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公司TRIZ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企业创新的利器-TRIZ

企业创新的利器-TRIZ
企业创新的利器-TRIZ
• TRIZ 简介 • TRIZ 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 如何应用 TRIZ 进行创新 • TRIZ 在企业中的实践案例 • TRIZ 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TRIZ 简介
TRIZ 的定义
总结词
TRIZ是一种系统化的创新问题解决方法,它提供了一套工具 和原理,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工程和设计中的创新问题。
效率的重要工具。
随着企业对创新需求的增加, TRIZ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从产品研发延伸到企业战略制定、
组织变革等领域。
企业将加大对TRIZ的投入,包 括培训、咨询和软件工具,以支
持其在创新实践中的应用。
TRIZ 与其他创新方法的结合
TRIZ可以与其他创新方法如设计思维、敏捷开发等相结合,形成更为完善的创新方 法体系。
工具应用
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 TRIZ 工 具,如矛盾矩阵、功能分析等,进行 问题分析和解决。
创新解决方案的实施和评估
方案实施
根据 TRIZ 提供的解决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责任人。
方案评估
对实施后的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果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 估。
04
TRIZ 在企业中的实践案例
分离原理
总结词
分离原理是TRIZ中用于解决物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矛盾双方分离或隔离,实现问题的解决。
详细描述
物理矛盾通常表现为一个系统或部件在某个参数上的两个相反的要求或限制,例如大小、速度、温度 等。分离原理通过将矛盾双方分离或隔离,打破原有的约束关系,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分离 原理包括时间分离、空间分离、系统级别分离等。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慧树知到《创新工程实践》2019章节测试答案_word检索版

智慧树知到《创新工程实践》2019章节测试答案_word检索版

智慧树知到《创新工程实践》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2、【单选题】(2分)创新包括三个阶段:(更新、改变和创造)。

3、【单选题】(2分)创新从特征上判断包括(差异性、可行性和价值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4、【单选题】(2分)创新包括原始发明和创造性使用,也可以将创新定义为对(新思想、产品、服务和过程)的产生、接纳和实现。

5、【单选题】(2分)原始创新的核心是要发现(人类和社会)的问题,立足解决用户痛点,为用户带来价值。

6、【多选题】(2分)科学创新,一般指原创性科学研究活动,包括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假设;新方法、新发现、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

7、【单选题】(2分)商业创新是将想法或发明转化为创造价值或客户愿意为此支付的(商品或服务)的过程。

8、【多选题】(2分)创新、创业与创业者概念与相互关系的理解。

(全选)9、【单选题】(2分)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创业家精神)10、【多选题】(2分)大学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业家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第二章1、【单选题】(2分)准备头脑风暴的时候,不包括如下哪一项(准备参考答案)2、【多选题】(2分)关于头脑风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头脑风暴运行的时间,越长越好;主持人不能向参加头脑风暴者透露问题;头脑风暴运行的时间,越短越好)4、【多选题】(2分)头脑风暴在什么时候使用(找寻答案的时候;找寻问题的时候;分析原因的时候)5、【单选题】(2分)组织一次头脑风暴的最佳人数是多少人(8 人左右)6、【单选题】(2分)头脑风暴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属于:(参与头脑风暴的小组集体)7、【多选题】(2分)头脑风暴中,不好的表现包括:(私下讨论评价别人的想法;别人提出有缺陷的想法时皱眉或叹气;对别人的想法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8、【多选题】(2分)主持头脑风暴,应该做到:(积极参与,轮流发言,给每个人机会;不对领导搞特殊对待;维护平等、开放、尊重;主持人不霸占过多时间;控制每个人发言时间)9、【多选题】(2分)进行头脑风暴的游戏规则包括:(推迟对各种想法的合理性的判断;鼓励异想天开,不设很多限制条件;延续他人的创意;追求数量,越多越好;聚焦主题,以维持想法的产生效率;合理利用可视化手段)10、【多选题】(2分)使用便签进行头脑风暴之后,属于结果展示基本步骤的是:(对创意便签进行归类整理;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创意便签优先排序)第三章1、【单选题】(2分)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科技创新方法(TRIZ)在企业的应用

