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衣原体病及其防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预防: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 或土霉素300g/t。
除此之外,对新引进的猪只、要 进行隔离检疫;
对怀疑感染本病的种猪群,采取 病料检查病原,淘汰有病种猪。
将镜检发现有衣原体颗粒的病料,用生理 盐水或PBS进行1:4稀释,3000r/min, 离心30min,在4°C冰箱过夜,取上清液接 种7日龄鸡胚,每胚0.4ml卵黄囊内接种。
供分离培养衣原体的鸡蛋应来自无衣原体 感染而且不加喂四环素族抗生素饲料的健康 鸡群。
PCR方法监测衣原体。
鉴别诊断 对猪衣原体性流产诊断,应注意与
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猪细小病毒病 猪伪狂犬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瘟 乙型脑炎等
六.防治
1.种猪场 对血清学检查为阴性的猪场, 给适龄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衣原体流产灭活 苗。在阳性猪场,确诊感染了衣原体的公猪 和母猪予以淘汰,所产仔猪不能作为种用。
2.商品猪场 对繁殖母猪群在每次配种前1 个月或配种后1个月进行免疫接种。种公猪 每年免疫两次。
猪场中的鼠和鸟可感染和携带衣原体 构成对猪群的威胁。
本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多种不良因素 有关。
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本病,尤 其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最为敏感,育肥猪 的感染率可达10%~50%。
猪群一旦感染本病很难清除,康复猪群 可长期带菌。
猪场内的鼠和鸟类是本病的传播者;带 毒的种公、母猪成为幼龄猪的主要传染源, 种公猪可通过精液传染本病。
小颗粒为原体,呈球形,直径约 200~400nm具有感染性。
pH7.0~7.4的0.4M蔗糖溶液或0.02M磷 酸缓冲溶液是保持衣原体毒力较理想的保 存液。
将衣原体感染的鸡胚卵黄囊保存-70°C, 衣原体至少可存活10年以上。
衣原体对温度变化较敏感,一般的消毒药 可杀死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金霉 素、竹桃霉素、青霉素、北里霉素敏感; 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万古霉素、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及时淘汰有病种公猪。
药物预防和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有:
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 素、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麦迪 霉素、螺旋霉素。
对有临床症状的新生仔猪,可肌肉 注射1%的土霉素,1mg/kg体重, 连续治疗5~7天。
对怀孕母猪,在产前2~3周可注 射四环素族抗生素,预防新生仔猪 感染衣原体病。
猪衣原体病及其防制
Chlamydiosis
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 有多种临床症状的传染病。
衣原体可感染140多种禽鸟和数十种哺乳 动物。
目前已知衣原体属有4个种: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肺炎衣原体(C. pneumoniae) 鹦鹉热衣原体(C. psittaci) 反刍动物衣原体(C. pecorum) 除肺炎衣原体外,均可感染猪。
主要表现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精液 品质差,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母猪受胎率低。
3.肺炎 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出现明显的 呼吸道症状,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高。
4.肠炎 断奶前后仔猪多发,表现为腹泻、 脱水,死亡率高。
5.多发性关节炎 本病多见架子猪。表现关 节肿大、患关节触诊敏感、跛行。
6.脑炎 病猪出现神经症状。
衣原体经卵黄囊接种7日龄鸡胚,可繁 殖生长。
适于衣原体分离培养的细胞有: McCoy细胞(乳鼠成纤维细胞); HeLa细胞(人子宫颈癌传代细胞); FL细胞(人羊膜传代细胞); Vero细胞(绿猴肾细胞)等。
二.流行病学 猪衣原体病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性流行。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牛、羊和禽源衣原体可引起猪发病。
菌 采
肺、气管分泌物
集 粪便
病
料 棉拭子采集眼分泌物
、 涂 片 , 姬 姆 萨
脑炎病例的大脑
染 色
各类病猪的血清
血清学检验
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可见衣原体的 原生小体,被染成紫红色;网状体被染成 兰紫色。 血清学检验方法有:
补体结合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ELISA试验
