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人教版,浙江专供)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基础回扣预习+考点突破提能+易错清零演练)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性质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 __管__理____、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_群__众__性__自_治__组__织__。 2.产生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是村民自治的 __基__础____,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_途__径_____。居民 委员会成员由居民_民__主__选__举_产生。 3.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内容 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 面。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方式 (1)间接参与: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 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 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直接参与 ①通过_社__情__民__意__反__映__制_度___参与民主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通过_社__会__听__证__制__度_参与决策。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1)要根据_社__会__经__济_制__度__、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 _文__化__水__平_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_国__家__性__质_,并与经__济__发__展__、 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_间__接__选_举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_素__养_____,行使好民主选 举的权利。
审慎投票。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例1 [2010·广东卷]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 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 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新规 定( ) •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 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 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C [解析]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 人大代表,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 举权;选举委员会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回答选民问题,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 选人,发扬民主。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 题干无关。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演练1】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方,不 仅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府副职中实行差额 选举,甚至选举正职时也实行了差额选举, 而且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也在 逐渐扩大。差额选举的优点在于( ) •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 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④促进候 选人与选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返回目录
• [误区警示] 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 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 举,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利 弊,不能认为哪种选举会更优越或更民主。 • 2.我国的选举方式及其依据 • (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 选举制度。 • (2)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返条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差额选举的认 识。①为等额选举的优点,②③④为差额 选举的优点,故选D。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核心考点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及其意义
• 考点突破 •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 (1)方式
• ①间接方式: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 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 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 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这种方 式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 考点突破
•
1.方各式种选含举义方式的比较优点
局限性
在选
直接 选举
由选民直 接投票选 举的方式
从
选
民
角
先由选
每个选民都有 机会选择自己 心目中最值得 信赖的当家人
民较多、 分布较 广的情 况下不 适用
每个 选民不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方 式
含义
等 额 从选 候举 选 人 角 度 看差 额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意义 (1)从决策者角度看,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 决策的_民__主__性___;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 __科__学_性___。 (2)从公民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 动决策的__实_施_____;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和信心,增强公民的_社__会__责__任_感__。 [特别提示] 公民参与决策不等于享有决策权 (1)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不等于公民享有决策权、决定权, 而是为决策机关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不是每个公民都能够通过四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的。
• ②直接方式: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意义 • 可以从对决策者和对公民两个角度来分 析: • ①对决策者来说,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 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 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②对公民来说,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 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 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 会责任感。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积极参加选举。 (3)在_理__性_思__考__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特别提示] 我国选举方式的具体运用 (1)我国公民的直接选举,主要包括县及县以下人大代 表的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县以上的人大代表、 乡及乡以上的政府领导人员的产生由间接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只有在极 少数情况下采用。
2.从试题类型上看,以体现类和意义类试题为主,结 合公民政治参与的案例,以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学 生区分四种参与途径,明确政治参与的意义和要求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知识梳理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分类 (1)从选民角度看,分为_直__接_选__举__与间接选举。由选民 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被称为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自己的 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叫作间接选举。 (2)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与_差__额__选__举_。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就是等额选举。正式候 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特别提示] 不同选举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 更好,而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正确认识社会听证制度 • (1)听证会的参加人员主要包括:听证会的 组织机构、听证会申请人、听证会记录员等。 • (2)听证会注意事项:①各方代表的比例要 合理,特别是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比例不能 太低。他们还享有咨询相关情况、查阅相关 资料等权利。②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 当裁判员。③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以保 证足够的透明度。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正确理解公民应当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利
• (1)为什么
• 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 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 文化事业。
•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 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 ③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
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正式 候选人 名额与 应选名 额相等 的选举 方式
正式 候选人 名额多
优点
局限性
可以比较 一定程度上会 充分地考虑 影响选民的选择, 当选者结构 选民易受误导, 的合理性 积极性受影响