科技创新方法(TRIZ)在企业的应用

科技创新方法(TRIZ)在企业的应用科技创新方法(TRIZ)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解决企业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结合科技创新方法阐释其在解决该技术问题的过程及优势。

标签:TRIZ;企业;创新;应用TRIZ是一种激发创新思维、科学系统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企业通过运用TRIZ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技术解决的时间,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作为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结合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积极采取科技创新方法解决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 应用TRIZ创新案例介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来提升在市场中的占有量,而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内容就是解决企业产品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企业生产的逆流冷却干燥机分料系统为例,在设计该产品时其存在减速机电容易损坏的现象,该技术问题一直影响该产品的使用效率,因此解决该技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瓶颈。

因此本文利用TRIZ中的问题分析方法对该设备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找到切實可行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

1.1 该技术问题的描述该机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物料水分被蒸发的现象,进而造成物料水分过小而对机电的使用寿命构成影响的问题。

其工作原理就是将物料进入该机械后,形成物料层,经过系统的分离,将物料进行均匀分布的过程。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国由于干燥机内的热风与物流是直接接触的,因此其在处理大产量的物料时,往往会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而会导致减速电机的损坏,因此需要针对该技术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1.2 解决方案对于上述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要形成初步的解决思路,并且对该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具体的解决方案是构建技术系统组件模型,对其根据市场要求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当该设备的箱体面积比较大时,就会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该处入手,改进分料盘及料靶。

2 TRIZ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运用机理2.1 构思阶段在对该机械产品的性能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之前,需要经过严密的构思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相关人员要经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市场需求分析,然后在对该设备的性能技术进行改进设计。

Triz理论在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Triz理论在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Triz理论在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Triz理论Triz理论是一种系统性创新方法,起源于苏联,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Triz这一术语是由俄罗斯的发明家Altshuller提出的,代表了“理论的发展、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的缩写。

Triz理论基于对数千个发明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套创新方法论,包括40个发明原理、39个参数和76个技术预测模型等工具,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工程和设计问题。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矛盾理论”,即认为任何创新都是由于解决矛盾而产生的。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矛盾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创新和优化。

Triz理论还注重对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帮助人们找到超越传统思维的解决方案。

在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中,应用Triz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科学和系统地考虑问题,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通过引入Triz理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潜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设计专业人才。

1.2 介绍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设计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产品设计课程不仅包括对设计工具和技术的学习,还涵盖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市场分析、人机工程学等多方面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正文2.1 Triz理论在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Triz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维。

通过学习Triz理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创新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循。

他们能够通过Triz的系统性思维方式,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设计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Triz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以促进创新和问题解决。

本文首先介绍了TRIZ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TRIZ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效果。

接着比较了TRIZ和其他创新方法的优劣,评估了TRIZ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最后讨论了TRIZ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对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的影响以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启示。

通过这些探讨,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对TRIZ的认识和应用指导,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TRIZ理论, 企业, 应用研究, 创新, 案例分析, 比较, 效果评估, 推广, 普及, 重要性, 长期发展前景, 管理实践, 启示1. 引言1.1 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旨在帮助企业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促进创新。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TRIZ理论的引入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技术难题,并激发创新的潜力。

TRIZ理论的应用研究在企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品和流程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速新产品开发周期。

通过引入TRIZ理论,企业可以在日常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精准定位问题,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实现更有效的创新。

本文将深入探讨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TRIZ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案例分析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比较TRIZ理论与其他创新方法的优劣,评估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探讨TRIZ理论在企业中的推广和普及情况。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TRIZ理论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长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启示。

TRIZ基本术语解释

TRIZ基本术语解释

TRIZ术语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是: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矛盾往复出现彻底解决工程矛盾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TRIZ的核心是消除矛盾及技术系统进化的原理并建立了基于知识消除矛盾的逻辑化方法,用系统化的解题流程来解决特殊问题或矛盾。

