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叔孙通 因溜须拍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叔孙通因溜须拍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导语:刘邦手下能人良将众多,出谋献计溜须拍马者更是不计其数。
但有一人虽然当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综合最后结局你会发现此人显得异常特别。
此人
刘邦手下能人良将众多,出谋献计溜须拍马者更是不计其数。
但有一人虽然当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综合最后结局你会发现此人显得异常特别。
此人其实很聪明,曾多次抛弃信仰、改变立场,甚至为了迎合刘邦,连代表身份的衣服也不敢穿,改成平头老百姓的装束,在汉营小心翼翼,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看起来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实人,却在关键时刻崭露头角,在合适的机会凭一两件事扬名立万,不但生前得到刘邦、吕雉等人的宠信,就是死了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最后都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
没错,他就是叔孙通,先后当过侍诏博士、博士、奉常,最后官至太常、太子太傅,号稷嗣君,以后被司马迁称为一代儒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他,儒学也许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消亡了,因为当时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都很看不起儒学,认为儒学不过是虚妄之说,没有实际用途。
叔孙通是鲁地薛县人,薛县就是现在的山东藤县,鲁是儒学的发源地,因此叔孙通很精通儒学,秦朝的时候,就因为精通儒学被招进朝廷,封了个侍诏博士,过去的博士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顾问吧,顾问而且还是侍诏,等候君王的召唤,地位显然是很不起眼的。
大家都知道,秦朝主要依靠法学治国,对儒学一向都看不起,当时掌权的赵高、李斯都是法家的崇拜者,叔孙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官,身份自然非常尴尬,可他也聪明,进朝廷后一看这种情况,于是立刻抛弃信仰,对自小学到大的儒学只字不提,张口闭口都是法家的道理,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