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奕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一、作品简介
《弈秋》通过讲述弈秋教导两个人学棋的故事,阐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道理。

这篇文章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和观点,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原文注释
1.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2. 或:同“惑”,表示疑惑、不理解。

3. 易生:容易生长、培育。

4. 暴(pù):同“曝”,晒。

5. 罕:稀少,罕见。

6. 如……何:对……怎么样。

7. 奕:围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8. 数:技术、技艺。

9. 秋:人名,因擅长下棋而被称为弈秋。

10. 通国:全国。

11. 善:善于、擅长。

12. 使:假使、假如。

13. 诲:教导。

14. 以为:认为。

15. 鸿鹄(hú):天鹅。

16. 将至:将要到来。

17. 思:思考、想。

18. 援:拿起。

19. 弓缴(zhuó):弓箭。

缴,指系在箭上的绳子,用于发射。

20. 弗若之矣: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

弗,不。

若,如、比得上。

三、原文翻译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的。

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来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
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弈秋的话。

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

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

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四、作品分析
1.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棋的故事,阐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道理。

强调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专心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人物形象: - 弈秋:作为全国的下棋圣手,弈秋的形象代表了高超的技艺和专注的精神。

- 两个人: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另一个三心二意,不如前者。

通过对比两人的表现,突出了专心与不专心的差异。

3. 写作手法: - 对比:文章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和结果,鲜明地阐述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 以事喻理:通过讲述弈秋教棋的故事,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 教育意义:这篇文章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专心致志,克服分心和浮躁的情绪,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五、出处简介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它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在南宋时被朱熹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六、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王道”,强调人性本善,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他的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弈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学习应专心致志的道理。

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和个人修养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