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 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2.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中拉力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
A.FsinθB.F C.FcosθD.0
3.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A.18m B.32m C.48m D.50m
4.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在以下所给出的力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 A .m B ./m s C .2/m s D .N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
C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8.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A .往复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物体运动情况
9.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 B .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C .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D .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不断变大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 A .路程
B .时间
C .加速度
D .质量
12.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0
B .mg
C .12
mg D .
4
mg
1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加速度、速度、时间 B .速度、力、时间、平均速度 C .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D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14.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 、B 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轻绳
套在两圆柱体上,轻绳下端悬挂一重物,不计轻绳和圆柱体间的摩擦。

当重物一定时,若轻绳越长,则( )
A .绳中的弹力越小
B .绳中的弹力越大
C .圆柱体A 受到的绳子作用力越大
D .圆柱体A 受到的绳子作用力不变
1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步行出发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大
C .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大
D .0.8小时内,甲乙步行的路程相等 16.运动的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越大时( ) A .它的速度也越大 B .它的位移也越大 C .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快
D .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大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对马没有拉力作用
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只有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18.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 的加速2
A 2m/s a =,物体
B 的加速度
2B 3m/s a =-,两物体运动情况比较( )
A .物体A 加速度大
B .物体B 加速度大
C .物体A 的速度大
D .物体B 的速度大
19.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 .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20
.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杆的两端。

现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
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
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
C .水平力F 变大
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二、多选题
2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 ,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 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 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 .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v 3gt
C .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 :M=1:2
D .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
005
v t 6
22.如图,一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060α=,使飞行器恰与水平方向成030θ=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飞行器所受
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力大小等于mg
B 3mg
C .加速度大小为g
D 3g
23.如图,质量为M 、长为L 、高为h 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
因数为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 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 )
A .小球离开M 后经2h
t g
=
时间落地 B .小球向右匀加速运动直至从M 上掉落
C .小球的落地点可与M 左端相距2024()hv M m hL
h g M μμ+--
D .小球的落地点可与M 左端相距20()2v M m L
g M
μ+- 2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物体A ,B 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A 与B 不粘连.现对物体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使A 、B 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乙图PQ 段表示拉力F 逐渐增大
B .在乙图QS 段表示B 物体减速上升
C .位移为x 1时,A 、B 之间弹力为mg +kx 1-Ma 0
D .位移为x 3时,A 、B 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0231
2
a x x + 25.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船只航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索越长承受的拉力就越大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分布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三、实验题
26.“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实验中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执力下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
(1)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__部分(选填“接收器”或“发射器”)
(2)轨道水平放置,安装好实验装置,调节所挂的小钩码数量,当DIS软件的v-t图出现一条水平直线时,表明小车做________运动,描述此时小车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分析,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N,小车(包括部分位移传感器)的质量为_______kg。

27.如图(a)所示为一同学“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

(1)实验得到的纸带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的5个连续点。

则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点是___________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m/s,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m/s2;
(3)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______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8.请你完成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的相关步骤:
A.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a)所示,记录
_____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与板面垂直的两光滑硬棒支起两细线并使其互成角度,如图(b)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_,记录______.
29.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像,造成图线不经过原点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把砝码和盘的总重视为拉力大小,为了便于探究和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____的条件;
(3)该同学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
②与纸带上C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

四、解答题
30.质量M=8 kg的足够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
F=36 N,当木板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 m/s时,在木板的右端轻轻放一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取10 m/s2.问:
(1)小物块刚放在木板上时,小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从小物块放上木板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31.我国某城市某交通路口绿灯即将结束时会持续闪烁3 s ,而后才会变成黄灯,再在3秒黄灯提示后再转为红灯。

2013年1月1日实施新的交通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前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

(本题中的刹车过程均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1)若某车在黄灯开始闪烁时刹车,要使车在黄灯闪烁的时间内停下来且刹车距离不得大于18 m ,该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若某车正以015m/s v =
的速度驶向路口,此时车距停车线的距离为48.75m L =,当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烁时,经短暂考虑后开始刹车,该车在红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以内。

求该车驾驶员的允许的考虑时间。

32.某同学在离地面5m h =处以03m/s v =的水平速度抛出一个物体质量1kg m =的物体。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求物体: (1)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a ; (2)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 (3)从抛出到落地位移s 的大小。