在候选人 可能影响当选 之间形成了 者结构的合理性; 相应的竞争,如果不加以有效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__利__益____,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 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监__督_权____。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_实__事__求__是_的原则,不能干 扰公务活动。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核心考点一 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怎么办
• 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切实行使好选举权,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 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 ②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 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 感。
• ③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
民的政治素养。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4.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 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 众依法__直__接____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__最__有__效__的途径。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是__社__会__主__义_民__主_____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基__础__性___工程重点推进。
媒体 关科学决
策的重要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内容
方 式
依据
社 决策机关将涉
会 及公共利益的重
公 示 制
大 公 内民 容事在 后项了 发进解表行有意公关见示,,公示
度 提出建议
公民享 有对涉及 公共利益 的决策的 知情权, 这是公民 参与民主 决策的前 提和基础
社 对同公共利益 会 密切相关的重大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各种民内主容决策方方式式比较 依据 意义
信息是 民 意 反 映 制
话、 是正确决 机 提公关 出民反 建向映 议决意策见、信传电邮函真子件、、、策信拓反的息宽映重资民渠要 源 意 道。 ,
新闻 是决策机
使 决策 反映 社情 民意
度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纲概览
考纲概览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 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多种方式和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 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 权
我国公民民主监督的 合法渠道
考情展示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返回目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公民政治参与,重点考 查影响民主选举的因素、民主决策的途径与意义、民主管 理的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要求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 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 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 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 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决策机
意义
有利 于增强 决策透 明度和 公民参 与度
听证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易混辨析] 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社会 公示制度 • 公民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甚至琐事向决策 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 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这是一种自下而 上的过程,强调为了解决问题而形成决策;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以草案 的形式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 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 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重大事项社会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四、民主监督 1.合法渠道 (1)_信__访__举__报_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_舆__论_____监督制度。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_网__上__评__议__政__府_等新形式、 新方法。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出谋划策的__主__人_翁___精神。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性质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 __管__理____、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_群__众__性__自_治__组__织__。 2.产生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是村民自治的 __基__础____,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_途__径_____。居民 委员会成员由居民_民__主__选__举_产生。 3.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内容 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 面。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方式 (1)间接参与: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 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 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直接参与 ①通过_社__情__民__意__反__映__制_度___参与民主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通过_社__会__听__证__制__度_参与决策。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1)要根据_社__会__经__济_制__度__、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 _文__化__水__平_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_国__家__性__质_,并与经__济__发__展__、 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_间__接__选_举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_素__养_____,行使好民主选 举的权利。
审慎投票。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例1 [2010·广东卷]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 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 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新规 定( ) •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 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 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C [解析]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 人大代表,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 举权;选举委员会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 回答选民问题,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 选人,发扬民主。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 题干无关。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演练1】 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地方,不 仅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府副职中实行差额 选举,甚至选举正职时也实行了差额选举, 而且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也在 逐渐扩大。差额选举的优点在于( ) •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 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④促进候 选人与选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返回目录
• [误区警示] 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 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 举,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利 弊,不能认为哪种选举会更优越或更民主。 • 2.我国的选举方式及其依据 • (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 选举制度。 • (2)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 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返条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差额选举的认 识。①为等额选举的优点,②③④为差额 选举的优点,故选D。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核心考点二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及其意义
• 考点突破 •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 (1)方式
• ①间接方式: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 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 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 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这种方 式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 考点突破
