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生物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市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2012.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4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
..的是
A.图①中由甲转换为乙时,视野会变暗
B.图②中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一定弯向同一方向
C.图③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在因素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D.图④中是长期培养在缺镁培养液中的番茄,其叶片色素提取分离后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
D.人的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3.正常情况下,男性的X染色体
A.来源于其外祖父的概率是1/2 B.来源于其外祖母的概率是1
C.来源于其祖父的概率是1/2 D.来源于其祖母的概率是1
4.假设取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不含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个细胞含15N 的染色体个数是
A.2 B.3 C.4 D.前三项都正确
5.科学家以狗为实验对象,发现促胰液素是在盐酸刺激下由小肠粘膜分泌的,它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分析下表有关的实验,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是对照实验
B.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
C.实验3、4证明胰液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实验1、2、 4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6.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酶E1、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S1、S2、S3)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表二为有关颜色反应实验。
据表(表中“+”为有反应,“-”为无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表一表二
A .三种酶的成分均为蛋白
质
B .据表中信息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 .构成S 1的单体是葡萄糖
D .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E 3
29.(9分)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某研究员为探究一定浓
度的有机物X 可否诱发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断裂,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要进行该实验,所选实验材料的细胞必须能进行 。
(2)实验组(甲组)和对照组(乙组)中除加入等量的实验材料及培养液,还要保证温度、
酸碱度等条件等同且适宜,这些都属于 变量,实验过程中,甲组还应加入 。
(3)该实验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 。
观察指标是 。
(4)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用模式图的形式表示可能的实验结果
并配以简要说明;假设所取实验材料的细胞中有1对2条染色体,如右图 所示) 。
30.(10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绿色植物光合
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请据图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则代表光合速率的曲线最可能是 。
(2)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首先是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
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 ,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3)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如果横坐标代表CO 2的含量,其影响光合作用首先是影响 的
产生,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4)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测定时的条件
和结果如表(单位:mg )。
在充分光照下 暗处 15℃ 25℃ 15℃ 25℃ CO 2减少量 22.0 56.0 —— —— CO 2增加量
——
——
11.0
22.4
小时产生的氧气为 mg (产生、释放、消耗)的氧气越多,产量越高。
试管 物质 碘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1 S 1 + - - 2 S 2 - - + 3
S 3
- - - 4 S 1+E 1
- + + 5 S 2+E 2
- - + 6 S 3+E 3
-
-
+
31.(11分)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
示,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
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我国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
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二位,
在全球居第十四位。
下图1表示人体
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
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
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
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________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________(填字母)。
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细胞外,还产生________ (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细胞(填名称),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_______细胞(填字母)。
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
(3)图2中的 _______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_______。
艾滋病患者也不能进行图2所示的______免疫过程,因此其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2.(9分)某种植物抗病与否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
b)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
就这两对性状遗传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抗病浅绿=1:1
实验2: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抗病深绿:不抗病深绿:抗病浅绿:不抗病浅绿=1:1:1: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抗病与否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1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植物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由上述信息可知其为______倍体植物。
G、g、g-三种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雄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后代中雄性植株:两性植株:雌性植株=2:1:1,则亲代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右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
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
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
紧。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
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
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
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
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 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
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
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原因是,但又不打开,原因是。
(3)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用来鉴定,在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色。
(4)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原因是。
(5)制果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果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
(6)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菌即可完成。
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或醋酸菌。
利用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菌
_______和__________。
(1)将胚胎干细胞置于子宫内发育成一个体,体现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将早期胚胎分割、移植可获得多个同卵胚胎,这是动物的繁殖方式。
(2)利用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先要进行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和两个阶段,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核苷酸,还要加入;
向培养液中通入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氧气参与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3)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______转入_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该技术称为______。
(4)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鼠,通常将胚胎干细胞培养到期后,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更多胚胎,然后再采用等技术将胚胎移到不同母鼠子宫内。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B 2. D 3. A 4.C 5.C 6.D 二、简答题(共54分) 29.(共9分) (1)有丝分裂
(2)无关 有机物X 使其在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 (3)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4) ①如图一所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发生染色体断裂,说明一定浓度X 不会导致染
色体断裂(2分,图和文字说明各1分)
②(要求实验组画出染色体断裂,有断裂即给分)。
如图二所示。
实验组染色体断裂,对照组没断裂,说明一定浓度X 会导致染色体断裂(2分,图和文字说明各1分)
30.(共10分) (1) d
(2)光反应 光合色素的数量和酶(缺一不给分)(2分) a (3)三碳化合物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酶)(2分) (4)96 释放 31. (共11分) (1)三 f 、Y
图一
图二
或
甲
乙
甲
乙
(2)a 淋巴因子 B淋巴细胞 k
(3)效应T 癌变细胞凋亡细胞
32.(9分)
(1)抗病自由组合定律
(2)rrBB RRBb
(3)二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无含G的卵细胞(2分) Gg-×gg-(2分)39.(15分)
(1)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细胞核
(2)酵母菌持续无氧呼吸不断产生气体,如不及时放出会把瓶子或瓶盖胀破(排出多余二氧化碳);不打开瓶盖是防止氧气和有害杂菌进入
(3)重铬酸钾溶液酸性灰绿
(4)防止杂菌污染
(5)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30℃~35℃是醋酸菌生长和发酵的适宜温度
(6)选择(2分)平板划线法(2分);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40.(15分)
(1)全能性无性繁殖或克隆
(2)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动物血清或血浆 pH(2分)
(3)细胞核去核的卵核移植(或克隆)(2分)
(4)桑椹胚或囊胚(2分)胚胎移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