下图为TRIZ的理论体系。

TRIZ(萃智)的基本概念STC算子:尺寸(S)-时间(T)-成本(C)算子,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它将物体的尺寸、完成功能的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

S曲线:一个S形状的曲线,表达时间与主要功能参数的关系。

标准解:按照物场模型描述的问题的典型解决方案模型。

裁剪法: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裁剪系统的某个组件,然后把该功能重新分配到其他剩余的组件及超系统组件上,来改善技术系统。

参数:表明任何现象、设备或其工作过程中某一种重要性质的量。

如,汽轮机中蒸气的压力、温度等,是该汽轮机蒸汽的参数;电阻、电感和电容,就是电路的参数。

操作空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物理空间。

操作时间:矛盾需求必须得到满足的时间段。

产品:执行功能的目标组件。

场:两个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磁场、电场、热场等。

超系统:包含技术系统和与它有关的其它系统的更大的系统。

创新:即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且富于成效的见解与思维创新原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多屏幕法:一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由技术系统、子系统、超系统以及这三个系统的过去和未来组成九个屏幕,也称为“九屏幕法”。

发明级别:不同的发明可能会对系统、社会、人类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发明分为不同的等级,即发明的级别。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首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问题解决工具,把复杂的问题模型转换成标准问题模型,用TRIZ工具能够高效解决。

A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俄语首字母的缩写。

技术创新方法TRIZ简介

技术创新方法TRIZ简介

创新方法—TRIZ(萃智)简介一、创新思维 (5)1、思维方式 (5)(1)逆向思维 (6)(2)侧向思维 (6)(3)求异思维 (7)(4)类比思维 (7)(5)综合思维 (8)(6)发散思维 (8)2、创新方法 (9)(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 (10)(2)QFD(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10)(3)稳健设计(田口方法) (11)(4)价值工程法 (11)(5)公理设计法 (13)(6)中山正和法 (14)(7)六顶思考帽法 (15)(8)六西格玛设计法 (16)(9)稽核问题表法 (17)(10)列举分解法 (18)(11)组合创造法 (18)(12)联想类比法 (19)(13)信息发明法 (19)3、发明的5个层次 (20)二、TRIZ基本原理 (21)1、TRIZ的基本哲理和方法论 (21)2、成功的要素 (22)3、五大创新模式 (23)(1)简化模式(Subtraction) (23)(2)扩增模式(Multiplication) (24)(3)分解模式(Division) (24)(4)任务统合模式(TaskUnification) (24)(5)改编属性依附关系模式(AttributeDependencyChange) (24)4、功能分析 (24)5、进化法则 (27)(1)S曲线进化法则 (28)(2)提高理想度法则 (29)(3)完备性法则 (31)(4)能量传导法则 (34)(5)提高协调性法则 (34)(6)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34)(7)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35)(8)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35)(9)动态性进化法则 (35)6、资源 (36)7、矛盾(或者冲突) (36)(1)技术矛盾 (37)(2)物理矛盾 (37)(3)技术冲突解决原理 (38)(4)物理冲突解决原理 (51)三、物质—场分析 (54)1、基本概念 (54)2、物质—场模型 (55)3、76种标准解 (57)4、物质—场分析法的应用 (63)四、应用TRIZ的步骤 (65)五、解决算法 (67)六、其他分析工具 (69)(1)资源-时间-成本(RTC)算子法 (69)(2)金鱼法 (70)(3)小人法(SLP) (71)七、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 (71)TRIZ(萃智)是俄文创新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缩写,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组成,在欧美国家也将其缩写为TIPS。

2019尔雅TRIZ创新方法满分答案

2019尔雅TRIZ创新方法满分答案

TRIZ创新方法课程简介1【判断题】《创新方法论》课程所介绍的知识只包含经典TRIZ理论。

(×)创新需要方法吗?1【单选题】“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这句话是(B)讲的。