33.某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为x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 0=1s .汽车以v =20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 =5m /s 2.取g =10m /s 2.求:
(1).刹车后汽车减速运动时间; (2).汽车安全行驶的位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木棒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接触面为水平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垂直,木棒的上端与台阶的一点接触,接触面为木棒一个面,所以弹力的方向和木棒垂直,故D 正确,ABC 错误.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故D正确,ABC 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木箱的运动状态,明确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x=20t-2t2可知,初速度v0=20m/s,加速度a=-4m/s2.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刹
车痕迹长度:
2
050
2
v
x m
a
-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位移、速度和静摩擦力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CD错误,A正确。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在非真空的情况下,树叶受到的阻力相对于重力来说较大,加速度较小,所以石子先到达玻璃管底端,故A错误
B.小石子和树叶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都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C错误;D.在抽成真空的情况下,小石子和树叶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6.A
解析:A
【解析】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m;而m/s、m/s2和N都是导出单位;故选A.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空心状物体,例如圆环,它的重心在圆心,但是不在圆环上,故A错误;
B .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与在地面上相等,故B 错误;
C .只有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 错误;
D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故D 正确。

故选择D 选项。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CD .在v ﹣t 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故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周期性改变,不是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而是做往复运动,故A 正确,CD 错误;
B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周期性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故选A 选项。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鸟对飞机的作用力与飞机对小鸟的作用力一样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与主动不主动无关,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落地前第一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则第二个小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1)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2112
h gt =
()2
2112
h g t -=
121
2
h h h gt g =-=-
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增大. A .保持不变,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不断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不断变大,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矢量运算遵守的是矢量法则,即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标量运算遵守的代数加减法则。

加速度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

故选C。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将4块砖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4m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2f=4mg,f=2mg.由此可见:第1块砖和第4块砖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均为2mg.将第1块砖和第2块砖当作一个整体隔离后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2mg,木板对第1块砖向上的摩擦力
f=2mg;由平衡条件可得二力已达到平衡,第2块砖和第3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必为零.故选A.
13.C
解析:C
【解析】
时间,路程,质量这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等这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其中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它的方向取决于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所以选C
14.A
解析:A
【解析】由题,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圆柱体相当于定滑轮,不省力,绳子上各处张力大小相等,力的合成法可知,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必定位于两绳的角平分线上,绳越长时,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以重物和绳子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圆柱体A对绳子的作用力F A,圆柱体B对绳子的作用力F B,根据对称性可知,
F A=F B,由平衡条件可得:2F A cosα=G,α是圆柱体对绳子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夹角,G是物体的重力.绳越长时,α越小,cosα越大,则F A越小.所以绳越长时,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
B.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
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

则知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与乙的相等,故C错误;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车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小车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到0,再反向加速,故B错误;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变化也越快,故C正确;
D.加速度越来越大,但速度变化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个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 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车对马也有拉力作用,故B错误;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直接接触,如磁铁对铁钉的作用就可以不用接触,故D错误。

故选A。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加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大小等于其绝对值,由于B 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A 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即物体B 加速度大,故A 错误,B 正确;
CD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与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又不知道它们的初速度大小,故无法判断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故CD 错误。

故选B 。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 错误; BC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能看作质点,故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杆与OP 的夹角为θ,对A 球受力分析,
由平衡条件可得:
=
cos mg
F θ
弹 tan N F mg θ=
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θ减小,cos θ变大,tan θ减小,则有杆对A
的弹力F 弹变小,挡板OP 对A 作用力N F 变小,故A 正确,B 错误; CD .对两球和轻杆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
OQ A B N m g m g =+
N F F =
故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后,竖直方向的受力不变,则挡板OQ 对B 支持力不变;因挡板OP 对A 作用力N F 变小,则水平力F 变小,故CD 错误。