病原的分离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猪群可引起不同的 症候群: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 弱仔和围产期新生仔猪大批死亡;
公猪发生睾丸炎、附睾炎、阴茎炎、 尿道炎;
仔猪肺炎-肠炎、各年龄段猪肺炎、 肠炎、多发性关节炎、心包炎、结膜 炎、脑炎、脑脊髓炎等。
沙眼衣原体感染猪可引起仔猪肠炎和角 膜炎,但一般呈隐性感染。由于沙眼衣原 体是人类沙眼和性病的重要病原。因此, 猪感染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 意义。
反刍动物衣原体可引起牛、羊多发性关 节炎、结膜炎、染 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
生产中,鹦鹉热衣原体是猪衣原体病的 主要病原。
一.病原
鹦鹉热衣原体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在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小两种颗 粒。
大颗粒为网状体,呈球状或不规则形, 直径约600~1500nm是衣原体繁殖期 的特征。
病猪通过粪便、尿、唾液、乳汁排出病 原体。
流产胎儿、胎膜、羊水具有传染性。
在大、中型猪场,本病在秋冬季节流 行严重,一般呈慢性经过。
衣原体在猪群中不断传代,其毒力发 生变化而增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引 起本病的暴发。
因此,持续、潜伏性传染是猪衣原体 病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猪群若有继发感染可提高发病率 和死亡率。
衣原体肺炎可见肺肿大,肺脏表面有较多 的出血斑点,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较多分泌物。
衣原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有的红 染。
多发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充血 或出血。关节腔内渗出物增多。
五.诊断
流产母猪病变胎衣
制 作
流产胎儿的肝、脾、肺及胃液
触
片
无 公猪的精液
三.临床症状
1.母猪流产 初产母猪多发,流产率达 40%。妊娠母猪多在怀孕后期突然发生流 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仔。有的感染猪 整窝产出死胎,有的间隔产出活仔和死胎。 产出的弱仔数日后死亡。
经产母猪发病率低。
种公猪感染后可从精液排菌,使用这样 的公猪配种,经产母猪仍可出现群发性流 产。
2.种公猪泌尿生殖道感染
7.结膜炎
本病多见于饲养密度大的仔猪和架子猪。 临床表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分泌物增 多,有的角膜混浊。
四.病理变化
流产母猪的子宫内膜水肿、充血,见有大小 不一的坏死灶。
流产胎儿水肿、头颈和四肢出血,肝脏肿大、 充血、出血。
患病种公猪睾丸变硬,有的病例腹股沟淋 巴结肿大,输精管出血,阴茎水肿、出血或 坏死。
除此之外,对新引进的猪只、要 进行隔离检疫;
对怀疑感染本病的种猪群,采取 病料检查病原,淘汰有病种猪。
将镜检发现有衣原体颗粒的病料,用生理 盐水或PBS进行1:4稀释,3000r/min, 离心30min,在4°C冰箱过夜,取上清液接 种7日龄鸡胚,每胚0.4ml卵黄囊内接种。
供分离培养衣原体的鸡蛋应来自无衣原体 感染而且不加喂四环素族抗生素饲料的健康 鸡群。
PCR方法监测衣原体。
鉴别诊断 对猪衣原体性流产诊断,应注意与
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猪细小病毒病 猪伪狂犬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瘟 乙型脑炎等
六.防治
1.种猪场 对血清学检查为阴性的猪场, 给适龄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衣原体流产灭活 苗。在阳性猪场,确诊感染了衣原体的公猪 和母猪予以淘汰,所产仔猪不能作为种用。
2.商品猪场 对繁殖母猪群在每次配种前1 个月或配种后1个月进行免疫接种。种公猪 每年免疫两次。
猪场中的鼠和鸟可感染和携带衣原体 构成对猪群的威胁。
本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多种不良因素 有关。
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本病,尤 其怀孕母猪和新生仔猪最为敏感,育肥猪 的感染率可达10%~50%。
猪群一旦感染本病很难清除,康复猪群 可长期带菌。
猪场内的鼠和鸟类是本病的传播者;带 毒的种公、母猪成为幼龄猪的主要传染源, 种公猪可通过精液传染本病。
小颗粒为原体,呈球形,直径约 200~400nm具有感染性。
pH7.0~7.4的0.4M蔗糖溶液或0.02M磷 酸缓冲溶液是保持衣原体毒力较理想的保 存液。
将衣原体感染的鸡胚卵黄囊保存-70°C, 衣原体至少可存活10年以上。
衣原体对温度变化较敏感,一般的消毒药 可杀死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对四环素、强力霉素、金霉 素、竹桃霉素、青霉素、北里霉素敏感; 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万古霉素、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及时淘汰有病种公猪。
药物预防和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有:
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 素、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麦迪 霉素、螺旋霉素。