A、贝尔纳B、笛卡尔C、奥斯本D、吉尔福斯2【单选题】“中国没有科学的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的方法”。

这句话是(B)讲的。

A、贝尔纳B、蔡元培C、奥斯本D、吉尔福斯3【判断题】通过《创新方法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发现,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工具,完成同一实践活动的效果、效率、成本与代价常常会存在较大的差别。

(√)4【判断题】通过《创新方法论》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创新实践的时候,只需要选择工具就可以了。

(×)5【判断题】《创新方法论》课程告诉我们,创新不需要方法,本身没有规律可循。

(×)6【判断题】《创新方法论》课程告诉我们,创新方法是人们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有效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7【判断题】创新方法的根本作用在于根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人们的创新效率。

(√)创新方法的演化1【单选题】创新方法按照发展历程分为(B)个阶段。

A、2B、3C、4D、52【单选题】创新方法按照发展历程划分,第二阶段是(B)。

A、尝试法B、试错法C、现代创新方法D、设问法3【单选题】创新方法按照发展历程划分,第三阶段是(C)。

A、尝试法B、试错法C、现代创新方法D、设问法4【单选题】《创新方法论》课程告诉我们,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便是(A)的生动写照。

A、尝试法B、试错法C、现代创新方法D、设问法5【单选题】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先后实验了6000多种材料,做了7000多次实验,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

这使用的是(B)。

A、尝试法B、试错法C、现代创新方法D、设问法6【单选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主要途径是大量筛选、大量实验和灵感,主要采用了(B)。

用TRIZ方法求解铸造成本高的问题

用TRIZ方法求解铸造成本高的问题

2019年第1期铸造设备与工艺某厂造型新上马的树脂砂系统生产线生产铸件,其成本较高,如何降低整个造型过程中的成本是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成本分析,发现主要成本高的原因为材料,所以决定从材料入手来降低成本。

1材料成本统计财务部门对树脂砂生产线主要原辅材料每月消耗的吨耗情况进行了统计。

树脂固化剂占成本的15%~30%;铬矿砂占成本的15%~25%;海砂占成本的10%~20%;再生砂与所用树脂固化剂的成本占成本的10%左右;圆钢占成本的7%~15%,其余原辅材料(涂料,陶瓷管,保温冒口套,覆盖剂等等)除钢水以外的材料占15%左右。

从上述数据看出生产成本占比较大的材料为树脂,铬矿砂,海沙,圆钢。

生产过程主要材料如图1、图2所示。

分析后认为理想降低成本的措施是保证铸件质量前提下减少原辅材料消耗,或以低成本代替高成本材料。

2利用TRIZ 方法进行分析并形成方案TRIZ 是利用矛盾原理解决发明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已逐渐成为解决企业内部技术创新问题的主要方法。

树脂生产线主要材料功能分析见图3.采用TRIZ 功能裁剪的方法将系统中的过剩功能,不必要的功能进行裁剪,达到减少材料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从功能分析图3可知,很多功能都是起到支撑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考虑是否可以合并此类功能,故制定了几种实施方案:方案1:根据功能分析图可知海砂和再生砂均起支撑作用且海砂价格较高,所以裁掉海砂其支撑用TRIZ 方法求解铸造成本高的问题王有,刘丽娟(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冶铸分公司铸钢厂,山西太原030024)摘要:某公司新上了一套铸造生产线,生产之初成本居高不下。

通过成本分析,发现原辅材料为其主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利用TRIZ 方法进行功能分析、因果分析,通过技术矛盾,物理矛盾,及功能裁剪寻找一些解决方案,最后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方案评价选择出可行性方案,并在生产中进行试验应用。

