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一)
文科综合(历史)能力试题
2015.1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错选、不选得0分.
12.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次子姬戏拜见周天予,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
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
这说明
A.宗法制已经崩溃 B.姬括足鲁国的小宗
C.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 D.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唯一标准13.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
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
A.“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C.“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14.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开皇四年,智贾租得常田一亩,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
据此可知
A.均田制已经瓦解 B.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C.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D.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15.近代以来不同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看法不一。
以下文字来源于某一著作,“美国人来华者,皆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
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以深考之谈耳。
”这一著作是
A.《孔子改制考》 B.张之洞《劝学篇》
C.《胡适文集》 D.《孙中山全集》
16.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曾给孙中山去信,建议“在上海、广州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委员会”,“我们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
”与此建议信直接相关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第一次国共合作D.第二次国共合作
17.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参加亚非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改善中美关系
18.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
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83年1988年……
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 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 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19.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
富兰
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
者。
这表明当时北美殖民地
A.承认英国国王为美国联邦的国家元首
B.北方为了打败南方赢得内战而向英国寻求支持
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颁布宪法效仿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0.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
思。
”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
①空想社会主义②马克思主义③三民主义④欧洲启蒙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政府职能的发挥,并不是无限制的,正当的职能发挥,能够使国家稳固,社会发展。
过度的职权扩大乃至极权,则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
下列哪一变化符合这一说法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体制
C.胡佛自由放任到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
D.斯大林体制确立到二战后的苏联三次改革
22.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
反转的主要表现是
A.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B.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C.欧盟成立,欧洲联合由经济走向政治
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3.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阿尔贝·加缪(1913 -1960)的代表作是荒诞三步曲《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卡利古拉》.其中经典台词有:“今天,妈妈死了。
可能是昨天,我不清楚。
”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8.(26分)心理史学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它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士人作为一个知识性群体,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心态可以体现时代的兴衰变迁。
明初,忠君爱国,乐于为君王服务、奉献成了士人的普遍心态,到明中期,即使朝政混乱,大多数官僚仍在凭借责任感与良心为国服务,直言敢谏、廉洁奉公是士人阶层的突出爱国心态。
……到晚明时期一股新异的思想解放之风开始弥漫,这股新异的思想在理性精神上唤起了人们的觉醒,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彰显。
——《论晚明士人心态变化》材料二:上海总商会、沪南商会代表全埠商人致南北大总统(孙、袁)、临时政府、参议院、各省都督的电文:“民军起义,海宇光复……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怎料)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
……商界牛计攸关,剥犬切痛。
建设之初,端绪万千,一著之差,关乎全局。
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风动云扰,致生意外干涉。
”
——摘编自《申报》(1912年3月9日)材料三:“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
——1912年《申报》材料四: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
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选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歌(1)结合材料一分析明初至明中期士人群体心态产生的思想根源(4分)。
举例说明晚明时期“新异思想”的表现。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上海商会为代表的商人群体的诉求,并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其原因。
(8分)说明这种诉求导致他们在孙、袁之争中做出了怎样的取舍?(4分)
(3)材料四的歌谣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民众心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心态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39.(26分)同一历史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量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1)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始问题,材料一、二的认识有何异同?
(8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观点的合理性。
(9
分)
(3)根据材料二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概述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9分)
2015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
分标准
2015.1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号
B A D B
C B C C A B A D
答
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8.(26分)
(1)士人群体的心态受理学(或儒家思想)影响。
他们这种忠君爱国,乐于奉献的意识与理学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注重气节相一致。
(考
生只写理学或儒家思想给2分,有合理分析的给4分)
表现:李贽的思想;否定孔子及程朱理学的权威;认为人人都有做出自己判断的权利;提出男女平等。
(2分。
写出一点给2分,李贽其
他思想,同等给分)
或者考生写: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2分。
写出一点给2分)
(2)诉求:追求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4分。
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原因: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希望发展经济;多数国民对共和并不了解。
(4分。
每点2分。
写出两点即可,言之成
理,同等给分)
取舍:为了稳定政局,发展经济,他们支持了实力强大的袁世凯,是袁世凯上台的原因之一。
(4分。
考生如果写:他们不支持孙中山,
是辛亥革命成果转移的原因之一,也同等给分)
(3)急于求成(2分。
同等意思,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领导人的决策和普通民众情绪i它与当时的左倾错
误都是推动50年代大跃进出现的因素。
(4分。
分析表述完整的给4
分,只写推动大跃进出现的给2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4)社会群体的意识或心态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研究历史可以从社会群体的心理角度进行。
(2分。
言之成理,来自材料即可)39.(26分)
(1)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是大工业(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
材料
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1500年(新航路开辟)。
(4分)
相同之处:都认为世界历史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都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各地联系加强。
(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进行对外商品倾销,开拓殖民地,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
列强对外扩张的史实2
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或者学生写全球经济联系加强的相关
意思等同世界市场给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资本输出,分
割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列强对外扩张的史实2
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必须表达出世界市场这个关键词)。
因此是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1分)
(3)二战后初期,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与体系化方向发展。
(3分。
史实2分,论
1分,史实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共体的出现。
世界经济出现了区域集团化
的趋势。
(3分。
史实2分,论1分,史实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世贸
的成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3分。
史
实2分,论1分,史实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