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4)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过程和方法
(5)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学习用图像法表示实验数据,发现谁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用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流程
引入:想一想:1、把一杯水放入冰箱中,使水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
会变成;把一杯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变少
了,这是因为水蒸发后变成了。
2、铁锭在下会变成铁水。
3、岩石在下会变成岩浆。
小结:1、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形态之间
的转化与有关。
(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1、让学生观察:用酒精棉写在黑板上的“1”字。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是:。
引出汽化的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就叫做汽化。
2、让学生观察图片——干裂的土地
让学生思考:(1)土地为什么干裂?答:。
(2)在哪个部位干裂?答:。
引出蒸发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3、议一议:
A夏天气温较高,洒在路面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水便成了水蒸气。
B冬天气温较低,洒在路面的水,过一段时间也能干。
对上述情况思考:(1)蒸发可在温度下发生。
(2)对比以上两种情况同样是洒在路面的水,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二)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请观察图4—14,并讨论一下,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
2、减少蒸发的应用:现在农村地区为了节约用水,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答:可减少水的蒸发、渗漏)
3、做一做:在温度计玻璃泡沾上酒精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思考:液体蒸发时,向外界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
结论:蒸发是一个过程,
因此蒸发具有作用。
(三)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1、提出问题
大家煮过开水吗?液体沸腾时有什么特点?
4、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5、直接引入:沸腾的定义和沸点
6、思考:液体沸腾须具备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1)温度达到沸点
(2)能够继续吸热(注:必须具备温度差才能够吸热)(四)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1、下列实例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 B.将蔬菜装人保鲜袋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喝热茶时,对着热茶吹气 D.将地上的积水用扫帚向四周扫开
2、夏天扇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A.加快人身上的热向外辐射
B.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C.加快人体周围空气流动,使身上的汗蒸发加快,蒸发要吸收人身上的热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
3、生活中常会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如图),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入两个试管里,再将两试管放于正在沸腾的100℃的水中,则()
A.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B.酒精不会沸腾,水会沸腾
C.两液体都会沸腾 D.两液体都不会沸腾
板书设计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一、物态变化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二、汽化
1、液态 气态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温度; ○
2液体表面积; ○
3液体表面空气的空气流动快慢 4、液体沸腾的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
2继续加热 三、液化 1、气态 液态
2、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