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与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是1987年以后, 污染趋势更为严重。
重污染(Ⅴ) 0%
0.8%
1993-1994 15% 70% 14% 1%
河道污染
太湖地区河道污染是从苏州河开始的。据记 载,1920 年苏州河已开始污染, 致使原来从苏州 河取水的闸北水厂于1928 年迁移至黄浦江。 20 世纪60 年代, 黄浦江市区段由于污染出现黑 臭。江南运河, 在50~60 年代还是沿河居民的 日常生活水源, 到70 年代水质开始下降, 80 年 代水质黑臭。太湖地区其它地区的河道水质, 从50 年代到70 年代, 整个水网都是清水悠悠的 良好水源。
1.92 8.17
2008年太湖宜兴近岸水 域“湖泛”的基本特征
2008年5月26日一6月10日在太 湖无锡宜兴近岸水域发生“湖 泛”,“湖泛”面积每日有所变 化,平均为7.5km2。湖泛区内 时有气泡冒出,水体浑浊,颜色 为浆褐色,有清晰的界限,并伴 有似下水道恶臭和硫化氢的气味, 湖面漂有以湖鳅为主的死鱼。
100% 80% 60% 40% 20% 0% 1983
1992
1996
污染河道长度
繁引泊氮活水 殖起、、动体 而藻水磷的富 引类库等影营 起及、营响养 的其海养下化 水他湾物,指 质浮等质生的 恶游缓大物是 化生流量所: 现物水进需在 象迅体入要人 。速,湖的类
近 30 年来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 ,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物质 -能量循 环过程破坏 ,突出表现在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水质状况
水质状况 1980-1981 1987-1988
8 0年代初期太湖水质 以Ⅱ类为主; 80年代 较清洁(Ⅱ) 69%
后期水质由Ⅱ类向Ⅲ
59.4%
类过渡并开始出现了 Ⅳ类水质即轻污染;
尚清洁(Ⅲ) 30%
90年代中期以Ⅲ类水
质为主,并且开始出现 轻污染(Ⅳ) 1%
了Ⅴ类水质即重污染。
36.6% 3.2%
太湖宜兴近岸水域湖泛区监测结果统计
项溶 目解

高锰 化学 总磷 酸盐 需氧 指数 量
氨氮 总氮
均 1.4 15.3 86.6 0.577 6.46 10.2 值
浓 0.1度 4.0 范 围
10.523.9
43.1126
0.3600.947
4.769.06
8.2313.4
本 8.1 11.2 57.6 0.25 底 值
“湖泛”区水质综合类别全部为 劣V类,污染严重。
地点
溶解 氧
高锰 酸盐 指数
总磷
氨氮
总氮
宜兴 0.1
水域 湖泛 区
南泉 0
水厂 黑水

16.5 0.69 6.75 10.2 3
16.2 0.43 6.10 15.9 6
苏南地区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内水网密 布 ,湖泊众多 ,湖泊面积约 3 607km2 ,占全省湖泊面积 的 52.7 % 。太湖流域分布大小湖泊 189 个 ,面积约3 231 km2 (其中太湖面积2 460 km2 ) 。太湖流域涉及江 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 六市 ,流域人口密度大 ,工农业发达。太湖流域丰富的 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伴随人口增长、 城市扩大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 ,与湖泊有关的水环境问 题却愈来愈严重 ,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水质 恶化;浮游植物异常繁殖,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湖 泊面积不断萎缩。
太湖污染 富营养化状况
湖泊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 的破坏
“湖泛”现象
加剧苏南湖泊环境问题产 生的因素分析
结论
太湖概况
太湖,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 的南部。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 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 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