关键词:铸造;降成本;TRIZ 创新方法;树脂固化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94(2019)01-0047-04TRIZ Innovative Method Used in Solving High Casting Cost ProblemWANG You,LIU Li-Juan(Casting Steel Plant of Metallurgical Casting Branch,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Ltd.,Taiyuan Shanxi 030024,China )Abstract: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new casting production line at the beginning of production is high.Through cost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the materials are the main reasons.To solve this problem,TRIZ method was used for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causal analysis,and some solutions were found through technical contradiction,physical contradiction and function cutting.Finally,the feasibility scheme wa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field actual scheme evaluation,and the test applic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production.Keywords:casting,cost reduction,TRIZ innovation method,resin curing agent收稿日期:2018-11-29作者简介:王有(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铸造的技术质量及生产管理工作。

【2019年整理】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2019年整理】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2 等势原理
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
三峡大坝的船闸 千斤顶 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 地沟修车
每天进步一点点
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3 反向作用原理(逆向思维)
(1)颠倒过去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松开粘连在一起的物体,不是加热 外部件,而是冷却内部件 锅炉冷水管 电生磁—磁生电 (2)使物体中的运动部分静止,静止部 分运动
一、 40个发明原理概述:
Altshuller通过对250万份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发现只 有20%左右的专利才称得上真正的创新,许多宣传称为专利的技术,其 实早已经在其他产业中出现并应用过。
阿奇舒勒认为发明问题的原理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若果掌握了这些原 理,就可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中。
每天进步一点点
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0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 1 )持续采取行动,使对象的所有部 分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 工厂的倒班制 在线检修 (2)消除空闲的、间歇的行动 打印机的打印头在回程过程中也进行打 印 建筑或桥梁的某些关键部位必须连续浇
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第14讲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每天进步一点点
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40个发明原理
每天进步一点点
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目录
一、40个发明原理概述
二、40个发明原理介绍
每天进步一点点

40个TRIZ发明法则与解释之中文释义

40个TRIZ发明法则与解释之中文释义
b.以電場、磁場或電磁場來使物體互相影響。
c.更換場。
d.利用結合了強磁性粒子的場。
編號
發明法則
解釋
29
使用氣動或水力的構造
(Usea Pneumatic orHydraulic Construction)
以氣體或液體取代一物體的固體零件。這些零件能利用空氣或水的膨脹,或利用空氣或流體靜力作為緩衝。
以複合材料取代同質材料。
備註:本內容摘錄與翻譯自Clarke, D. W.,TRIZ: Through the Eyes of an American TRIZ Specialist, Ideation International Inc.,Southfield,MI, 1997.
11
事先緩和(Cushion in Advance)
事先採取對策以補償低可靠性的物體。
12
等位性(Equipotentiality)
改變工作的狀況,使得物體不需被舉起或降低。
13
倒轉(Inversion)
a.執行相反的動作,以取代制式的動作。(如:冷卻取代加熱)。
b.使物體的可動零件或外在環境固定,且不動零件可移動。
c.使無法移動的物體可移動或可替換。
附錄四40個TRIZ發明法則與解釋之中文釋義
編號
發明法則
解釋
16
局部或過度的動作
(Partial, Overdone or Excessive Actions)
如果不易獲得100﹪的預期效應,可將動作作得多一點或少一點以簡化問題。
17
移到新的次元
(Moving to a New Dimension)
a.使物體自己完成補充及修護作業。
b.使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不浪費。

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9年07月23日万方数据一、引言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有关企业应用自主创新进程和创新效果,本文将在影响企业创新效果有关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其应用策略,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推广TRIZ理论及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反映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果的因素分析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是指企业通过应用TRIZ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反映创新效果的因素较多,例如,有学者认为创新效果体现在直接经济效益的增长、市场销售能力的提高、产品制造能力的提高、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管理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也有学者把反映创新效果的因素细化到产品创新率、创新产品的商业成功率、创新产品的销售率、创新工艺数、产品的创新频数等具体方面。

根据TRIZ理论推广应用特点,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主要反映在创新的技术产出、创新的经济效益、研发能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

1.创新的技术产出。

创新的技术产出是指企业应用TRIZ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得到的技术性成果,它是企业创新系统运行的目标。

其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企业创新系统运行的效果,是判定企业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

