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内容标准】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能力】增强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知识】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

【教学目标实施措施】
为到达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

同时我还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教学重难点】
“团结就是力量〞是本课的重难点。

从集体的角度而言,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集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团结;从个人角度来说,讲团结、会合作是一个人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品质。

所以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教育学生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是对学生进展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众人划桨开大船?救灾版。

并提问:欣赏了这么美妙的歌曲,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谁能谈一谈?〔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答复。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是的。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社会上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大家团结一致,才会有力量克制困难,实现目标。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环节二】:明确目标
教师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读,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环节三】: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集体的特征
【教师活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总是在这样或那样的集体中度过,都附属于不同的集体。

请大家欣赏下面四幅图片,〔课件展示图片〕然后结合图片的内容答复下列问题:
(1) 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将来还可能在哪些集体中生活?
(2) 这些集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答复
(学生答复生活过的集体可能比拟丰富,个别的同学也可能把集体和群体弄混淆教师要注意:同学们所说的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鼓乐队、幼儿园、班级、学校等等,都是范围不同的集体,
【教师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认同中,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最大的集体。

每逢三、八是我们这里的大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否是集体?为什么?集体和群体是不同的。

在集体中,组成集体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精神上荣辱与共。

美国,红杉树国家公园,位于加州海岸。

成熟的红杉树树干高大,高达70——120米,树龄800——3000年。

公园的导游最喜欢问游客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么高的树,你知道他的根能扎多深吗?其实红杉的根很浅,大多只是生长在地层的表皮上。

那么为什么面对狂风暴雨,红杉树却能安然无恙呢?原因就在于每一棵树的根都与其他树的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支援。

你从红杉树的生存中得到什么启示?
根据学生的答复情况,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感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3.历史开展和生活经历都告诉我们:集体不管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集体目标的一致使我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到达预期目标,取得成功。

【教师活动】我们的国家是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在社会主义建立中,我们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
利〕“团结就是力量〞的成语或者谚语。

【学生活动】学生答复。

探究活动四---点拨释疑
【教师活动】“集体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聚变和升华〞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解释。

【教师活动】补充小故事?大雁、梭子鱼、虾?帮助学生理解。

天鹅、梭子鱼和虾有一天,天鹅、梭子鱼和虾,一同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

这三个家伙一起负起沉重的担子。

它们使出全身的力量拖车,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干得十分卖力。

天鹅拽着车拼命往天上飞,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往前拉。

但是无论它们怎样拽呀,拖呀,拉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步也没有移动。

其实以它们三个的力量拉这辆车是绰绰有余的.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还是停在原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环节四】:收获平台:
教师课件展示: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今后我打
算。

学生答复。

教师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

【环节五】:达标测评〔课件展示〕
选一选1、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河里才能永远不干。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这提醒的道理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的开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以下是同学们在“我与集体〞主题班会上提出的观点。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②集体好处我多占,集体困难我不管
③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④集体荣誉要珍惜,集体事务共承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美国学者X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的75年中,286位获奖
者中三分之二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奖的。

这个研究结果启示我们〔〕
①集体团结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到达预期的目标。

②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③集体团结能
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制的困难
④集体的团结可以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环节六】拓展提升〔课件展示〕
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28分,XX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教案
李海燕(学员)发布时间: 2021-11-03 10:08:15
第十课我与集体共开展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

集体离不开个人;
②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理解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能力目标:
①认识“团结就是力量〞,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②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珍视集体的团结,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②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难点:以集体利益为重。

课时安排:方案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he\〕,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开展其才能的手段。

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团结就是力量〞?作为集体的成员,我们对集体负有怎样的责任呢?那就让我们汇入集体的海洋中去吧,在大海中做一朵快乐的浪花。

2、板书课题:
第十课我与集体共开展
二、讲授新课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页〕
男孩:我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我们篮球队是个团结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很有成就感。

女孩:我喜欢唱歌,是合唱队的成员,在合唱队里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互动讨论——
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形式?在集体生活里有些什么感受?
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⑴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集体是一个整体,这里的集体泛指一切形式的集体。

