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物理选修3-5(配粤教)第3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 中性原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差万倍之多, 可见原子内部十分空旷.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双选)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 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他提出了原子的核 式结构学说.如图3-2-5所示,O表示金 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分别表示经过金 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能正 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 图3-2-5
解析:选BD.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α粒 子离核越近受斥力越大,偏转越大,C错D对; 曲线运动的轨迹总是弯向受力的一侧,A错B 对.
课堂互动讲练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例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 (单选 根据是:在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 α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 .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 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C .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弹回, 只有少数穿过 D.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B.α粒子从K到R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C . α 粒子从 K 到 R 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 加 D . α 粒子从 K 到 R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 减小
【思路点拨】 情况判断.
根据库仑力对α粒子的做功
【自主解答】 在α粒子从K到离原子核最近 的过程中,库仑斥力做负功,动能逐渐减小, 电势能逐渐增加;在 α 粒子从离原子核最近 到 R的过程中,库仑斥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电势能减小.由此可知,C、D正确.
【答案】
CD
变式训练 (双选)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 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时, α 粒子符合下列哪 种情况( )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解析:选AD.α粒子在接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 要克服库仑斥力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 大;两者相距最近时,动能最小,电势能最 大,总能量守恒;根据库仑定律,距离最近 时斥力最大.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3-2-2所示,由α粒子放射源、 金箔、荧光屏等组成. 放射源放出快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通过 金箔时被散射,打到荧光屏上,荧光屏上带 有放大镜,可以在水平面内转动,整个装置 封闭在真空内.
图 3- 2- 2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 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 的偏转,极少数 α 粒子偏转角度超过 90°, 有的几乎达到180°,沿原路返回. 特别提醒: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无法解释α粒 子的大角度散射,因为电子质量太小,不会 使α粒子的运动方向明显改变.如果正电荷 均匀分布,α粒子穿过金箔时受到各方向的 库仑斥力基本平衡,也不会使α粒子发生大 角度散射.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第 二 节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 2.明确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3.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提出的主要思想.
重点难点:1.原子的核式结构.
2.α粒子散射实验.
课前自主学案
一、α粒子散射实验 1.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原子是一个__体,____________均匀地分布 在其中,______________ 则像布丁中的葡萄 球 带正电的部分 干一样镶嵌在内. 质量很小的电子
核心要点突破
一、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和质量均匀分布. 2.电子按一定规律镶嵌其中. 3.电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发光,如图3-2 -1. 4.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原子整体呈电中 性. 图 3- 2- 1
特别提醒:汤姆生的原子模型虽然不正确, 但它试图从原子的层面上解释发光问题,揭 开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序幕.
2.α粒子散射实验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 少数 来的方向前进,但有____α粒子发生了较大 极少数 的偏转,并且有______α 粒子的偏转超过了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思考感悟
1909年到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 进行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在α粒子散射 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金箔? 提示:这是因为:(1)金的延展性好,容易做 成很薄很薄的箔,实验用的金箔厚度大约是 10-7m;(2)金原子带的正电荷多,与α粒子 间库仑力大;(3)金原子质量大约是α粒子质 量的50倍,因而惯性大,α粒子的运动状态 容易改变,金原子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三、原子的核式结构 1.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内容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 中在核里. (2)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2.核式结构模型的解释
(1)由于原子核很小,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 时都离核很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 动几乎不受影响.如图3-2-4. (2)只有极少数α粒子有机会与原子核接近, 明显地受到原子核的斥力而发生大角度的偏 转.如图3-2-4. 图3-2-4
解析:选AD.α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 发生偏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在A位置 处观察闪光次数最多,A正确.少数发生较 大的偏转,在B处观察到闪光的次数比A处应 少很多,而不是稍少一些,B错误.极少数 偏转角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几 乎达到180°.在C、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 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C错误,D正确.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依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 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 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质量 而____则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电子
2.原子和原子核的半径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但它的半径却非常小,原子半径大约是 -10m ______10 ,而原子核的半径约为 ____________. 10-15~10-14m
【精讲精析】 本题考查对实验现象的正确 描述,由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不难 判断B正确.
【答案】 B 【方法总结】 学会用α粒子散射实验的核 式结构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有助于对问 题的认识和理解.
核式结构模型
例2 )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 (单选 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双选)如图3-2-3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 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 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 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图3-2-3
A .在 A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 闪光次数最多
B.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 光次数只比在A位置时稍少些 C.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在 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 但次数极少
【方法总结】 原子的核式结构正是建立在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的,这是解决 该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α粒子散射实验中的能量变 化问题
例3)如图3-2-6所示,Q为金原子核, (双选 M、N为两个等势面,虚线为α粒子经过原子 核附近的运动轨迹,关于α粒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图3-2-6
A.α粒子从K到R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 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精讲精析】 卢瑟福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 卢瑟福惊奇的就是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 偏转,这是由于 α 粒子带正电,而原子核极 小,且原子核带正电,选项A正确,选项B错 误. α 粒子能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大多 数 α 粒子都从核外的空间穿过,而与电子碰 撞时如同子弹碰到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 发生改变.选项C、D的说法没错,但与题意 不符. 【答案】 A
知能优化训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