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背影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教案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真情。

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珍爱亲情,增进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 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其他著名作品,如《春》、《荷塘月色》等,激发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兴趣。

2. 板书课题:背影朱自清
3.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4. 检查预习: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 教师提问: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别。


3. 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4.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5. “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三、思考讨论,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父子之间情感的理解。

2. 教师引导: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学生回答:父亲在生活上的关心,如操心儿子的吃饭、睡眠;父亲在学业上的关心,如写信鼓励儿子考取第三名。

4. 教师提问:父亲在儿子最需要他的时候,为什么选择离开?
5. 学生回答:父亲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离开儿子,面对家庭的困境,他选择承担责任。

四、深入分析,理解课文主题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四次“背影”,探讨每次“背影”所蕴含的情感。

2. 学生回答:第一次“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不舍;第二次“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第三次“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第四次“背影”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五、总结扩展,提升情感
1. 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感悟,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亲人的关爱。

2.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亲情,学会理解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六、布置作业
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