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阳新地区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的成矿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冶―阳新地区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的成矿特点
大冶―阳新地区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白钨矿床之一,其矿床规模较大,资源量可观。

它位于大冶市东部的阳新地区,主要分布在早期海底玄武岩火山群中,以其开采发育历史悠久,成矿特征众多而享誉海内外。

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的成矿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构造环境特征:夕卡岩型白钨矿床主要分布于晚泥盆世早期海底玄武岩火山群中,主要受孤岛火山熔岩侵入作用影响,其矿化有密集的球状火山喷发碎屑岩特征,另外还受克拉通火山岩造山作用影响。

二、矿物组成特点: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的白钨脉是其特征性的矿物,主要由钨钼矿、锡钨铜矿、辉钼矿等矿物构成,分布范围较广。

另外,其中还有少量的铁钨矿、钴钨矿以及少量的金等。

三、成矿时代特征:夕卡岩型白钨矿床的成矿年代较早,一般估算为古生代早-中期,可能距今130-230万年左右,是中国
最古老的白钨矿床之一。

总之,夕卡岩型白钨矿床是一处具有较大规模、资源量可观、具有代表性的古生代夕卡岩型白钨矿床。

它的成因受孤岛火山熔岩侵入和克拉通火山岩造山作用共同影响,矿物组成以钨钼矿、锡钨铜矿、辉钼矿等为主,成矿时代可追溯到古生代早-
中期,是我国的一处重要的白钨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