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标准化自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安全管理标准化
自
评
报
告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简况
xxxxxxxxxxxxxxxxxx位于隆昌县北东85°方位,直距县城约16km,隶属隆昌县李市镇大佛坎村所辖。
xxxxx始建于1978年,属乡办煤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
90年代初,技改为斜井开采。
现改为股份制企业。
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月22日以川采矿区审字[2007]第028号《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审批书-附件》正式批准的调扩方案,其调扩矿权范围是:
拐点
号X Y
拐点
号
X Y
1 3247388.66 35540410.85 6 3246645.55 35539221.85
2 3248075.66 35540101.85 7 3246315.65 35539380.85
3 3247741.66 35539719.85 8 3245816.65 35539620.85
4 3247341.66 35539421.8
5 9 3246521.6
6 35540129.85
5 3247081.6
6 35539693.85 10 3247061.66 35540089.85
面积1.2618km2;开采标高+250~-75m。
开采桐花炭、底板印、大硬炭。
煤矿“五证一照”情况,见下表。
证照名称证照号码有效期限发证机关
采矿许可证C5100002010121
120102341
2010年12
月31日—
2018年7月
31日
四川省国士资源厅
煤炭生产许可证205110284002 四川省煤炭生产许可
证办公室
安全生产许可证(川)MK安许证
字【2008】
511028314B
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
局
营业执照51100000000660
3
长期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行
政管理局
矿长资格证
(煤A)
08051000111288
2011年8月
—2011年8
月
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煤层赋存情况
1、煤系地层
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T3xj5),该岩系上覆地层为须家河组六段(T3xj6),下伏地层为须家河组四段(T3xj4),均为整合接触。
含煤地层的岩性结构组合由老至新简述于后:
(1)、黑色、灰黑色砂质泥岩,中部为细砂岩,下部泥岩中含植物化石,底部含煤层(夹子炭),煤层厚度≤0.13m,厚15.50m。
(2)、煤层(底板印煤层):煤层为三分层,中夹两层0.10~0.18m 矸石,净煤厚0.22~0.29m,层位稳定。
(3)、灰黑色砂质泥岩,夹薄层页岩及细粒砂岩。
厚7.10~11.87m。
(4)、煤层(桐花煤层):层位稳定,单一煤层,厚0.22~0.28m
(5)、灰黑色砂质泥岩,下部为深灰色细粒砂岩,上部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夹煤线,厚7.21~9.11m。
(6)、煤层:不稳定,常被炭质页岩替代,厚0~0.11m。
(7)、煤层(小硬煤层),厚0.19~0. 22m。
(8)、灰黑色砂质泥岩,深灰色细砂岩呈互层或夹层产出,间夹炭质页岩或煤线,厚8.25m。
(9)、煤层(大硬炭):层位稳定,单一煤层,厚0.20~0.40m。
(10)、灰黑色砂质泥岩夹黑色页岩,底部为煤线(沙炭),煤层厚约0.10m。
厚5.50~6.50m。
2、可采煤层
须家河组五段(T3xj5)为含煤地层,平均厚48m,含煤层总厚1.44m,含煤率3%。
煤层厚度≥0.25m的煤层共三层,即:底板印煤层、桐花炭煤层、大硬炭煤层。
此三层煤为目前允许矿山开采煤层。
三层可采煤层单层厚0.25~0.40m,平均总厚0.86 m,含煤率1.8%。
3、围岩状况
煤层顶地板情况: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和页岩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
(三)、组织机构
1、成立矿井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及各单位行政负责人。
标准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矿办室,由陈碧波兼办公室主任。
2、落实和明确“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领导机构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xxx:直接对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工作进行领导,布置检查达标工作相关事宜,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审定达标整治方案,保证达标工作所需要的人、财、物。