企业创新的技术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增长、发明专利比例、新产品增长以及新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

(1)专利的增长。

专利是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技术产出的主要成果。

专利的增长可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应用TRIZ理论创新效率。

专利增长率高说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量多或质量高,也反映出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促进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果专利增长率低,则说明企业应用TRIz理论的创新效果不理想。

企业需要查明原因。

加快专利产出。

(2)发明专利比例。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被法律授予发明创造的一项独占权。

企业推行TRIZ的几点建议(详细)

企业推行TRIZ的几点建议(详细)

企业推行TRIZ的几点建议如何进行TRIZ推广,天行健依据这几年的TRIZ推行阅历,初步整理如下,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1、TRIZ流程:依据需要解决问题大小的颗粒度,可选择TRIZ 标准流程〔走完TRIZ QFDE完整流程、完整工具应用〕、TRIZ 轻量化流程〔TRIZ局部流程、局部工具应用〕、挺直应用某个/某些工具结题。

2、课题选择:选择适宜的、确定性的技术难点或工程难点问题。

问题点不能太小,问题太小只要花上一点时间就能解决掉,不需要用法TRIZ方法;问题也不能太大、太泛,问题太大需要分解成一个个适宜的具体问题,问题太泛很难聚焦到可执行层面,需要问题具体化。

3、工程确认:假如想试点TRIZ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最好能通过主管的支持,富有创新激情和意愿的人担当工程经理,工程成员至少每周保证半天的投入商量和思维碰撞,这样工程胜利的根本要素。

从上到下有组织、有方案的进行开展创新工程,优秀成果获得荣誉和鼓励,工程也能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力量的人员。

4、赋能培训:期望大家带着实际工程或实际问题参与培训,通过培训演练过程,感受创新方法带来思维扩展的价值和惊喜,为后续正式做工程做好铺垫。

假如只是参与了培训,没有工程应用或实战练习,效果不佳。

5、工程辅导:TRIZ推行人或产品领域对应的TRIZ种子会作为工程辅导员,全程参与与工程的运作、引导和商量,需要的话会定期支配参谋进行阶段性的辅导。

6、工程结项:工程完成辅导后,工程组进行工程整理和总结,优选可落实的Idea和潜在专利的Idea进行评估、仿真或验证,去产品ST进行汇报〔和前面提到的部门主管支持是匹配的〕。

7、工程闭环:可落实的Idea规划和跟踪落实版本,潜在专利的Idea申请专利,工程成员可以参与TRIZ国际认证,工程成果参与对应的鼓励申请。

TRIZ40个原则

TRIZ40个原则

TRIZ40个原则附录B 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原则原则1:分割的原则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彼此独立的部件;使系统可分解;提高系统被分割的程度。

原则2:分隔的原则将影响系统正常功能的部件或功能挑出并隔离;将系统中唯一有用或必要的功能或属性挑出并隔离。

原则3:局部质量的原则将系统结构由一致改为不一致,将外部环境或外部作用由一致改为不一致;使系统各部件在最适于其运作的条件下发挥功能;使系统各部件实现的功能有差异且有用。

原则4:不对称的原则如果对称的形状无法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将对称的形状改为非对称;对于非对称的系统,则提高非对称的程度。

原则5:合并的原则将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结合或合并,将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集合起来执行并行的操作;使操作相邻或并行,并及时相结合。

原则6:普遍性原则使同一部件或系统实现多个功能,减少部件数。

原则7:“嵌套娃娃”将一个物体放入另一物体,依次将各物体放入另一物体;使一个部件穿过另一部件的腔体。

原则8:反重量的原则为补偿一个物体带来的重量增加,将它与可提供升力的物体合并;为补偿一个物体带来的增重,使它与环境发生作用,产生空气动力、水动力、浮力及其它力。

原则9:预防性的反措施若有必要采取兼具有用和有害作用的行为,应在其后用相反的行为替代该行为,以控制有害作用;提前在物体内施加压力,以平衡其后会出现的不希望的工作压力。

