼类各种鳍的作用.
4.我们经常看见妈妈和面时,加入一些酵母菌,使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香甜可口,其中的原因是()
A.酵母菌能分解萄葡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挥发
B.酵母菌大量繁殖,占有空间,蒸后杀死酵母菌变为暄软多孔
C.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据此答题.
【解答】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5.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鲫鱼有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1)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4)一般陆生动物具有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适于陆地干燥的环境.
【解答】解:A、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与植食性相适应,A正确.
B、鲫鱼有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与水中呼吸相适应,B正确.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适于取食,与飞行无关,C错误.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减少体内水分散失,与陆生环境相适应,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6.下列各类生物生殖和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内进行有性生殖
C.两栖类动物进行体内受精和变态发育
D.鸡卵中可发育成雏鸡的部分是胚盘
【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解:A、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正确.
B、日本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在人体内进行有性生殖,B正确.
C、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鸡卵中可发育成雏鸡的部分是胚盘,D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各类生物生殖和发育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7.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 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生存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朱鹮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8.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他们第二胎是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A.0% B.25% C.100% D.7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
【解答】解: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他们第二胎是单眼皮的可能性是25%,即1/4.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9.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C、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C不正确;
D、“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0.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编号模型卵的特点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的实验:
1、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说明不是依据形状大小;
2、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说明不是依据形状大小和颜色;
3、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说明有可能依据形状大小和颜色和褐色斑点;
4、带褐色斑点的方块,弄回巢中,进一步说明灰雁只依据褐色斑点识别自己的卵.
据此解答:
【解答】解:A、形状大,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形状大小和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褐色斑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学会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计10分)
11.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亲本组合后代表现
圆粒皱粒
1和2杂交全部为圆粒
3和5杂交3268 3196
4和6杂交5474 1850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圆粒属于显性性状.
(3)亲本4和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变异.
(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l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条.
(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3及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 、HH或Hh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表格中“1和2杂交”,后代全部是圆粒可知,圆粒属于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
(3)亲本4和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变异.
(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在亲本l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条.
(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1和2杂交的遗传图解如
图1:.
从图1看出,图示中的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Hh.
4和6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2:
.
从图2看出,图示中的个体9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圆粒
(3)变异
(4)7条
(5)Hh;HH或Hh(缺一不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变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