2)、领导小组副组长xxx、xxx:在组长的领导下,对达标工作实行具体领导,负责对达标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具体落实,指导各专业组按《标准》实施,负责检查、考核各专业组工作,督促各专业组按达标要求整治,定期组织人员对达标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保证达标工作顺利开展。
3)、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碧波: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达标日常工作具体负责。
(1)负责拟定达标计划;
(2)制定整治方案;
(3)指导各专业组按《标准》达标;
(4)组织检查、考核评定。
4)、各专业组组长: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本专业组达标工作具体实施,保证按《标准》要求达到矿井达标目标。
5)、综合管理标准化组:负责每月对各专业组达标工作进行检查、评定,定期对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负责考核各专业组工作情况,具体实施奖惩措施。
3、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工作布置
安全管理达标所需的资金投入由肖军负责,xxx负责预算,定于2011年3月1日前完成预算。
4、矿井安全管理标准化知识培训:
(1)各单位、部门充分利用周一、周六进行员工学习培训,利用班前会及其他时间广泛深入地宣传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达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达标的重要意义,提高全员标准化工作的意识。
(2)组织骨干培训,学习《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掌握各项《标准》要求。
并到相邻达标煤矿进行了参观学习。
(3)组织职工学习《标准》及“三大规程”,明确《标准》的具体规定。
(4)2011年3月份起,各单位凡新施工工程,必须对照《标准》执行,并严格按达标要求组织施工、验收。
(5)对以前已完成的工程,如有不达标的现象,努力整治,能达标的必须达标,确实不能达标的,必须做到不影响安全使用。
(6)实施步骤:逐步探索、试点,以点代面,全面推行,采取集中整治与分段实施相结合。
(7)整治原则:首先对井下各点进行分段整治,按批准的整治计划组织实施,整治一处,合格一处;在整治井下的同时,对矿地面工业广场进行整治。
(8)通过标准化达标治理工作,达到“三个标准化”要求,即:工程质量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5、实行奖惩兑现
(四)、矿井生产系统现状
1、主要生产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有三个井口:主斜井、副斜井和主回风斜井。
全矿井设计共划分1个水平(+30m水平运输巷上、下山开采)、8个带区,每个带区走向长200米,倾斜宽约700米。
根据矿区特点,开采巷道一般沿煤层布置,在+30水平布置南北运输大巷,在带区中部沿煤层倾向布置运输巷,在带区两翼布置回风巷与总回风(水平回风)贯通,形成对拉工作面回采。
现已建成大硬炭1211、1111走向工作面,备用面布置在大硬炭1213区段和桐花炭1121区段,掘进面布置在+30m 水平大硬炭、桐花炭、底板印煤层和大硬炭上部岩层内。
开采顺序:带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
1)、主斜井:井口标高+340m,方位角164°,坡度250,斜井长490m,半圆拱锚网喷浆支护,净断面9.41m2。
井筒内已经铺设800mm 宽皮带输送机一台和600mm轨距15kg/m钢轨、木枕,入井轨道设置防雷、绝缘设施。
主斜井担负煤炭、矸、料运输任务及矿井进风,防尘水管布置、管线敷设任务。
2)、幅斜井:井口标高+360m,方位角158°,坡度26°,斜长352m,料石墙体、11#工字钢抬梁矩形支护,净断面5.72㎡。
井筒内安设有吊挂人车一台。
幅斜井担负行人和矿井进风管线敷设任务。
3)、回风斜井:井口标高+351m,方位角135°,坡度300,风井长221m,11#工字钢梯形支护,净断面6.48m2,未铺设轨道,井口设有引风道及安全出口,安设有防爆门。
回风斜井主作回风之用,兼人员逃生安全出口。
4)、+30m水平南北运输大巷及回风上山:运输巷在煤层顶板板岩层中设置半煤岩、岩巷。
+30m水平运输大巷净断面6.48m2,大巷内铺
设15kg/m钢轨,料石墙体、11#工字钢抬梁矩形支护,负责开采+30m 标高上下山煤层的进风及运输;+30m水平回风上山净断面4.0m2,11#工字钢梯形料棚支护,负责开采+520m标高上下山煤层的回风。
4)、采煤面:1211、1111采煤面为改建后移交的首采面,1211采面走向长200m,倾斜长110m,1111采面走向长200m,倾斜长110m。
