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首先,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奉行的封建等 级制度是否定的,劳动大众不承认封建等 级制度有存在的合理性。如“长工地主” 型故事、“三女婿型”故事。 • 其次,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重男轻女原则 加以否定。 • 再次,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的婚姻观给予 否定 • 劳动者择偶标准是劳动能力和真挚的情爱 • 尽管现实生活中婚姻的自由与美满很难如 愿,然而民众却要在精神世界里,用最优 美的旋律,讴歌自由的婚姻、幸福的爱情 。如民间情歌、叙事长歌及民间小戏。
民间文学的功能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民间文学的当代性民间文学的样式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间文学关于民间文学的论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文学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功能
民间文学的现实功能主要指?
• 一、在劳动生产中的实用功能 • 实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的、客观上的 和间接的、主观上的。 • 1.直接效用 • 最能体现的是劳动歌谣:各种劳动号子是伴随劳动 过程、应和着劳动节奏呼喊出来到,具有指挥动作 、统一步调、鼓舞情绪、减轻疲劳等作用。 • 2.间接功能 • 作用于人们主观心理活动,借以满足人们的祈愿性 目的的一种功能。 • 主要是各种祭祀仪式上的咒语、歌诀等 • 这些咒语、歌诀具有明确的祈愿目的,为满足人们 祈盼“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心理愿望而被 创作出来的。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1.民众道德意识的产生 • 先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善恶观念,再建立和 发展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再有意识地运用 一定的原则调和利益和矛盾,最后形成一 定的道德规范。 • 民间创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从来都受到劳 动大众道德意识的制约与影响。创作者对 生活所作出的评价,都是以符合本阶级利 益的道德规范作用为标准的。 • 民间创作是劳动大众用以对本阶级成员进 行道德规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 二、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 这是民间文学独有的功能。 • 民间礼俗是在民众生活、交往中约定俗成、世代 相沿的一些语言、行为方式,具有正规性、模式 性及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 • 具体表现在人生仪礼及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的礼 俗仪式上。 • 例如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哭嫁歌、开脸歌、 上轿歌、拦车马歌、撒帐歌、盘新姑娘歌等)丧 葬礼仪、待客仪礼。 • 三、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作用 • 口头创作是广大民众休闲时光自娱自乐的重要方 式之一。讲故事、说笑话、唱山歌等具有娱乐功 能。这种娱乐功能在众多传统节日中表现尤为集 中和突出。
民间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 主要体现在?
• 2.民众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 民间作品中表现的民众道德规范有: • (1)劳动是民间文学永恒歌颂的主题。 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立身之本,是劳动 者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 (2)团结、友爱、互助是民间作品中经 常歌颂的主题,是劳动者所遵从的行为规 范。 • (3)民间作者的道德意识,还表现对一 切剥削阶级道德准则的否定与反叛。
“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教科书”之 说, 主要是指民间文学的什么功能?
• 一、传授知识的功能 • 劳动大众在世代相传、年复一年的生活实 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 在一些农事谚语、歌谣、谜语等中常用一 两句或两三句就概况了一条规律或总结出 一个经验。 • 不一定有科学命题的严密性,但却有很强 的实践性欲指导性,是农民自己口传的科 普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