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甲午战争后,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其客观上
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3.我国瓷器珍品《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瓷罐,在英国佳士得拍卖行露面仅8分钟就被一神秘买家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走,成为目前已知的拍价最高的中国瓷器。
该瓷罐烧制时间可能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
A.商代
B.汉代
C.隋代
D.宋代
5.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6.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
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外国在华设厂
D.维新变法
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8.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掠夺了上亿的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
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过剩,需要大量输出
B.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
C.非洲黑人乐于远离故土
D.非洲黑人可以充当开发美洲的劳动力
9.“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0.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11.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建立了拉丁美洲联盟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2.下图分别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平面图,城市布局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对外开放的扩大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但是到1 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
美洲的特色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5 世纪末16
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18世纪后)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1500年以前相比18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简析其原因。
(6分)
(2)请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扩展”。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6分)
14.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15.下列关于19世纪末出现的“大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16.在明朝中期以前代表中国制瓷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17.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大种植园
B.海盗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黑奴贸易
18.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
”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19.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20.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21.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
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
22.以下符合明清时期商业特点的是
A.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广泛流通纸币
C.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
D.形成了区域性商帮
23.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工”是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24.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的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
25.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
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了偿还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从而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做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材料从作者对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美洲、亚洲关系的看法,欧洲的中心地位开始确立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答案选择A 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3.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青花瓷出现在我国的元代,是中国古代制瓷业进入彩瓷时代的标志,故答案选择D项。
汉朝的代表瓷器是青瓷,不是青花,唐朝是白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制瓷业的发展
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出现了夜市与早市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宋代,所以ABC三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起源
6.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表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与引进先进的设备的相关问题,洋务运动出现在1861年,所以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其他的是后继的发展。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化起步的标志
7.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项内容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排除A项。
B项说法错误,欧洲是把美洲的大量黄金运回欧洲,不是输出黄金。
C项太绝对并且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原因
8.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非洲人口大量流入美洲是因为西方殖民者掠卖到美洲去的,目的是为开发美洲的矿产资源,然后用于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影响
9.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以获利为目的的对外贸易活动,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贸易,所以答案选择B项。
10.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内容都与土地或种植业相关,故答案选择B项。
A项不全面并且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
C项为错误项,D项是无关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种植业
1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文章的题目《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意美洲在西方殖民者的掠夺下遭受的灭顶之灾,所以答案选择D项。
ABD都与材料内容不相关。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
1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图二唐朝的都城出现了交易场所,而图一没有,所以可以得出图二比图的经济功能增加,而国图三的都城不仅有交易场所,还有市坊界限被打破,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更强,所以答案选择A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发展特点
13.参考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洲际商品种类增加;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始。
(10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火车与蒸汽轮船的发明改进了交通工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飞机、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分)
(3)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给其他落后地区带来灾难(加大了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侵略扩张);迫使其他落后地区向工业文明转型(迫使落后民族向西方学习工业技术)。
(6分)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根据材料一概括与1500年以前相比18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的问题,依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执照市场范围、产品的种类、等方面逐一归纳即可。
有关其原因的问题依据时间来分析,从1500年的新航路开辟开始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统一的世界史,以西欧为中心的近代世界史开始形成并不断的发展。
(2)第二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真个含义,它们对应的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主要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举例进行说明。
(3)第三问,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从它对东方的落后国家与地区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来分析,同时还要对其对西欧殖民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对工业革命对整个世界史发展的积极影响,还有要分析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注意分析时要准确而全面。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4.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他到达美洲后,他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所以把当地的土著人命名为印第安人。
材料中的印度就是亚洲国家,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5.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B两项是“大企业”出现的原因,所以AB两项正确。
D项是大企业的特点,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企业发展的专业性的增强,所以企业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这样出现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C项是中小企业的特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大企业的特点
16.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在明朝前期以前是官营手工业,明代中期以后是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在三种类型的手工业中水平最低,而D项的工场手工业是西方的生产方式,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1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建立大种植园是西班牙的殖民方式,所以排除A项。
海盗劫掠是英国的殖民掠夺方式,所以排除B项。
黑奴贸易是葡萄牙与英国的殖民方式,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方式
1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全面,所以排除A项。
C项内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所以排除C项。
D项是无关项,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欧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19.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明清之际我国家的最基本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B 项是明末工商皆本思想,CD两项也都表现出对工商的一重视问题,只有A项是认为农业是根本,而工商是末业,所以答案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20.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的含义是中国清朝前期的商人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而把从从事商业与手工业生产而获得的利润投入到买房与购买土地上,所以致使手工业的再生产缺少必要的资金,故答案选择A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21.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重视农业发展而抑制商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所以答案选择C项。
A项为无关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BD两项为错误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发展
2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工商食官再现在周代,所以排除A项,广泛流通纸币是在元朝,所以排除B项。
最早的职业商人出现在原始社会,所以排除C项。
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发展·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
2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机工是出力者,所以他应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而出资的机户应该是早期的资本家。
故答案选择B项。
CD两项为无关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2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25.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艰难,受到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
AD两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反映。
B 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材料内容反映出来的问题。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