对有临床症状的新生仔猪,可肌肉 注射1%的土霉素,1mg/kg体重, 连续治疗5~7天。
对怀孕母猪,在产前2~3周可注 射四环素族抗生素,预防新生仔猪 感染衣原体病。
猪衣原体病及其防制
Chlamydiosis
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 有多种临床症状的传染病。
衣原体可感染140多种禽鸟和数十种哺乳 动物。
目前已知衣原体属有4个种: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肺炎衣原体(C. pneumoniae) 鹦鹉热衣原体(C. psittaci) 反刍动物衣原体(C. pecorum) 除肺炎衣原体外,均可感染猪。
主要表现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精液 品质差,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母猪受胎率低。
3.肺炎 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出现明显的 呼吸道症状,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高。
4.肠炎 断奶前后仔猪多发,表现为腹泻、 脱水,死亡率高。
5.多发性关节炎 本病多见架子猪。表现关 节肿大、患关节触诊敏感、跛行。
6.脑炎 病猪出现神经症状。
衣原体经卵黄囊接种7日龄鸡胚,可繁 殖生长。
适于衣原体分离培养的细胞有: McCoy细胞(乳鼠成纤维细胞); HeLa细胞(人子宫颈癌传代细胞); FL细胞(人羊膜传代细胞); Vero细胞(绿猴肾细胞)等。
二.流行病学 猪衣原体病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性流行。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牛、羊和禽源衣原体可引起猪发病。
菌 采
肺、气管分泌物
集 粪便
病
料 棉拭子采集眼分泌物
、 涂 片 , 姬 姆 萨
脑炎病例的大脑
染 色
各类病猪的血清
血清学检验
姬姆萨染色,油镜下观察:可见衣原体的 原生小体,被染成紫红色;网状体被染成 兰紫色。 血清学检验方法有:
补体结合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ELISA试验
病原的分离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猪群可引起不同的 症候群: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 弱仔和围产期新生仔猪大批死亡;
公猪发生睾丸炎、附睾炎、阴茎炎、 尿道炎;
仔猪肺炎-肠炎、各年龄段猪肺炎、 肠炎、多发性关节炎、心包炎、结膜 炎、脑炎、脑脊髓炎等。
沙眼衣原体感染猪可引起仔猪肠炎和角 膜炎,但一般呈隐性感染。由于沙眼衣原 体是人类沙眼和性病的重要病原。因此, 猪感染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 意义。
反刍动物衣原体可引起牛、羊多发性关 节炎、结膜炎、染 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
生产中,鹦鹉热衣原体是猪衣原体病的 主要病原。
一.病原
鹦鹉热衣原体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在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小两种颗 粒。
大颗粒为网状体,呈球状或不规则形, 直径约600~1500nm是衣原体繁殖期 的特征。
病猪通过粪便、尿、唾液、乳汁排出病 原体。
流产胎儿、胎膜、羊水具有传染性。
在大、中型猪场,本病在秋冬季节流 行严重,一般呈慢性经过。
衣原体在猪群中不断传代,其毒力发 生变化而增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引 起本病的暴发。
因此,持续、潜伏性传染是猪衣原体 病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猪群若有继发感染可提高发病率 和死亡率。
衣原体肺炎可见肺肿大,肺脏表面有较多 的出血斑点,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较多分泌物。
衣原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有的红 染。
多发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充血 或出血。关节腔内渗出物增多。
五.诊断
流产母猪病变胎衣
制 作
流产胎儿的肝、脾、肺及胃液
触
片
无 公猪的精液
三.临床症状
1.母猪流产 初产母猪多发,流产率达 40%。妊娠母猪多在怀孕后期突然发生流 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仔。有的感染猪 整窝产出死胎,有的间隔产出活仔和死胎。 产出的弱仔数日后死亡。
经产母猪发病率低。
种公猪感染后可从精液排菌,使用这样 的公猪配种,经产母猪仍可出现群发性流 产。
2.种公猪泌尿生殖道感染
7.结膜炎
本病多见于饲养密度大的仔猪和架子猪。 临床表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分泌物增 多,有的角膜混浊。
四.病理变化
流产母猪的子宫内膜水肿、充血,见有大小 不一的坏死灶。
流产胎儿水肿、头颈和四肢出血,肝脏肿大、 充血、出血。
患病种公猪睾丸变硬,有的病例腹股沟淋 巴结肿大,输精管出血,阴茎水肿、出血或 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