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作文写竹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竹子
写竹子的托物言志作文怎么写呢?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作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托物言志作文范文吧!
篇一:托物言志的作文写竹子
不知怎么得了,最近总是赌物私情,特别容易恋旧。

偶尔在空间里看到一篇日记叫《养花语录》勾起了我的埋藏很深的记忆。

我曾经养过一盆野竹子,那时我上高三时去六盘山时挖回来的,有。

盆,一盆是野竹子,一盆是野山树。

经过我细心的照料,两盆小树苗都活着,一直到毕业,我把书全卖了,但我把它们带回了家。

由于我没有考上大学,老妈很生气,也对我这种做法难以理解,后来为了那盆野竹子,我和老妈吵了好几次架,最后在我坚持下,老妈还是答应在我不在家时照顾他们,由于我的不小心,把把那盆野杉树给枯死了,就剩下那盆野竹子孤独的生存。

后来我补习时带着那盆野竹子陪伴着我走过了那一年。

我每天早晨起床做的
错了,我不是故意的。

它只是你以前的回忆。

别再回忆以前,人要向前看,以前的点点滴滴忘记吧。

未来还有好多事等待你去做呢,向前看!”
听到母亲的这些话,我的泪再次流出来。

这次不是为了那盆野竹子,而是为母亲。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担起了沉重的担子,什么活她都做,他已经老了,精神打不如以前了,走起落来根祥玲嫂一样了。

我懂了,该到我抛弃那些往事了,替母亲分担重任的年龄了。

我应该向前看,不能滞后。

让母亲不再为我遮风避雨了,让她不再为我*心。

我背着母亲偷偷的把那盆野竹子埋在我父亲的坟旁了,这样我至少可以每年看它一次。

那盆野竹子不仅有故事,
而且让我长大了,成熟了。

它使我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我怀念它,故写此篇《竹之韵》以记之。

篇二:托物言志的作文写竹子
春天来了,三月的草香,就在我的窗子外头,雨绿*南,处处春意盎然。

遥想老家村旁的那块竹园,在这春风春雨的滋润下,长得更加茂盛了。

故乡的山上有成片的竹林,绵延数里,无头无尾。

远望,竹叶青青,碧波荡漾,竹影婆娑,秀*醉人。

竹林深处有个小村庄,那便是我出生的地方。

村上人都喜欢竹子,有人把山上的竹子移栽到村前的小溪旁,不几年功夫就成了一片竹林。

所以,进我们村只有走到近前才能看得清楚竹叶掩映下的红墙黛瓦。

竹子是喜水的,那条小溪的涓涓细流穿林而过,翠*把白亮亮的水染成青青的,连溪里的小鱼也染绿了。

晴天,阳光照进竹林,闪烁着碎金;雨天,细雨洒在竹叶上,沙沙作响。

每天早晨,浣溪女用甜美的笑声,唤醒林中的雀鸟;每天黄昏,各家各户升起的袅袅炊*盘旋在竹叶之上,使整座村庄都笼罩在氤氲里。

由于竹林能调节气候,我们村冬暖夏凉,连三伏天的晚上在那露天地里乘凉睡觉也凉风习习,极少会被蚊虫叮咬。

月亮透进密密的竹林,洒下几缕银*的光华,使小村更显幽远。

我自幼在竹林中长大,自然是十分爱竹。

我爱竹叶青青,四季常绿,更爱春生竹笋,那般生命的跃动和能
量的释放。

我们那个地方的竹子,除了碗口粗的大毛竹外,还生长一种只有拇指粗的小水竹,那些小水竹,长在灌木丛中,满山遍野,到处都是。

一到春天,绵绵春雨打湿了空气,打湿了地皮,大小竹笋,争先恐后地拱出地皮,破土而出,那毛竹林里的竹笋,长长短短,冲天而立,就像等待发*的排排火箭;那水竹林里的竹笋,东一丛,西一丛,躲在灌木丛中探头探脑。

