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林斯,一个时代的背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林斯,一个时代的背影
作者:
来源:《足球俱乐部》2013年第06期
北京时间2月27日消息,前德国国脚弗林斯因伤正式宣布退役。
36岁的年龄,远离主流足坛的美国大联盟,弗林斯的退役并不意外,令人唏嘘的是以他代表的德国“复兴一代”集体转身,带走了多少的美好回忆。
黄牌王到全能王
弗林斯出道于亚琛队,并于1997年转投德甲劲旅不来梅。
20岁前效力于亚琛的弗林斯最初的位置可不是追着球满场飞奔的防守型中场,他最开始是作为前锋进入时任不来梅主教练多尔纳视野的。
不过在沙夫手下,灵感欠缺但激情无限的弗林斯被改造成了防守型中场,在刚刚改打中场的2000-2001赛季,他的表现并不十分成功,甚至创造了德甲单赛季吃到13张黄牌的咋舌纪录。
更有趣的是,在初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弗林斯踢的却是右后卫。
“老实说,那不是我习惯的位置;但教练既然派我上场,我就必须耗尽所有体力回报他的信任。
”在那场与巴西队的决赛上,虽然日耳曼战车铩羽而归,但这个在边路将巅峰期的罗伯托·卡洛斯牢牢钳制住的新人却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和施奈德一样,弗林斯也尝试了右后卫到左中场,然后再回到右路的一系列位置转换。
弗林斯的风格有点像前荷兰球星科库:动作简练实用,在前中后场的任何位置都能发挥作用。
即便是在国家队和俱乐部,弗林斯司职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在不来梅,弗林斯是右中场,进攻也是比赛的重要内容,很大一部分防守任务被鲍曼分担了;而在国家队,弗林斯就是球队中场的基石,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巴拉克保驾护航。
弗林斯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他那随时都能开火的大嘴巴。
因为被意大利队“检举”,弗林斯无缘2006年世界杯半决赛。
在德国队被挡在决赛大门外后,弗林斯收到了布拉特的致歉,他做出了如下回应,“太好了,他道歉了。
但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他应该在比赛开始前让我参赛。
事实上我根本没有任何过错!我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面对一向心高气傲的FIFA大佬难得送出的道歉,弗林斯却丝毫不为所动,“国际足联将我停赛的目的就是向外界展示,德国在自己本土举行的世界杯上并没有受到任何照顾,借此弥补在亚洲失去的形象和公信力!”弗林斯还曾经炮轰过将他排除出2010年世界杯名单的勒夫,“这支球队的组成其实很不稳定。
而且队里有不少…干儿子‟类型的。
遇到阿根廷或者西班牙什么的会有不少麻烦的。
这种硬仗需要的是经验以及韧性。
”
弗林斯看似口无遮拦,可他非但不是个“惹祸精”,还是一个刻苦训练的球员、一个不畏强敌的领袖,一个平易近人的明星。
纪录影片《德国,一个夏天的童话》记录了弗林斯在更衣室里鼓舞人心的讲话,在那场因为“阴谋”而缺席的半决赛上,弗林斯在更衣室怒吼:“我们必将赢得比赛,让我们出去,把那些球队踢回去。
”更衣室里,他是球队的精神领袖;足球场上他
用朴实勤勉的工作将球队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天赋并不代表什么,齐达内和贝克汉姆训练也更加刻苦。
我仍有提高的潜力,还没有到达极限,我会不停地挑战极限,还想赢得大赛奖杯。
”弗林斯对训练要求极为严格,以至于经常忽略了球员通道两旁的球迷,但他那颗友善的心却不容忽视。
2001年2月,刚刚上演完国家队处子秀的弗林斯发现有八个小孩站在他家门口按响门铃,孩子问:“弗林斯先生,您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去踢球?”弗林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和这些孩子在当地的球场上一起玩了一个半小时,“我只是想多跑动一点。
这不是什么问题,而且我玩得非常开心。
”
好基友,向前走
国际足坛的“70后”涌现出了无数巨星:齐达内、罗纳尔多、菲戈……但“70后”对于德国足球而言却是一段球星空白期,巴拉克、弗林斯和克洛泽是德国“70后”为数不多的球星,巴拉克和弗林斯更是一路把德国队从低谷重新推回正轨的功臣。
在上世纪90年代勇夺世界杯和欧洲杯冠军后,一大批功勋球员逐渐老迈,由于各种原因延缓了更新换代的进程,日耳曼战车行将“散架”,不夸张地说,正是巴拉克和弗林斯的出现,扭转了德国足球的发展轨迹,顶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这才迎来了近十年青年才俊井喷的黄金时代。
