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区运动学lmy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 臂屈、内收和内旋。
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肌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肱三头肌长头、 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等。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 1.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 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 扁阔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 向外上方集中。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3.锁骨下肌
位置:位于锁骨下面。 结构:梭形小肌,肌纤维从第一肋 向外上方斜行 起点:起于第1肋。 止点:止于锁骨下面。 功能:近固定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下方,伴随着肩胛骨 下降,协助固定胸锁关节。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三)使肩胛骨前伸(外展)的作用肌
(四)使肩胛骨后缩(内收)的作用肌
肩胛下肌:
位置: 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 为多羽肌。 起点: 起于肩胛下窝。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 上臂内收和内旋。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五)使肩关节旋内的作用肌 包括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背阔肌、大 圆肌和肩胛下肌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五)使肩关节旋外的作用肌 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
关节
关节囊及韧带
关节囊附着处:肱骨解剖颈
肩关节盂周缘
加固结构:
喙肩弓
(喙肩韧带、肩峰、喙突)
喙肱韧带、盂肱韧带
肩袖:
上方-冈上肌 后方-冈下肌、小圆肌 前方-肩胛下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喙肩韧带
喙肱韧带 盂肱韧带
关节囊
肱三头肌 长头
关节囊及韧带
(1)喙肩韧带
上臂抬高时,肱骨大结 节位于喙肩弓(喙肩韧 带与肩峰)的下部,成 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 喙肩弓下部的滑囊和附 近疏松结缔组织,有利 于浅深两层肌肉的滑动。
O’Brien test
肩关节检查法
排除肩部以外疾病
❖ 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 神经性疼痛:
▪ 周围神经性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折脱位、 髓外占位病变压迫、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等
▪ 中枢神经性疾病:脊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排除肩部以外疾病
❖ 血管病变:动脉血栓、血管痉挛、动脉硬化、动脉瘤、
动静脉瘘、静脉炎等
(五)使肩胛骨上回旋的作用肌
(六)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
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肌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包括胸大肌锁骨部肌束、喙肱肌、三角肌前部 肌束和肱二头肌等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1.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 扇形扁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向 外集中。肌分3部:锁骨部、胸骨 部和腹部。
内旋(中立位) 70°
内旋(外展90º) 70°
水平后伸
50°
一般检查
❖ 被动活动 ❖ 主动运动与被动活动最大角度的差距 ❖ 抗阻运动
▪ 三角肌前束:前屈90º抗阻 ▪ 三角肌中束:外展45º抗阻 ▪ 三角肌后束:屈肘位后伸抗阻 ▪ 二头肌:屈肘抗阻
肩峰下间隙检查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间隙内结构异常导致在肩上举过程中,肩袖或/ 和二头肌腱受到喙肩弓的反复撞击而引起病变,称为肩峰 下撞击综合征,亦称外撞击。
(4)肩胛骨
1.肩关节的组成 肩肱关节、盂肱关节、 肩锁关节、胸锁关节、 喙锁关节、 肩胛胸壁间关节
关节
关节
盂肱关节
组成:肩胛骨盂臼 肱骨

多轴球窝关节
肱 二 头 肌
盂 关节盂∶肱骨头

(1∶4-1∶3)
运动特点(联合运动)

