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8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林晓清
随着普通高中普及率的提高!高中生的认知水平
越发参差不齐!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
)具体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能力
的差异)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
水平的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记忆力$理解
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不同*!如何认识差
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以为!只有承认学生之
间差异!全面实施分层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
展!为此!笔者对所任班级实施了'低起点!小步走!循
序渐进!分层递进(的分层式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对分层教学的做法与认识!供大家参考!
!如何在班级内部对学生实施分层
!.!班级分层的含义
何谓班级分层+其是指教师在班级进行课堂教
学时!面对认知水平$学习习惯$个性特点不同的学
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
布置不完全相同的作业!但这些'不同(的最终目的却
是相同的!即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使全班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得到最优发展!
!."在班级实施C D 4三组的划分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笔者首先在把握学
生的数学基础状况!学生的数学智力状况!学生的分
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状况下!再结合学生的数
学成绩!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C$D$4三组!其
中!C组一般为#!人!D组为!+人!4组为#!人!
)!*组长的产生!按C$D$4三组!通过对各组每个学
生的数学水平$领导才能及集体主义精神的考查!以民主
集中的形式各产生一名组长&明确组长的义务和权利!即
负责本组作业的收发!负责本组数学学习的信息传递和
反馈!负责检查督促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于认知有明显差异的学生!笔者制订不同的教学
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
中!体现层次感!考虑到'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分层
递进(教学思想的实施!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C层学生
能较好地理解与把握教材!能积极主动地预习教
材!研究考纲!阅读课外参考资料!具有一定的学习
力!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具有较强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C层学生!在思维培养上!全面
培养并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同时!笔者特别注重培养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D层学生
能较好地理解教材!能独立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
任务!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课外阅读!能把知识转
化成能力!对于D层学生!笔者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
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使
他们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4层学生
学习习惯有待改观!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习兴
趣有待激发!对于4层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掌握教材
的重点内容!把握高考与会考的必考内容!重点培养
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让他们尽早感受学习的
乐趣!
"实现分层教学目标的措施与方法
在明确分层目标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分层!把握课堂教学的分
层!以便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首先!新课导入设计情境关注D$4组学生的数学
基础!特别是4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激
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注意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
接!深入浅出!真正体现低起点!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从不愿学
到愿学)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一定的学*
'
教育
纵横争鸣探索!"!!年!月上半月
8项目课题#本文系石狮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年度研究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情境创设之差异数学研究,(课题编号#(V4!"W%,)的研究成果之一.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习毅力!不再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它看成生活的需要!
一种精神的寄托!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自觉探究数学的奥秘和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的飞跃!例如!在研究'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时!笔者选用了以下几个例题%
#!求值%21@#/G !@56$/G !!!已知@56!$
!,!!5'!
!')*
!21@*$",&!*5'!,
!')*
!求21@)!***和21@)!"**的值!,!
已知"%*%'!%!%'
!且@56!**!
)*
$!,!21@
!!
**)*
$"#%!
求21@!"*!的值!&!已知21@!"',)*$#/#$!且!5"!'!
)*
!求21@!的值!
这四个例题都是巩固学生对两角和与差余弦公式
的理解和应用!题#反映的思维容量小!解题思路直接!充分体现低起点!面向C $D $4组同学!题!的分析要细而透!让全体学生理解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用法!从公式形式上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即要求21@)!***!21@)!"**必须知道@56!!21@!!@56*!21@*四
个量&
从而使学生执果索因!根据已知条件!设法利用@56!!*21@!
!$#求出21@!!@56*!
题,比题!多设计两个知识点%)#*是确定角!**!!!!**
的范围!并根据确定角的范围求其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是拆角技巧!即!"*!$!**!)*"!!**
)*
!
增大了思考空间!只需在题!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可使C $D 组的学生融会贯通!大大提高教学实效!题&的思考方法同题,!但涉及到学生不易掌握的分类讨论思想!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提高环境!综上所述!本课例题的设计反映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对题#$!的研究!为题,$&的解决打下基础!从而既突出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低起点!小步幅!循序渐进!分层递进(的教学思想!
最后!以往的作业布置千篇一律!造成尖子生吃不饱!进行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了!跳一跳也达不到!失去学习信心!所以!作业的布置也应体现出'分层(思想&作业的题量!作业的难度!因小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作业按所分C $D $4三组收发!由组长统一负责!
这样既避免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抄袭作业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成功!树立自信!
加深对老师的感情!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实施分层教学后如何促使学生最优发展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实现最优发展!那么!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抓住哪些重点呢+
)#
*抓两头促中间!每次单元测验之后!必须召开两个层次的学生会议!一是班级前十二名的学生)即C 组学生*会议!提出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二是班级后十二名)即4组学生*的学生会议!分析学生的得与失!对学生加以表扬和鼓励!使之充满信心更加踏实学习!
)!
*合理地利用C 组学生的数学资源!为4组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帮助!
!体现C $
D $4三组划分的流动性!实施滚动机制!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程度不一!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不一!数学成绩进步快慢不一!所以C $D $4三组的划分不是永恒的!一般通过每个月考试!结合考试成绩等综合情况重新分组!从而使尖子生不断努力!后进生奋起直追!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明白学习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结成'
青蓝小组(!让4组学生拜C 组学生为师!
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要教会他人!必须搞懂自己!在辅导4组学生的同时!C 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得到复习巩固!自己的思维得到开拓!学生自己参与到教与学中来!使他们每天有作业!每天有研讨!每天有收获!大家有进步!
#对C $D $4三组和'青蓝小组(的考评体现出捆绑性!以组为单位!考评他们的得失情况!进步情况!以便进行表扬和奖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进步不能代表集体的进步!
只有大家的进步才是集体的进步!克服个人英雄主义!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基于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即C $D $4三组划分!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探究知识!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不仅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基本技能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是新课改精神的充分体现!-
!
'!"!!年!月上半月争鸣探索
教育
纵横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