原则10:优先的原则将所要求的行动全部或至少部分地预先进行;将物体组织起来,使物体运作时从最方便的位置出发,运作过程中避免因等待而浪费时间。

原则11:提前作铺垫为补偿物体相对低的可靠性,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原则12:均衡的原则在潜在的场中,限制物体的位置改变。

(如,在重力场中改变物体的操作环境,以避免升降物体带来的矛盾)原则13:颠倒的原则实施与问题的要求相反的行动;使系统中原静止部件运动,原运动部件静止;将系统颠倒。

原则14:球形原则用带曲线的部件取代直线型的部件、表面或形式,将平面改为曲面,立方体形(平行六面体)的部件改为球形结构;使用滚筒、球体、螺旋及圆顶;将线性运动改为旋转运动,使用离心力。

基于TRIZ理论使用智能快递柜回收快递包装的设计研究

基于TRIZ理论使用智能快递柜回收快递包装的设计研究

基于TRIZ理论使用智能快递柜回收快递包装的设计研究张文平;王喆;李茂雪;蒋婷;眭天玉;马嘉斓【摘要】随着物流快递业的发展,快递包装垃圾不断增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基于智能快递柜回收快递包装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引入TRIZ理论对以智能快递柜为中介(媒介)的人-机-物系统进行了矛盾冲突解决方案创想,梳理基于智能快递柜的快递包装回收流程,增加设计智能快递柜硬件功能和软件系统,提出相关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的要求,达到末端快递包装有效回收的目的.【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9(038)020【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TRIZ;智能快递柜;快递包装;回收流程【作者】张文平;王喆;李茂雪;蒋婷;眭天玉;马嘉斓【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82;TP110 引言随着物流业飞速发展,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的背后,面临的是严重的快递包装垃圾问题。

根据国家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仅2017年快递行业包装使用量就达400亿件。

产生的固体废物中,快递包装箱有40亿个。

全国一年纸箱包裹需要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万吨,而换算成造纸用树木约7200万棵。

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如何降低消耗,成为迫在眉睫且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构建基于智能快递柜的末端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具有发展应用前景。

1 绿色物流对快递包装的回收要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裹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在新零售电商崛起时代产生的包裹量呈线性增长背后,是数以亿计的快递垃圾如何进行快捷有效的处理问题。

随着绿色物流新政接连出台,物流行业开始转型升级,一方面,对快递包裹进行“科学减负”,通过对包装和材料的瘦身,间接地减少快递包裹垃圾的产生量。

TRIZ理论普及手册-最终版

TRIZ理论普及手册-最终版

TRIZ理论应用普及手册前言TRIZ来源于原俄文,并按ISO/R9-1968E规定,转换成拉丁文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 的缩写。

意译成中文就是: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

1946年,身为前苏联海军专利审查员的根里奇·阿奇舒勒对TRIZ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领导下,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理论的研究团队,经过50多年对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加以搜集、研究、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总结出各种技术发明进化遵循的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在综合多学科领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即TRIZ理论。

为贯彻中央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推广创新理论与方法。

自2009年起,北京市科协结合北京地区企业、学会及园区特点,深入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型国企、研发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开展多期应用普及班、深度研讨班等系列培训活动。

培训课程以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为核心,就技术矛盾、发明原理、创新工具等内容进行讲解。

重点介绍创新方法培训的意义、培训思路和方式,课程内容重点强调培养企业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学员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企业高新科技工作要求,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近五年来,市科协共组织创新理论培训进企业活动20余次,培训人员800余人次。

在创新理论与方法的推广工作中,市科协坚持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帮助企业从普及推广、逐步熟练掌握到持之以恒地在工作中使用创新方法,大大加快了企业一线科研骨干打破思维定势,拓展创新思维能力的速度,涌现出一批如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同益中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等成果显著的典型企业。

北京市科协将继续努力把“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地、持续地宣传TRIZ,科学地实施TRIZ培训工作,为实现北京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发挥应尽职责和应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指导意见1.目的TRIZ问题解决理论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2.范围TRIZ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3.含义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组成,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4. TRIZ理论核心思想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2、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3、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能。