胸锁关节
头 腱
肩锁关节
肩胛胸壁间关节
肩锁关节
❖ 由锁骨的肩峰端和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属 于平面关节。运动是提、外展、旋转。
肩峰下间隙检查
❖ 侧撞击
❖ 分为三型或六型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检查
❖水平内收试验(Cross-over Impingement Test ❖ 目的:评估肩锁关节病变 ❖ 姿势:坐姿 ❖ 方法:肩部前屈90°,水平内收上肢 ❖ 说明:试验阳性=肩锁关节处疼痛
水平内收试验(Cross-over Impingement Test)
(三)使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2.冈上肌 位置: 位于冈上窝内,在斜 方肌深面,为长三角肌。
结构:肌束排列呈羽状。
起点: 起于肩胛冈上窝。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
(四)使肩关节内收的作用肌
包括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 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四)使肩关节内收的作用肌
(2) 盂肱韧带
盂肱韧带为关节囊前壁增厚部。 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向上、 内止于关节盂上结节和关节盂唇。 分盂肱上、中、下三个韧带。该 三条韧带处于关节囊内面,有约束 肩肱关节外旋作用。其中肱中韧 带最重要,如该韧带缺如,则关节 囊前壁薄弱而易产生关节脱位。
(3)喙肱韧带
喙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喙突的 外缘,止于肱骨大小结节, 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为悬 吊肱骨头的韧带。肱骨外旋 时韧带纤维伸展,有约束肱 骨外旋的作用。肱骨内旋时 韧带纤维短缩,有阻止肱骨 头脱位的作用。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 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1.胸大肌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 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并可提肋助呼气。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2.喙肱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 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盂肱关节检查
❖ 恐惧实验:
❖ 目的:评估前部不稳定度 ❖ 姿势:仰卧 ❖方法:外展肩部至90 °,然后开始外旋 ❖ 说明:实验阳性=受试者在这样的姿势下会担心
肩关节脱臼而疼痛或恐惧
恐惧试验(Apprehension test)
曲柄实验
❖ 目的:评估盂肱关节 ❖姿势:坐姿,上肢外展上举160 °,屈肘90 ° ❖ 方法:被动内/外旋肩关节时从肘关节经肱骨向肩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 下斜行,分为上部的小 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 肌
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 上4胸椎的棘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 侧缘。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两侧收缩使脊住伸。 练习方法:同斜方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3.肩胛提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上部深 层,项部两侧。
肩关节的运动学及特殊检查
1.骨骼 2.关节 3. 关节囊及韧带 4. 肌肉及运动
大纲
1、骨骼
与肩关节有关的骨 有锁骨、肩胛骨、 肱骨,并且间接地 与胸骨、肋骨有关。
(1)肱骨
(2)胸骨
胸骨在胸廓 的前部,从 上端的剑突 到下端的胸 骨柄均可摸 到。
(3)锁骨
注意:锁骨的弯曲,它 的内侧部是凸向前, 而外侧部是凹向前。
❖ Neer将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分为三期:
▪ I期: 肩袖水肿、出血 ▪ II期: 肩袖纤维化和肌腱炎 ▪ III期:肩袖部分或完全断裂
撞击试验
❖ 目的:确认撞击 ❖ 姿势:坐姿 ❖ 方法:先将盂肱关节向下滑动,然后将上肢提高 ❖ 说明:试验阳性=当提高伴随向下滑动时会减轻
或没有疼痛
❖ 前撞击(Neer撞击试验)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 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背阔肌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2.冈下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近似三 角形。 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 下窝内侧2/3,
起点: 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内收和内旋。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三)使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主要包括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
(三)使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1.三角肌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 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结构:分3部,前、后部的肌束为半 羽肌,中部肌束为多羽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 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 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结构:带状长肌
起点:起于第1-4颈椎横 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上提、下回旋。远固定时, 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 轻度旋转,两侧同时收缩时 使颈伸。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包括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下部,胸小 肌、锁骨下肌。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突发短暂麻痹感、主动造成脱位
❖ 弹响或绞锁
❖ 确定优势侧 ❖ 外形 ❖ 皮色、皮温 ❖ 患者姿态 ❖ 肩部三角 ❖ 压痛 ❖ 弹响
一般检查
冈上肌萎缩
❖ 凹陷 ❖ 主动运动
前屈-上举
180°
外展-上举
180°
外旋(中立位) 45°
外旋(外展90º) 90°
水平前屈
135°
一般检查
后伸
60°
内收
50°
包括斜方肌上部肌 束、菱形肌、肩胛 提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 部皮下。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
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 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止于锁骨外1/3、肩 峰和肩胛冈。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功能:
斜方肌近固定:上部肌纤维 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 后缩;
胸锁关节
胸骨与锁骨的近端部构成的鞍状关节,关节内有关节盘。由锁骨 内端、胸骨柄的锁骨切迹与第一肋软骨组成,被关节囊及韧带 围绕固定。是唯一直接连接上肢与胸廓的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与胸壁之间 并无关节,但在功 能上可视为肩胛骨 与胸廓结合的机能 关节,位置为第2肋 至第7肋。
关节
肩关节半脱位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 伸、内收和外旋。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3.小圆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圆 柱形。 起点: 起自肩胛骨外侧缘 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上臂伸、内收和外 旋。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4.大圆肌 位置: 位于小圆肌下方。 为柱形羽状肌。
关节施压 ❖ 说明:实验阳性=疼痛或咔嚓声
Crank test
O’BRIEN实验
❖ 目的:评估关节盂缘后肩锁关节损伤 ❖姿势:坐姿,上肢前屈90 °,内收10 °,旋前至
最大限度 ❖ 方法:在旋前抵抗提高,然后在旋后时重复嘱患
者在前臂极度旋前时抗阻力上举;前臂旋后时重 复此动作 ❖ 说明:实验阳性=外旋时比内旋时疼痛;“里面” 疼痛是在关节盂缘,肩部“顶端”疼痛是在肩锁 关节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1.前锯肌
位置:位于胸廓侧面浅层,前 上部被胸大、小肌遮盖。 结构:分上下两部,下部肌纤 维发达,肌束排列呈锯齿状, 上部肌束水平向后,下部肌束 斜向后内上方。 起点:以9-10个肌齿起于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1.前锯肌
功能: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2.胸小肌
位置:位于胸大 肌深层,为三角形 扁肌。
结构:肌束排2.胸小肌
起点:起于第3-5肋骨前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 降、前伸和下回旋。远固定时, 提肋助吸气。
❖ 放射痛:心绞痛、胆绞痛、横膈病变、内脏破裂等 ❖ 肿瘤:Pancoast瘤压迫臂丛
问诊
❖ 年龄、职业、家族史 ❖ 损伤史:损伤动作 ❖疼痛:注意排除以上肩部以外疾病;可向肘腕
部传导;休息或夜间痛;肩上活动痛;特殊动 作痛 ❖力弱:如肩袖撕裂可表现为外展力弱,抬臂困 难;也可因疼痛而力弱
问诊
❖ 活动受限:疼痛、力弱所致 ❖不稳 :脱位史、肩部不稳、特殊动作恐惧感、
(4)喙锁韧带
喙锁韧带为联系锁 骨与肩胛骨喙突的 韧带,起于喙突, 向后上部伸展,止 于锁骨外端下缘, 分为斜方韧带及锥 状韧带。
• 肩胛骨运动 • 肩关节运动
肌肉及运动
3轴6方向运动 外展 内收 前屈 后伸 内旋 外旋
环转运动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斜方肌近固定:中部肌纤维 收缩使肩胛骨后缩。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功能:
斜方肌近固定:下部肌纤维 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和后缩。
斜方肌远固定: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 脊柱向对侧回旋;两侧整块肌肉收缩 使脊柱伸。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2.菱形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深 层,肩胛骨内侧缘和 脊柱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