①集体的形式:
班级、学校
社区、工厂每个人都附属于不同的集体,一个人一生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

民族、国家
②集体的根本特征:
一个集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情感体验、心理上相互依存、行动上相互支持的整体。

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4页〕
材料:一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获奖后,在颁奖典礼上,当大会主持人邀请她向
观众致辞时,她没有介绍自己的成绩,而是把自己节目组的全体工作者——编导、导
播、机组人员等,一一请上台来,对他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人
们的阵阵掌声……
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集体,因为集体给了我们许多……
感谢集体在我犯错误的时候给我及时提醒和批评,让我尽快改正。

感谢集体在我困难时予以帮助,让我顺利地战胜了困难。

感谢集体在我动摇时给我鼓励,让我增添了勇气和信心。

感谢集体在我:。

探究讨论:
怎样理解“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教师讲述:
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②集体的开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5页图文材料〕
〔学生阅读问题情境后思考讨论〕
议一议:集体的开展靠的是什么?〔个人是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开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团结就是力量
⑴集体团结的作用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5-6页〕
材料:回忆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都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那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党和政府运筹帷幄、指挥假设定,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始终与人民群众战斗在一起。

广阔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许多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
病人的康复。

科研人员加紧查明病源体,积极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时给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的防治方法,消除人们的恐慌。

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各种急需用品,农民把新鲜的蔬菜和食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疫区,保障了充足的物质供给。

文艺工作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情讴歌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危难之中,我们没有感觉到孤单。

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的社会、一个温暖的集体中。

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存和安康并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属于社区,甚至属于千千万万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

个人的安危和生活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还要依赖于无数人的效劳和支持。

互动讨论——
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依靠集体的力量战神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教师讲述:
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到达预期的目的。

团结一致就表现为“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

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作用。

相关——
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
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倒山。

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到达预期的目的〔作用〕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7页〕
材料:大家盼望已久的年级篮球赛开场了,初二〔5班〕是夺冠呼声最高的班级,因为这个班的队员在身高、技术上占有明显优势。

赛场上,初二〔5班〕的队员们在
全班同学的欢呼声中,都想给大家露一手,却把赛前制定的比赛方案抛在了脑后。

特别是参加过全市中学生篮球赛的队长高志同学,一抢到球就急着突破上篮,由于缺乏其他队员的配合,几次都被对手拦截了。

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场上队员情绪急躁,相互指责和埋怨。

最后出人意料地输掉了第一场比赛。

互动讨论——
初二〔五〕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应该做些什么?
教师讲述:
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到达预期的目的;如果一个集体不讲团结协作,就只能是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做不成。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P 7页正文内容,想一想,团结还有什么要作用?〔学生讨论答复〕
教师小结:
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②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作用〕
探究讨论——
为什么“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教师讲述:
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聚变和升华。

所以说“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我们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制的困难。

读一读:
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沿江8省区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发动起来,同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比赛。

在整个抗洪抢险的斗争中,领导干部同群众一道顽强奋战,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0多万人民解放军官兵,人人奋勇争先,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堤防。

公安干警在积极投入抗洪抢险的同时,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灾区人民忍着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哀,舍小家保大家。

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前;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誓与洪水拼搏到底。

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牵灾区,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大地上涌动着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全民族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

经过60多天的奋战,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终于战胜了洪水,伟大的抗洪精神必将鼓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荣耀梦想。

写一写:
比照下面两组成语的区别,请给每组再补充一些意义相近的成语: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万众一心。

四分五裂勾心斗角一盘散沙。

⑵集体无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P8页正文〕
教师讲述:
旧中国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奋斗,创造出一个日益繁荣兴盛的新局面。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就在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展望未来,没有国家的统一,没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开展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集体无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探究讨论——
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集体的团结呢
〔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情境活动六:〔见教材P8页〕〔此活动课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请全班同学齐唱这首歌曲。

当唱起这首歌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感情?
三、我的收获
本课学习我的收获是:
①集体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班级、学校、社区、工厂都是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以各大集体。

②集体的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开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④为什么说团结才有力量: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制的困难。

⑤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四、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