•
1.方各式种选含举义方式的比较优点
局限性
在选
直接 选举
由选民直 接投票选 举的方式
从
选
民
角
先由选
每个选民都有 机会选择自己 心目中最值得 信赖的当家人
民较多、 分布较 广的情 况下不 适用
每个 选民不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方 式
含义
等 额 从选 候举 选 人 角 度 看差 额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意义 (1)从决策者角度看,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 决策的_民__主__性___;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 __科__学_性___。 (2)从公民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 动决策的__实_施_____;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和信心,增强公民的_社__会__责__任_感__。 [特别提示] 公民参与决策不等于享有决策权 (1)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不等于公民享有决策权、决定权, 而是为决策机关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不是每个公民都能够通过四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的。
• ②直接方式: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意义 • 可以从对决策者和对公民两个角度来分 析: • ①对决策者来说,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 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 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②对公民来说,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 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 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 会责任感。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积极参加选举。 (3)在_理__性_思__考__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特别提示] 我国选举方式的具体运用 (1)我国公民的直接选举,主要包括县及县以下人大代 表的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县以上的人大代表、 乡及乡以上的政府领导人员的产生由间接选举产生。 (2)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只有在极 少数情况下采用。
2.从试题类型上看,以体现类和意义类试题为主,结 合公民政治参与的案例,以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学 生区分四种参与途径,明确政治参与的意义和要求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知识梳理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分类 (1)从选民角度看,分为_直__接_选__举__与间接选举。由选民 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被称为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自己的 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叫作间接选举。 (2)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与_差__额__选__举_。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就是等额选举。正式候 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特别提示] 不同选举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说哪种选举方式 更好,而采取何种选举方式要依据本国国情。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正确认识社会听证制度 • (1)听证会的参加人员主要包括:听证会的 组织机构、听证会申请人、听证会记录员等。 • (2)听证会注意事项:①各方代表的比例要 合理,特别是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比例不能 太低。他们还享有咨询相关情况、查阅相关 资料等权利。②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 当裁判员。③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以保 证足够的透明度。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正确理解公民应当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利
• (1)为什么
• 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 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 文化事业。
•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 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 ③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
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正式 候选人 名额与 应选名 额相等 的选举 方式
正式 候选人 名额多
优点
局限性
可以比较 一定程度上会 充分地考虑 影响选民的选择, 当选者结构 选民易受误导, 的合理性 积极性受影响
在候选人 可能影响当选 之间形成了 者结构的合理性; 相应的竞争,如果不加以有效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__利__益____,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 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_监__督_权____。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_实__事__求__是_的原则,不能干 扰公务活动。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核心考点一 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怎么办
• 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切实行使好选举权,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 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 ②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 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 感。
• ③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公
民的政治素养。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4.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 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 众依法__直__接____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__最__有__效__的途径。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是__社__会__主__义_民__主_____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基__础__性___工程重点推进。
媒体 关科学决
策的重要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内容
方 式
依据
社 决策机关将涉
会 及公共利益的重
公 示 制
大 公 内民 容事在 后项了 发进解表行有意公关见示,,公示
度 提出建议
公民享 有对涉及 公共利益 的决策的 知情权, 这是公民 参与民主 决策的前 提和基础
社 对同公共利益 会 密切相关的重大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2.各种民内主容决策方方式式比较 依据 意义
信息是 民 意 反 映 制
话、 是正确决 机 提公关 出民反 建向映 议决意策见、信传电邮函真子件、、、策信拓反的息宽映重资民渠要 源 意 道。 ,
新闻 是决策机
使 决策 反映 社情 民意
度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纲概览
考纲概览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 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多种方式和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 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 权
我国公民民主监督的 合法渠道
考情展示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近三年未考查
返回目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公民政治参与,重点考 查影响民主选举的因素、民主决策的途径与意义、民主管 理的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要求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3)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 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 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 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 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决策机
意义
有利 于增强 决策透 明度和 公民参 与度
听证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易混辨析] 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社会 公示制度 • 公民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甚至琐事向决策 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 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这是一种自下而 上的过程,强调为了解决问题而形成决策;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以草案 的形式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 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 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重大事项社会
返回目录
第13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四、民主监督 1.合法渠道 (1)_信__访__举__报_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_舆__论_____监督制度。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_网__上__评__议__政__府_等新形式、 新方法。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出谋划策的__主__人_翁___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