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鲁教版地理必修1 第1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昼夜交替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导航
合作探 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地球的自转
材料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 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 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毛泽东《送瘟神》
栏目导航
材料二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
栏目导航
问题1 (区域认知)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 “地”是指何处?60°N纬线圈上的线速度是多少?二者有什么关 系?


栏目导航
2.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变化
大小
特殊性
角速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度 度都一样,大约为15°/时
因各地纬度与海拔不同而有所 赤道处线速度最大,为1 670 线速 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 千米/时;南北纬60°处,线速
度 小;同一地点海拔越高,线速 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
栏目导航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地球是一个自身 不发光 、 不透明 的球体 (1)成因太阳照射 (2)界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晨昏 线(圈),由晨线和 昏线组成。 2.昼夜交替 由于 地球自转 ,昼夜不断交替,周期为 24 小时。
栏目导航
[特别提醒]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应注意区 别。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这一特点决定的, 与地球自转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以24 h为周期的昼夜交替才是地球 自转的结果。
栏目导航
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 ) 提示: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 2.同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一定相同。( × ) 提示: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 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栏目导航
3.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 同。( × )
提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在发射时可借助地球自转 的线速度,节约发射时所需的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向东发射,与 地球自转方向保持相同,可获得一定的初速度。
栏目导航
[归纳总结]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南北极 如在极地图上标明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为逆时针方向,则可判 定它是北极极地图,如标明为顺时针方向,则可断定其为南极极地 图(如下图中,图甲中的极点为北极点,图乙中的极点为南极点)。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移动,方向与 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 直。赤道永远都被晨昏线平分,因此,赤道地区昼夜永远等长。
栏目导航
[归纳总结] 1.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如图所示)。具有以下特征: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北极俯视:逆时针 旋转如图B 自西向东南极俯视: 顺时针 旋转如图C 3.周期: 23时56分4秒。
4.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 15°每小时
线速度
由 赤道向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零
栏目导航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 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度越大
线速度等于0
栏目导航
图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导航
利用经度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顺着东经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越来越小的方向为地 球自转方向。如下图所示:
栏目导航
1.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2)题。
栏目导航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昼夜交替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等基本特征。 (重点)2.理解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并说明晨昏线的特点。(重难 点)
栏目导航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时刻围绕_地__轴___的运动。 2.方向
提示:昼夜交替。①地球本身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 体;②地球的自转。
问题2 (综合思维)晨昏线(圈)是过地球球心的大圆,它由晨线 和昏线组成,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提示:晨线。
栏目导航
问题3 (综合思维)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如何?晨昏线 所组成的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赤道与晨昏线有什么关系,说 明什么问题?
栏目导航
产生昼夜交替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 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栏目导航
材料二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如下图所 示。
栏目导航
问题1 (综合思维)诗词中所反映的农民的劳动方式受哪种地理 现象的影响?这种地理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 反。
4.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 √ ) 提示: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栏目导航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B [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了昼夜现 象,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提示:赤道。60°N上地点的线速度大约为赤道的一半,即837 km/h。
栏目导航
问题2 (综合思维)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 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提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的角 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栏目导航
问题3 (区域认知)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国建设航天 发射基地时多建在本国的纬度较低地区?卫星发射方向如何?为什 么?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栏目导航
(1)C (2)D [第(1)题,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 减,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 时,纬度60°处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据此判断该区域位于中纬 度。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出a点的线速度小 于b点,原因可能是地势较高,转动半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