故选A 。

二、多选题 21.A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
解析:A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铁块和小车的位移,从而求出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平板车的长度.物体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求出落地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落地时与车左端的位移. 【详解】
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
动离开平板车,故A 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00
01
00233v v v a t t -==.小车的
加速度大小a 2=0
3v t ,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f
a m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f M
,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 :M=1:1.故C 错误.滑块的加速度1f
a g m
μ==,又0103v a t =,则003v gt μ=,故B 正确;
滑块的位移00100025326v v x t v t +==,小车的位移0
2000
1
1326
v x t v t ==,则小车的长度
L=
56v 0t 0-16v 0t 0=2
3v 0t 0,故D 错误.故选AB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铁块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2.B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飞行器所受力如下图所示,飞行器重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F ,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飞行器所受合力,就是重力和发动机动力这两力的合力,设沿飞机飞行方向为x 轴正方向,垂直
解析:B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飞行器所受力如下图所示,飞行器重力mg ,发动机提供的动力F ,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飞行器所受合力,就是重力和发动机动力这两力的合力,设沿飞机飞行方向为x 轴正方向,垂直x 轴向上为y 轴正方向,对飞机受力分析。

y 轴方向上合力为零,有:
沿飞机飞行方向,动力F 及重力mg 的合力产生加速度,垂直飞机飞行方向上合力为零,有:
sin()cos 0F mg αθθ--=
00sin 30cos300F mg -=
3F mg =
故A 错误,B 正确。

沿飞机飞行方向合力不为零,有:
00cos30sin 30F mg ma -=
解得:a g = 故C 正确, D 错误。

故选BC 。

【解析】 【详解】
AB .滑块上表面光滑,在滑块和小球脱离之前,小球静止不动,脱离之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得:,A 正确,B 错误;
C .小球未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脱离时,物块
解析:ACD 【解析】 【详解】
AB .滑块上表面光滑,在滑块和小球脱离之前,小球静止不动,脱离之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212
h gt =
解得:t =
A 正确,
B 错误;
C .小球未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1()M m g
a M
μ+=
脱离时,物块的速度为1v :
220112v v a L -=
小球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2Mg
a g M
μμ=
=
若小球落地时,滑块未停下,则t 时间内,滑块运动的位移:
21121
2
x v t a t =-
解得:1x h μ=
-,C 正确; D .若小球落地时,滑块已停下,则t 时间内,滑块运动的位移:
21222v a x =
解得:220()2v M m L
g M
x μ+-=,D 正确。

故选ACD 。

【解析】 【详解】
A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M 的物体A ,
B 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向上,大小为: F=(M+m )g
随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而P
解析:AC 【解析】 【详解】
A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M 的物体A ,
B 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向上,大小为:
F=(M +m )g
随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伸长,形变量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而PQ 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F 弹=(M +m )a ;
F 弹减小,所以F 增大.故A 正确;
B .在乙图QS 段,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方向仍然与开始时相同,所以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 错误;
C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M 的物体A ,B 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弹簧的弹力:
F 0=(M +m )g ;
当弹簧伸长了x 1后,弹簧的弹力:
F 1=F 0-△F =F 0-kx 1=(M +m )g -kx 1;
以B 为研究对象,则:
F 1-mg-F x1=Ma 0;
得:
F x1=F 1-mg-Ma 0=mg-kx 1-Ma 0.
故C 正确;
D .P 到Q 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得:
v 12=2a 0x 2;
Q 到S 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均匀减小,
00
0 22
a a a +=
= ()2
22132 2v v a x x -⋅-=
联立得:
v 22=a 0(x 2+x 3).
故D 错误. 故选AC .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桥身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钢索对索塔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因为对称的钢索都是平行的,钢索的夹角是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桥身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钢索对索塔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因为对称的钢索都是平行的,钢索的夹角是相同的,即分力间的夹角一样,合力一样,分力也是相同的,钢索承受的拉力也是相同的,与钢索的长短没关系,A错误;
B.对桥身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钢索对索塔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合力一定,分力间的夹角越小,则分力越小,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应该增大索塔的高度,达到减小钢索间夹角的目的,B错误;
C.根据对称性可知,索塔两侧钢索对称分布,拉力大小相等时,水平分力抵消,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C正确;
D.如图所示
将钢索AC、AB的拉力AC
F、
AB
F进行合成,合力竖直向下,结合正弦定理可知
sin sin
AC
AB
F
F
αβ
=
解得
sin
sin
AB
AC
F
F
β
α
=
故索塔两侧的钢索没有必要对称分布,D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