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噪声标准(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损害。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标准来规范噪声排放。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法律规定的噪声标准,包括噪声的定义、噪声标准的制定原则、各类噪声标准的具体内容以及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二、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指对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产生干扰的任何无规律的声音。

根据噪声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工业噪声: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机械噪声、电机噪声等。

2. 交通噪声: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
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打桩、钻孔、切割等。

4. 社会生活噪声:指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噪声,如商业活动噪声、居民生活噪声等。

三、噪声标准的制定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噪声污染产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噪
声污染;同时,对已产生的噪声污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2. 科学合理:噪声标准应基于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
的影响,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标准。

3. 法制化、规范化:噪声标准应具有法律效力,对噪声排放进行规范化管理,确
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4. 公众参与:噪声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和监督权。

四、各类噪声标准的具体内容
1. 工业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规定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该标准分为四类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噪声限值:
(1)一类区域: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二类区域: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3)三类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4)四类区域: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

2. 交通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2008)规定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该标准分为五类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噪声限值:
(1)一类区域: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二类区域: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3)三类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4)四类区域: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

(5)五类区域:昼间80分贝,夜间55分贝。

3. 建筑施工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该标准分为四类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噪声限值:
(1)一类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2)二类区域: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

(3)三类区域:昼间80分贝,夜间55分贝。

(4)四类区域:昼间85分贝,夜间55分贝。

4. 社会生活噪声标准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规定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该标准分为五类区域,分别对应不同的噪声限值:
(1)一类区域: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二类区域: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3)三类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4)四类区域: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

(5)五类区域:昼间80分贝,夜间55分贝。

五、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1.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 严格执行噪声排放标准,对噪声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3. 鼓励采用先进的噪声治理技术,降低噪声排放。

4. 加强噪声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5. 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噪声源,减少噪声污染。

六、结论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对噪声排放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注:本文仅为概述性介绍,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2篇
一、引言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了噪声的标准和限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法律规定的噪声标准。

二、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1. 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指那些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定义,噪声是指那些对人们造成不适、干扰、损害的声音。

2. 噪声的分类
(1)根据噪声的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
声等。

(2)根据噪声的性质,可分为连续噪声、脉冲噪声、间歇噪声等。

(3)根据噪声的频率,可分为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等。

三、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了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于
1996年10月29日颁布,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是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标准,于1993年发布,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

4.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四、我国噪声标准体系
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为五类,分别为:
(1)0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3)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4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分为四类,分别为:(1)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4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3. 建筑施工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噪声标准》将建筑施工噪声分为四类,分别为:
(1)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为主的区域。

(2)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4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4. 交通噪声标准
《交通噪声标准》将交通噪声分为四类,分别为:
(1)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为主的区域。

(2)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4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减少噪声源排放
(1)加强噪声源监管,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2)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排放。

(3)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控制交通噪声。

2. 防治噪声传播
(1)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噪声源。

(2)设置隔音屏障、隔音墙等设施,降低噪声传播。

(3)加强绿化,利用植被吸收噪声。

3. 加强噪声监测与评估
(1)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噪声污染情况。

(2)对噪声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评估,制定防治措施。

(3)加强对噪声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六、结语
噪声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和完善噪声标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3篇
一、引言
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噪声法律法规,明确了噪声排放的标准和限制。

本文将从噪声的定义、噪声污染的危害、我国噪声法律法规体系、噪声排放标准以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1. 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指人类不需要的、无规律、无节奏的声音。

它不仅包括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声,还包括社会生活、商业活动等产生的噪声。

2. 噪声的分类
(1)按频率范围分类: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2)按产生原因分类: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三、噪声污染的危害
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如听力损失、高血压、心脏病、失眠、焦虑、抑郁等。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污染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噪声污染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四、我国噪声法律法规体系
1. 法律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

2. 行政法规层面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等。

3. 部门规章层面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各省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五、噪声排放标准
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1)一类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2)二类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3)三类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1)昼间:≤70分贝。

(2)夜间:≤55分贝。

3. 交通噪声排放标准
(1)一类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2)二类区:昼间≤75分贝,夜间≤60分贝。

(3)三类区:昼间≤80分贝,夜间≤65分贝。

六、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加强噪声源控制
(1)对工业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对交通噪声源进行整治,如限制高噪声车辆通行。

(3)对建筑施工噪声源进行管理,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 加强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1)加强城市绿化,降低噪声传播。

(2)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减少交通噪声。

(3)加强建筑物隔音、降噪措施。

3. 加强噪声受体保护
(1)对噪声敏感区域进行保护,如学校、医院、住宅区等。

(2)对噪声受害者进行救助,如听力损失者、心脏病患者等。

(3)加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教育。

七、结论
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噪声法律法规,明确了噪声排放标准,并采取了一系列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然而,噪声污染问题仍
然严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