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标通用)二轮复习 保温滚动练(22份)滚动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练13基础知识+语用+论述类文
本阅读
一、基础知识
1.(2014·浙江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梦魇.鼹.鼠赝.品晏.然自得
B.狙.击雎.鸠痛疽.憨态可掬.
C.昏聩.跬.步钟馗.揆.情度理
D.分娩.腼.腆央浼.岁月缅.邈
答案B[A项,yǎn,yǎn,yàn,yàn;B项,全部读jū;C项,kuì,kuǐ,kuí,kuí;D项,miǎn,miǎn,měi,miǎ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脱颖而出至高无尚口慧而实不至
B.安祥张皇失措矢志不渝道不同不相为谋
C.缄默急流勇退招领启事有志者事竟成
D.涵养加官晋爵穷且益艰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C[A项,至高无上、口惠而实不至;B项,安详;D项,穷且益坚。

] 3.(2014·赣州高三期末考试)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________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②汇丰银行29日称,经过7月份的下行之后,9月份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温
和好转,中国制造业的增长动能正在________。

③他与周边人的关系总是很紧张,主要是他说话________,很少考虑,而他
竟然还有点自我欣赏呢。

A.筹办集聚草率B.筹办积聚轻率
C.筹措积聚草率D.筹措集聚轻率
答案B[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

筹措:设法弄到(款子、粮食等),
对象是财物等东西。

句中对象为“世博会”,应用“筹办”。

积聚:积累。

集聚:集合,聚合。

句中强调“动能”积累,用“积聚”更为合适。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句中修饰“说话”,应用“轻率”。

]
4.(2014·杭州二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直面的社会舞台,也许只是化蝶幻影,而耳提面命
....的幕后故事,往往更贴近民间世态,震撼世道人心。

B.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
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
....,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下来。

C.公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宗旨是明确的,它不是要人们使用不规
范的词形,就是
..要倡导人们选择推荐的词形。

D.实行网络实名制,让那些肆意侵犯他人著作权、随意散布虚假消息的人
不敢越雷池一步
.......,从而保护大多数网民的权利,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答案D[D项,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A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使用对象有误。

B项,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烜赫一时。

望文生义,不合语意。

C项,此句关联词使用有误,应用“而是”,与前文的“不是”相对照。

]
5.(2014·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当天声明说,德国政府12日晚从欧盟机构得到线索,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发现一批可能含有马肉但其成分没在标签上注明,而且这批食品可能不只出现在北威州。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C.最近,东北林业大学做出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向在危险关头舍己救人而身负重伤的大二学生刘家霖同学学习,并授予刘家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D.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答案C[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在“注明”后补出“的食品”。

B项,不合逻辑,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

D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
二、语言文字运用
6.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

在我们眼前隔着那一条极为广阔的峡谷,对面群峰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群山后面或者上面,是一座座白皑皑的万古雪峰,________,________。

①逶迤也不知道几百几千里,巍然耸立在那里
②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崇山峻岭,灰色的云彩在上面飘动
③简直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
④从右到左,蜿蜒不知道有几百几千里
⑤偶然一失神,这一座座的雪峰仿佛流动起来,像朵朵的白云飘动在灰蓝色
的山峰上面
答案④②③①⑤
7.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的民间采访。

请根据下面的采访内容,以“家风”开头做简要概述,不超过40字。

北京市民:父母的谆谆教导就是我们的家风!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宁可日日下田地,不可天天串亲戚”“千金万银不及手艺防身”!……现在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他们的话却依然记忆犹新!
某摄影师:我家是祖传木匠,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了。

小的时候,我给我父亲拉大锯。

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

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

但是我给我父亲做学徒,必须得拉三年大锯,父亲说这三年主要是让你磨磨性子,把性子磨踏实了,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迪拜的中国游客:不要贪小便宜。

带孩子出来旅游,我一路上给他说,你出来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千万不能贪小便宜,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

如果你从小这个概念不强的话,长大了以后,小财你都慢慢贪,手就散了,然后各方面再收手的话可能就不容易了。

家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父母亲传给我们的人生智慧(或道德理念),它会形成我们基本的做人做事态度(或:它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发展)。

8.阅读下面这则小诗,仿照画线句子的修辞和句式特点,续写一节文字。

爱是永恒的存在
像一朵花儿的姿态
即使被冰雪覆盖
娇艳总会卷土重来
爱是永恒的存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像一枝柳条的风采即使遭风雨侵害温柔却始终不改
(示例二)像一棵树的姿态即使秋冬脱尽繁华绿叶终将漫天覆盖
(示例三)像马儿对大路的期待即使被缰绳羁绊奔跑总会激情澎湃。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
袁济喜
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

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

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

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

《易传》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

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

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

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

古人一再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

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

而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

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哲学纷纷出现。

中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儒家“与天地参”的道德境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境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

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

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
看得很清楚。

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之心。

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治态度。

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关注,又不可沉溺其中;
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一味沉迷则亦玩物丧志,不足为乐。

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

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义的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的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的思想颇为相似。

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关注,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

9.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

B.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

C.作者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D.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答案D[此类题要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比较表达上的差异、逻辑上是
否符合原文。

D项,歪曲原文意思,虚设因果。

原文为“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
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B.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

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

C.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
着坚定意志能力境界,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

D.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答案A[此类题要确定相关信息的所在段落,抓住文章表达的正确含义。

原文中A项内容所在的段落的主旨句是“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不是“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作者举竹林七贤的例子应是“为了论证文化修养与人生品位趣味、人生境界相关”。

]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中引用孔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

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

B.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

C.作者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

D.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答案C[选项中“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而原文是“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比较发现选项中“中国历史上”比原文“中国后期”范围扩大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