2002年世界杯是德国队有史以来最尴尬的一次,大名单里只有卡恩一名世界级球星,巴拉克和弗林斯联袂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
沃勒尔的“352”阵型给两人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巴拉克成为中场自由人,攻守得当,弗林斯成为了右路奇兵,他的奔跑和传球功底得以完全展现,国际足联评价他“有着最典型的德国球员气质”,就此奠定了德国未来五年的核心搭档。
两人的感情更是无庸赘述:2008年勒夫弃用弗林斯后,巴拉克全然不顾队长身份,勇敢地站出来炮轰主帅,尽管此事在当时以和气收场,但自此巴拉克和勒夫的裂痕越来越明显。
曾经的日耳曼中场新星琼斯在退出德国队选择美国队之时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言论:“我是一名有头脑的球员,喜欢直抒己见,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在国家队里只有两名球员敢说话——巴拉克和弗林斯。
”此话一点也不假,虽然琼斯的目的是批评巴拉克和弗林斯两人在球队中过大的权力,却也从另一方面反衬出二人的亲密无间。
在NBA赛场上,乔丹和皮蓬被誉为完美搭配,乔丹是天生的领袖,而皮蓬则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二当家;本世纪初的德意志战车中,巴拉克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弗林斯是唯巴拉克马首是瞻的“大副”。
弗林斯的特殊性在于平时你会觉得他好像并不起眼,常被遗忘,但一旦缺少了,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这无疑让人们联想起《足球小将》中的大空翼和岬太郎。
这么多年来,弗林斯很好地扮演了二当家的角色,他的一举一动不如巴拉克、克洛泽那么引人关注,但对球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4年欧洲杯,弗林斯的大力任意球让处在低谷的德国队差点击败了荷兰;2006年世界杯使弗林斯的个人价值得到了最大体现,德国队首战就和哥斯达黎加厮杀得刺刀见红,进入最后15分钟不过以3∶2领先对手一球,此时弗林斯站了出来,他在第87分钟以一记超级重炮攻破了对方球门,让缺少核心巴拉克的德国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一路平坦地挺进八强。
随后,弗林斯的缺席令德国队的世界杯之旅止步四强,没有了他在中场的调度奔跑,德国队的中场运转不畅,巴拉克难以独力对抗意大利的黄金搭档皮尔洛和加图索。
一个时代的背影
这一次导致弗林斯退役的原因是他受到了臀部伤势的困扰,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愈,在接受采访时弗林斯表示:“季前备战时我意识到我的伤病比预期严重,需要更多时间恢复。
我总是希望能为球队竭尽全力,所以我打算退役。
”或许弗林斯注定就是一个悲情英雄,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上,也是因为他的一次犯错而导致巴拉克无缘决赛——德国和韩国的半决赛第71分钟,弗林斯传球失误,结果巴拉克不得不在对方断球反击时进行战术犯规,主裁判毫不犹豫地出示黄牌,累积黄牌的巴拉克就这样无缘决赛,日尔曼战车最终败给罗纳尔多的两个进球而痛失冠军,决赛终场哨响的那一刻,所有的球迷都在怀念巴拉克,而“肇事罪人”弗林斯更是倍加自责。
一名在德甲效力了15年,出场402次打进49球的顶级球员离开,让人们免不了要哀叹一番,然后为其贴上标签,使其成为历史档案中的一页:例如巴拉克的标签会是队长、领袖、亚军,而弗林斯则免不了会被定义为:巴拉克的亲密战友、完美的第二领袖。
弗林斯的退役也代表着德国足球“复兴一代”的离去,2002年世界杯上,那支经历了众多失败,不为人所看好的德国队,却凭借着最纯粹的日耳曼精神——顽强不屈的意志、亲密无间的协作、永不放弃的坚韧一举获得亚军。
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球队只有克洛泽、阿萨莫阿、梅策尔德等人还在坚持,也只有36岁的克洛泽仍有希望出现在明年的巴西世界杯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间改变了多少世事,还未回味,便已成过往。
英雄总会有落幕的时候,那就是新生的节点,也有不舍,因为经历过足够多,才能够冷眼看时代的变迁。
去年的夏天,弗林斯并没有接受那个重要的告别赛的建议,而是选择在一场与无名对手的友谊赛后将最后一件不来梅球衣递给沙夫,他也许是在拒绝眼泪,为了一个铁汉有些矫情的尊严。
今天,青春无敌的日耳曼战车云集了拉姆、厄齐尔、诺伊尔等一大批正值当打之年的世界级球星,以及格策、罗伊斯、许尔勒等“90后”顶级新星,德国队未来的十年不再像过去的十年那样阴霾,只是,要超过上一代的“老爷车”,他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