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春天的足迹》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本(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春天的足迹》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本发给每个学生。

学生自主挑选读。

第二阶段:走进自然—赏春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田野、树林等地方寻找春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观察、春天的特征。

2、赏春过程中,学生思考,看到的景物是样子的,教师鼓励学生用笔记录的所见所感。

尽量用上阅读时积累的成语、优美词句。

3、学生把喜欢的景色拍下来;或在美术课上,学生展开的想象,把见到的春天画下来。

(可以是一样事物,一处景色,也可以把看到的全画下来,还可以是想象的画面)。

4、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收集标本。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赞美春天
1、同学互相交流
与同桌、好朋友或同组的同学交流心得。

2、集体交流,赞颂春天。

一、思春光
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一年四季包括‘春夏秋冬’,更知道春天是四季的开始。

谁愿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样子的。

二、议春景
(一)介绍眼里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
1、回忆去过哪些地方。

2、谈话。

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呢。

开阳县双流镇中心小学汇编
《寻找春天的足迹》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本(二)活动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开展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确定主题很重要,应选择同学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又可以亲自去体验的活动,就可以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个好的主题直接决定着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

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但是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却比较低的特点,选择什么样的主题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呢。

我发现,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花开了,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

孩子们也被这种变化感染着,他们变得活泼好动了,更加喜爱大自然了。

面对这些天真的孩子们,我萌生了这样一个主题,我要带着他们一同走进春的世界,一起去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一、活动主题
年级主题:自然
班级子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春游、搜集阅读资料、绘画、唱歌、吟诗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创造和谐的氛围,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3、针对学生的成果汇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1.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如美术、音乐、自然老师),请他们协助教学有关的内容。

2.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知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操作,保证孩子能充分地参加活动。

四、活动人员:四年级一班全体师生
五、时间安排:____年____月至____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____年____月上旬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____年____月中旬至____月中旬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____年____月下旬至____月上旬
六、活动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阶段:
阶段目标:
明确此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过程、预期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阶段活动设计:
一、教师导入
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揭示主题,制定方案
1、出示主题及子主题,教师给与适当的提示。

(括号中是提示)主题:寻找春天
子主题:⑴赏春(春天的景色、花草树木的变化)
⑵吃春(春天可以吃到哪些蔬菜或野菜)
⑶玩春(春天有哪些户外活动如,放风筝等)
⑷搜春(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名篇、名段)⑸写春(写一写春天的景色、人们的活动)⑹画春(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景色)⑺唱春(唱一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从七个子主题中自由选题,推选组长。

4、根据所选子主题由组长组织分析、制定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倾听与合作能力。


4、师生共同讨论各组的活动方案,指出方案的亮点与不足,交流意见与建议,使方案更完善,更具可行性。

5、教师提出要求和外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教师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除了可以指导学生外,还可以使学生认为他正在和老师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兴趣会很高。


(二)实践体验阶段阶段目标:
1、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春的诗词、名句、名篇。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4、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创造和谐的氛围,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阶段活动设计:自然中的春天
1、读春
[操作构想]阅读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优美词句和诗歌。

古诗中的春天
(1)信息来源。

一是老师、家长推荐,把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作品打印分发给每个学生。

二是同学互相交流,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品推荐给自己的同桌、好朋友或同组的同学。

(2)阅读方式。

一是学生自由阅读,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

二是老师辅导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老师可利用信息课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词句的意思,还可适当引导学生背诵部分重点段落、词句。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拥有了一些词汇,但因为“肚中货不多”,常常感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词不达意。

怎么办呢。

扩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无疑是个好办法。

根据“寻找春天”这一主题,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成语、诗歌、优美词句,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词汇丰富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累信息的能力。

(3)此外,学生还可搜集并学唱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郊游》、《春天在哪里》、《布谷》、《柳树姑娘》等。

2、赏春
(1)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领学生去春游,允许学生带照相机、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同时最好请电教老师配合随行摄像。

(2)春游过程中,老师要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鼓励他们用活动前阅读时学会的成语、优美词句,带领他们唱唱歌曲、吟吟诗歌。

(3)指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景色拍下来,还可师生留影。

[设计意图]:大自然是个大课堂,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次们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美丽的春景映入他们的脑海,丰富感性经
验,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样课堂上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自然就能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了。

3、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活动主题去搜集、整理资料,体验生活。

(三)活动总结阶段阶段目标:
1、通过唱春天、画春天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成果展示,交流收获与心得体会。

3、针对学生的成果汇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阶段活动设计:课堂里的春天与社会里的春天
一、说成果
1、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说本组活动的过程,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的,以及有哪些收获。

2、其他小组可以根据发言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既锻炼了发言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其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二、展示成果
1、“赏春组”展示成果
展示自己在游玩时拍摄的照片或短片,来展示春天的景色、花草树木的变化,并且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2、吃春把春天里可以吃到的蔬菜、野菜或水果,利用食物、图片等形式展示给同学们,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同学们现场尝吃。

3、玩春(春天有哪些户外活动如,放风筝等)
介绍在春天里可以有哪些户外活动,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感受如何。

4、“搜春组”展示成果。

小组成员大声朗读搜集的诗词、名句、名篇,可以就一些知识点适当讲解。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但不能中途打断,保持文章的完整性,教师也要适当参与。

5、“写春组”展示成果
每人写一篇以“春来了”为题的小片段,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色。

[操作构想]导入。

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前几天,老师带大家去和春姑娘见过面啦。

春姑娘美吗。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美好的时光吧。

播放春游时拍摄的录像带,老师声情并茂地进行配音。

[设计意图]。

播放录像带,让学生回到了春游的时刻,他们会在录像中寻找自己的身影,聆听自己的声音,说话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由小组成员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人发表听后感,也可以谈谈如果自己写怎样写。

6、“唱春组”展示成果
小组成员或独唱或合唱有关春天的歌曲,如,《春天来的时候》
7、“画春组”展示成果
办一次以“春来了”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展示同学们的绘画、摄影作品。

春天迷人的景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美术课,请
学生把自己见到的春天画下来,可以是一样事物,可以是一处景色,也可以把看到的全画下来。

[设计意图]。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综合化的,根据主题的需要,对各学科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沟通原有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在重组中超越,在重组中实现“综合化”。

围绕“春天’这一主题,以“语文”为主导学科,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文、成语的同时,还演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自己动手画一幅画,通过春游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将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融合进来。

学生围绕“春天”,用各门学科不同的方式去表现春天,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画,说说画中的内容及内涵。

4、把教室当做展厅,张贴展示学生的成果,师生一起参观浏览。

5、评选“最佳小诗人”,“最佳小画家”,“最佳小歌手”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成果汇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社会里的春天惜春[操作构想]1.出示在春游过程中老师有意拍摄的一些镜头:马路边的花坛内花草被踩烂了,形成了一条条小道;路边废纸、杂物很多;一些同学随手摘花…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

以后我们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生动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引向“如何保护周围环境,让春天更美丽”,使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

2.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