细心的人如果夜间侧耳细听,千万竹笋拱土时的噼噼**声,就像过年放鞭*一样,振聋发馈。

毛竹林里的竹笋,农家是舍不得吃的,那要让它长成大竹子好卖钱或做事用。

可是小水竹出的竹笋,就成了农家的下饭菜。

出笋子时节,姑娘、大嫂和小牧童们每人每天都拎着大箩筐,到山间讨笋子。

回来后剥了壳,或炒菜吃,或涝了水晒干备作冬用吃。

干笋子只要用温水一泡,仍然鲜嫩依旧,可炖可炒,各具风味。

这是老天爷的赐物,自生自长,无需施肥管理。

城里人说这是绿*食品,有事没事地到乡下找这东西。

幼时的爱竹是朦胧的、肤浅的,仅仅是为了一饱口福而已。

成年之后,为生计奔波,对竹子的认识又深了一层,古人有诗云:“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着竹篾,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然而真正认识竹的用途之广,还是去年到毛竹之乡——西湾去搞调研时,有幸见识了那里的山乡竹海和山里人家的种竹生涯。

车子从宋阳拐进通向西湾的公路,沿着一条山垅驰去,向前行是蜿蜒几十里的山地,两旁这座山连着那座山,郁郁葱葱,愈进愈见丛丛簇簇的竹渐多,将寥落的山里人家点缀得清幽宜人。

山峰丹壁若削,竹海苍翠参天。

山风过处万顷波涛,如呼啸冲杀的勇士;宁静时又像水波不兴的湖面一样安谧,竹冠遮天蔽日,即使骄阳如炙林中依然如临清凉世界。

间或有一两座寺庙座落其中,隐约显现几分神秘。

倘若走进竹里人家,那简直就是一个竹的世界。

但见那些农舍的房前屋后皆种竹,屋内的器具和摆设无不与竹相连,竹房、竹门、竹床、
竹席、竹椅、竹筷,还有人们手上拎的竹篮子,肩上挑的竹萝筐,场上晒的竹团筐,甚至连围菜园、鸡、猪的栅栏都是用竹子做的。

姑娘们上山采茶背着竹篓,小孩下河摸鱼捞虾,用的是竹筲箕,筲箕一兜,水渗走了,鱼儿在筲箕里蹦跳着,孩子们高兴得乐不思返。

山里人家的日子是用竹子编的。

他们闲来无事,上山勾竹梢扎扫把,砍来毛竹,削出薄薄的青篾皮、青篾丝,编成粪箕、萝筐和各种各样的竹篮子。

篾儿就像棉线一样在匠人们的手上跳舞,不需多时,一只只结实美观的篮子便活脱脱呈现出来。

商品经济大潮涌进山里竹乡,山里能人又纷纷招商引资,就地办厂,生产竹拉丝、竹栅栏、竹地板和竹制工艺品,自销出口到海外。

现在的竹乡,山上忙着抚育管理,山下忙着加工办厂,汽车拖拉机络绎不绝的在那条进山公路上跑进跑出,昔日的偏僻山乡,变得热闹非凡,山里人家的口袋子也渐渐鼓起来了,小日子就像春风拂幼的竹子一般,悠悠地晃着。

晚年的我,对竹更加偏爱。

那年回乡站在竹林旁,望着那些腾娜云宵的冲天大竹,更觉得一片竹林就是一片强健的生命。

但见那片片狭长的叶子,新生的,临风吐出浅浅的嫩绿;茁壮的,在阳光下亮出庄重的新绿;苍劲的,时而翻动着成熟的墨绿。

她们飘逸地、雅致地点缀在枝头,显得错落有致,矫健多姿。

天地钟灵秀,心血植正气,历历竹节,足以言志。

不知从何时起,我也爱起郑板桥的画竹来,那铮铮铁骨,棱棱竹节仿佛就是人生,就是人生之路——走过的、正走的、未来的人生之路。

我仰视参天之竹,聆听竹叶摇佩鸣玉般喧响,仿佛那首托物言志
的《咏竹》诗又浮现于我的脑际:“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

一生清高清风里,绿竹风姿誉古今。

”我想这就是竹之景、竹之韵、竹之魂的大写生,总概括。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就像虚心有节的竹子,每向上挺立一段就要园一个节,画上一个园满的句号。

这种人生过程又是与竹的生长过程何其相似啊!竹,无论是*悬崖,还是结丛成林,皆成风景。

入画成仙境,出音即天籁,竹就是诗,诗就是竹。

竹兼具物质与精神的丰富世界,渗透在我们悠远的历史和广阔的现实生活中。

它不仅通身是宝,更具品格高尚。

竹从人身上觅得了自己的品格,人又从竹身上获得了自己的禀*,刚直挺拨,虚心清韵,生生不息,这便是我要颂扬的竹子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