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Z”型通风。
工作面打眼放炮落煤,人工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铰接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采面设备:MSZ-12型煤电钻,SGD-420/22型刮板运输机,DW06型单体液压支柱,BRW—80/20G型液压泵。
顶板管理: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按矿井两班作业,自采自准的劳动组织,回采工作面一班一循环,循环进尺0.8m。
因此,工作面支柱为“三〃四”排控顶,即“见四回一”,每班支护一排回柱一排,排距0.8m,柱距1.0m,支护密度1.25根/m2。
最大控顶距3.2m,最小控顶距2.4m,放顶步距0.8m。
5)、掘进工作面:现掘进工作面布置在+30m水平。
分别为+30m 水平南翼运输巷、底板印北翼运输巷、桐花炭北翼运输巷、433运输巷。
采用钻爆法掘进工艺,+30m水平南翼运输巷采用锚网喷浆支护,其余巷道采用无腿棚支护。
掘进工艺流程为:打眼→冲刷岩帮→装药联线→放炮→恢复支护、检查安全及临时支护→洒水、装运岩→支护。
打眼设备为YT—28型凿岩机,局部通风机为FBD-5/11型,压入式通风。
2、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分区通风。
安装有二台FBCDZ№21D轴流式主扇风机,一台备用,一台运行,功率160×2kw,电压380V,风量38—94m3/s,矿井实际配风量为1187m3/min。
回风斜井设置有引风道、安全出口和防爆门,主扇风机安设于引风道。
通风线路为:新鲜风→主斜井、幅井→+68m水平运输大巷→延伸绞车道、三—四人行道→+30m水平运输巷→各用风地点→各回风联络巷→+68m水平回风巷→回风上山→回风斜井→引风道→风机→地表。
(见通风系统图)
掘进工作面实行压入式局部通风机(FBD-5/11KW)通风,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材料制造,直径φ500、φ400mm。
局部通风机实现风电、瓦电闭锁。
采煤面实现“Z”型通风,井下的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
试运转期间由于矿井通风线路短,矿井通风阻力小,矿井实际负压600Pa,进风量1218m3/min,矿井回风量1300m3/min。
各个采掘工作面的实际风量分别为1211采面180m3/min、1111采面180m3/min、+30m水平南翼运输巷掘进头256m3/min、412材料车场掘进碛头193m3/min。
风量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今后随着通风线路增长,可以采取调整通风机的叶片角度以增加风量。
3、提升运输系统
1)、提升系统:
矿井现为斜井开拓,主井与暗斜井采用皮带输送机运送煤、矸。
主井皮带输送机型号为DTL80/10/2×55,暗斜井皮带输送机型号为
DSJ80/10/2×45;延伸绞车道采用绞车运输。
主井绞车型号为JTP-1.6×1.2/20型缠绕式单滚筒绞车提升设备和材料、电机功率75kw。
暗斜井绞车型号为JBT-1.0×0.8型缠绕式单滚筒绞车提升设备和材料、电机功率55kw。
延伸绞车道绞车型号为JPBT-1.2×1.0型缠绕式单滚筒绞车提升设备和材料、电机功率75kw。
电压660V,选用1t型标准矿车运送煤、矸等。
人员从幅井、副暗斜井、三至四水平人行道进出井,幅井、副暗斜井分别安装有RJY22—28/750型架空乘人装置一套,用于运送人员。
经校核,矿井实际选用的绞车能满足提升需要。
2)、运输系统:井下大巷运输方式为矿车运输形式,采用蓄电池机车牵引。
矿井购置CCG11/600型防爆柴油机车3台,能满足矿井运输需要。
选用1t型标准矿车运煤、运矸。
并配少量的材料车和平板车运输材料设备。
矿井对外运输方式为汽车。
4、供电系统
矿井为两回10KV电源线供电,其中一回由石燕桥110KV变电站,经过架空线路(LGJ-50/7km)石燕线输送至矿变电所10KVⅠ段母线;另一回由石燕桥110KV变电站,经过架空线路(LGJ-50/8km)石李线输送至矿区变电所10KVII段母线。
石燕桥110KV变电站为国家电网,电源可靠。
井下供电设备有短路、过载、漏电和接地保护装置。
掘进工作面实行了“三专两闭锁”,装有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井下照明、信号采用127V,并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井下电网均按规定设有主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通过电缆接地芯线构成了完整的接地保护。
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380V和220V,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和127V,井下设有10KV高压硐室和采区变电所。