5.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

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冲突是其进化的推动力。

G.S. Altshuller依据世界上著名的发明,研究了消除冲突的方法,他提出了消除冲突的发明原理,建立了消除冲突的基于知识的逻辑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发明原理(Inventive Principles)、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及标准解(TRIZ Standard Techniques)。

在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者首先将待设计的产品表达成为TRIZ问题,然后利用TRIZ中的工具,如发明原理、标准解等,求出该TRIZ 问题的普适解或称模拟解(Analogous solution);最后设计者在把该解转化为领域的解或特解。

6.TRIZ理论主要内容创新从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6.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6.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6.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6.4 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6.5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6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7.TRIZ理论的创新设计问题解决工具阿利赫舒列尔和他的TRIZ研究机构50多年来提出了TRIZ系列的多种工具,如冲突矩阵、76标准解答、ARIZ、AFD、物质--场分析、ISQ、 DE、8种演化类型、科学效应、40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性,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常用的有基于宏观的矛盾矩阵法(冲突矩阵法)和基于微观的物场变换法。

事实上TRIZ针对输入输出的关系(效应)、冲突和技术进化都有比较完善的理论。

这些工具为创新理论软件化提供了基础,从而为TRIZ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

7.1冲突解决原理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TRIZ主要研究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

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衷,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

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工程参数确定冲突。

7.2物质—场分析标准解Altshuller对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功能的物质—场(Substance-field)描述方法与模型。

其原理为,所有的功能都可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即一种功能由两种物质及一种场的三元件组成。

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因此,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这种分析方法是TRIZ的工具之一。

7.3 ARIZ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的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

TRIZ中,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被清楚地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需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该过程是靠ARIZ算法实现的。

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 )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TRIZ的一种主要工具,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

8.四十种基本措施1.分割原则(分离法)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3)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4)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

2.拆出原则(提取法)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实例: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电钻的钻头做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3)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4)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有拉头另一边没有;2)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3)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4)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联合原则(组合法)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组合起来;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2)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4)将室内的多个灯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实例: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2)多功能手机;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多种);4) 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料;5) 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

7.“玛特廖什卡”原则(套叠法)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3) 雨伞的伞柄;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的。

5)消防车和起重机8.重量补偿原则(巧提重物法)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实例:1)气垫船,内充空气,使船漂浮;2)液压千斤顶;3)潜艇使用排放水来实现升浮;4)风筝利用风对其向上的升力而升到空中;5)将气球内部充入氢气(而不是空气),可以使气球飘起来。

9.预先反作用原则(预先反作用法)a.如果按课题条件必须完成某种作用,则应提前完成反作用。

b.事先施加反作用,用来消除不利影响。

c.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受拉伸状态,预先施加压力。

实例:1)降落伞;2)手机按钮按下后,能自动恢复原位;3)汽车减震器;4)船利用水对船的反作用力(浮力);5)儿童蹦蹦床利用反作用力将儿童弹起。

10.预先作用原则(预先作法)a. 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b.预先将物体安放妥当,使它们能在现场和最方便地点立即完成所需要的作用。

实例:1)易拉罐的开口;2)注射药品按量与品种放在固定瓶内,并贴标签;3)食品袋的切口,方便人们撕开;4)印刷时先将要印刷的内容排版;5)在打字时先将电脑打开。

11.“预先放枕头”原则(预先防范法)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低可靠性。

实例:1)洗衣机、微波炉等在未关舱门之前,无法进行工作,以保证安全;2)保温杯上的软皮套,可以防止被子打滑或烫手;3)摩托车前的保险杠,防止车体滑倒时损坏车子;4)飞机起落架有三种起落方式(自动、机械、人工),后两者是对前一种方式的补偿;5)摩托车有电子打火启动和脚动启动两种,互相补偿。

12.等势原则(等势法)改变工作状态而不必升高或降低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