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小罗非鱼对苦草和附着藻的影响及其对浅水富营养湖泊修复的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大小罗非鱼对苦草和附着藻的影响及其对浅水富营养湖泊
修复的意义
沉水植物是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的关键因子,可以吸收氮、磷营养盐等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的生长会受到浮游植物和附着藻的影响;杂食性或草食性鱼类可以摄食沉水植物、间接促进附着藻的生长、扰动或排泄等作用影响水质,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属于杂食性鱼类,摄食的食物包括藻类、大型水生植物等,但不同生长阶段的罗非鱼食性存在差异,对环境中不同种类食物的摄食取决于其个体大小和食物的丰富度。
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及肠道内容物法研究了惠州西湖不同大小尼罗罗非鱼的食性,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大小尼罗罗非鱼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附着藻的影响。
结果如下:1、稳定同位素分析和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惠州西湖中尼罗罗非鱼食性随着个体增长发生改变。
作为罗非鱼的主要食物来源,苦草在罗非鱼食物中的比例随着罗非鱼全长增加而增加,而罗非鱼食物中附着藻和悬浮物的比例则与全长成反比关系。
在富营养化热带亚热带浅水湖泊中,选择性去除大个体罗非鱼有利于湖泊的管理和维持湖泊清水态。
2、当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以苦草为主时,低密度的罗非鱼不影响水体中的营养盐变化;但大个体罗非鱼(全长=9.8±0.3㎝)的不仅会促进附着藻的生长,而且显著降低苦草生物量;小个体罗非鱼(全长=3.4±0.4㎝)对苦草、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
在以苦草为主要沉水植被类型的清水态浅水湖泊中,控制大个体罗非鱼的数量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保证湖泊清水态的维持。
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
复过程中,在恢复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同时,要控制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