5、给、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
矿井在工业广场标高为+361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积为300m3的高位储水池,主要用于矿井生产用水,取水来源于矿井外排水;生活用水取水来源于地下水和少量的泉水。
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2)、排水系统
矿井主要水源来自防尘水和少量的顶板渗水及地表水,现为上山开采,采煤面顶板渗水、防尘水、地表水通过自流到主水仓,下山掘进水用矿车或潜水泵转入+30m水平水沟流到主水仓,主水仓通过MD46-50×10型水泵(工作、备用泵计2台)[配用电机:YB2-200L1-2型,132KW,660V]分别从主井、幅井抽出到地面用于消防和农用灌溉。
6、防尘、防灭火系统
矿井采用消防和防尘公用管路供水,为满足井下供水要求,矿井在工业广场标高为+361m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积为300m3的高位储水池,通过高位储水池和一条管径为108㎜和70㎜的输水管路分别向工业广场和井下各用水点供水,并同时提供消防用水。
在井下各转载点、回风巷、采掘面等有粉尘飞扬的地点均安设了防尘洒水喷雾装置,在主要运输、回风巷每隔100米设置一消防栓用于消防及冲尘用。
在机电硐室、采掘面都配置了灭火器,在+30m水平车场设置了消防列车库并配置了消防器材。
在采区回风巷、掘进回风巷、总回风巷等地段设置了
隔爆水棚。
电气安装符合要求,杜绝电气短路和“鸡抓子、羊尾巴、明接头”现象。
7、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配备有KJ73N(煤安森)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具体设备配置为:监控主机2台,GJ40型甲烷传感器19台,KGT30设备开停传感器5台,KDD-2型断电仪5台,KG4003A型压力传感器3台,GFW15型风速传感器2台,KGE42型风门开关传感器4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1台,井下分站[KJF86N(16/108)]型5台,PUYV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5000m,GTH500(B)一氧化碳传感器2台,GW50(A)温度传感器7台,远程断电器4台。
配备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JCB-1019A 型30台。
监控设备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各种传感器种类齐全,数量合理,监控系统运行可靠。
8、通讯系统
对外通讯:矿井对外通讯利用现有的通信线网。
矿井通讯:矿井设生产调度交换机1台,型号为HJD108型,该机容量为32门,可接32对中继线,主电源AC220V,电话电源12V,电话交换机设在地面调度室。
采煤工作面附近、主斜井绞车房、井底车场、掘进工作面附近、主要通风机房、矿变电所、安全生产科、调度室及矿长室各设有1部电话。
井下采用KDH型矿用电子电话机32部。
9、压风系统
地面安设一台MLGF—21/7G—132型空气压缩机,流量21m³/min、电机功率132kw。
从幅井铺设φ108×4㎜的钢管入井,从+30m水平运
输大巷进入作业点,采区支管采用φ50㎜钢管铺设。
每隔100米安设出口及减压装置,并与防尘水管隔50米出口错开,形成每50米有一个出水口和出风口。
10、地面建筑、生产系统及设施设备
矿井设地面爆破材料库,井下未设爆炸材料库,周围有排水沟,库房旁有消防水池,消防水取至工业场地消防水池,消防供水管路已铺设到爆炸材料库。
幅井井口布置有检身房,主井地面布置有综合大楼、库房、机修房、坑木加工房、汽车磅房及煤场。
幅井地面布置有职工宿舍、会议室、食堂、澡堂、矿灯房、值班室、调度室、监控室、充电房。
为满足矿井生产需要,矿井设置有机修车间、液压车间,承担本矿机电设备的大、中、小修和日常保养工作,并担负矿车等材料性能设备的修理任务,机修车间原则上不生产配件,检修所需配件一般外购买或外委解决。
矿井机修车间下设矿车、金属支架修理工段和电修、机钳工组。
主井地面敷设转运皮带输送机两台,井下原煤、矸石运出主井井口后,经两级皮带输送机转运卸入煤、矸仓内。
矿井原煤进行部分分级,未洗选深加工,直接经汽车转运销售。
二、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按照《四川省煤矿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矿在2011年1月成立了达标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小组,制定了《隆昌县隆渝煤业有限公司金鸡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
各专业小组对照《标准》进行了自查、自纠和分头整改完善,每月进行了自检,达标领导小组在2011年
10月下旬进行了检查、考核、评比。
经过考评矿井达到了二级煤矿安全管理标准。
具体整治完善自评情况如下所述:
1、煤矿综合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建立健全了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采掘关系正常,采区回采率达到87%;各种记录报表等资料真实可靠齐全;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92分,等级为一级。
2、煤矿采煤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我矿采煤工作面1211、1111采面为后退式开采,工作面回收率达到95%,检查资料齐全。
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84.75分;等级为二级。
3、煤矿掘进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我矿现布置有掘进工作面3个。
自查矿井采掘关系正常,三个煤量可采期符合要求;矿井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改造重点工程。
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93.2分,等级为一级。
4、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矿井在考核期内无重大机电责任事故和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矿井双回路供电,供电容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和安全的需要,矿井一类用电设备的供电合符有关规定。
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94.5分,等级为一级。
5、煤矿运输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矿井运输各工种制定了操作规程、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
矿井在考核期间对矿井提升、运输设备以及主巷运输线路进行了更新改造。
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81分,等级为二级。
6、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矿井采用“两进一出”中央分列式抽出式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矿井具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用机械通风,两台同等能力轴流式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能力15万t/a,能满足矿井生产要求,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每个生产水平有两个通达地面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矿井每年请有资质的瓦斯等级鉴定机构进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属于高瓦斯矿井;矿井装备有KJ73N型安全监控系统且与县、省级监控平台联网,系统运行正常;矿井新建防尘、压风系统符合国家规定。
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85分,等级为二级。
7、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情况
矿井有地测专业技术人员和成套的测量仪器仪表。
制定有严格的地测防治水规章制度,在考核期内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责任事故。
通过对矿井周边小煤窑的调查,矿井不受周边小煤窑威胁。
矿井通过“四川省地质局”组织的矿井联测,准确掌握了矿井周边矿井关系,现开采采区远离相邻矿井,且有断层隔离,并留足了保安隔离煤柱,不受其它矿井水、瓦斯等威胁。
经自查矿井达到了评级的必备条件,自评分为86分,等级为二级。
综上所述,矿井安全标准化管理综合折算分为 88.22分,综合等级为二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1年11月《安全管理标准》自评汇总表
序号专业检查得分等级权重系数得分
1 综合管理9
2 一级0.20 18.4
2 采煤84.75 二级0.12 10.17
3 掘进93.2 一级0.15 13.98
4 机电94.
5 一级0.12 11.34
5 运输81 二级0.15 12.15
6 通风85 二级0.18 15.3
7 地测防治水86 二级0.08 6.88 合计88.22 二级
附:各专业考核评级表
附件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安全管理标准化
自
评
评
分
表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