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室内设计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室内设计的演变
1.原始社会“穴居”——(防潮:室内烘烤的处理或红烧土)——白石灰
室内陈设——陶器
2.窑洞
3.春秋战国时期——(砖的出现)、(瓦的出现)“花纹砖”装饰作用(木结构)
4.秦汉——建筑体现(宫室、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主要特点:都城的规划东西中轴线
对称,里坊跟市场的封闭,大屋顶结构——外墙装饰(画像石画像砖盛行于汉)汉朝是中国低矮行家居盛行的时期。
主要之屋顶形式,由高至低分:
庑殿:四坡屋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
歇山:由上半部硬山或悬山,下半部庑殿所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悬山(挑山):屋顶两侧突出于山墙。
硬山:屋顶两侧不突出于山墙。
攒尖:包括圆攒尖,四角攒间,三角攒尖及八角攒尖等
卷棚:没有中脊之屋顶
次要之屋顶形式:
清水脊
盝顶
盔顶
5. 魏晋南北朝——涂饰(墙上、柱上、斗拱上)“朱柱素壁”“白璧丹楹”雕刻出现
了搞的床凳。
胡床(传说中的马扎)
6. 隋唐五代——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理性与浪漫”(1.都城气派红伟方整规则2.宫殿坛
庙的大组群建筑序列恢阔舒展3.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4.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外文化交汇风格。
)木构建筑解决了大屋顶大面积和砖石运用。
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
木工:桌案类、差床榻类、屏风衣架、橱柜。
木材:桑木桐木(贵重木材:紫檀、楠木、花梨木、胡桃木、樟木、黄杨、沉香木)
7. 唐建筑的特点:1墙壁——砖砌2.顶棚——(1.露明:将上面的梁坊元露在外面。
)2
天花:1.软性天花,秸秆扎架糊纸多用于一般的住宅。
平棋:木龙骨上搭木板。
海漫天花:一般是用在大行的宫室.。
硬性天花:用天花梁坊纸条组成井字形框架在上面钉版,并在班上制作彩绘图案并作精美装饰隆重端庄,多用于宫殿等较大的空间。
藻井:一般是用在帝王的顶部或佛像的顶部。
常用的有八角形四方形。
唐制中“凡王宫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唐代特点家居屏风(折屏和座屏)折屏:多是六扇(高1.2m宽1.65m)坐屏:硬屏风底座为实木,不折叠,不大采取石板。
平面上画山水花鸟或格言警句。
使屏风增加了美化的功能。
室内陈设品:
1. 夏商周——装饰纹样——青铜器
2. 秦汉——画像石、画像砖(祭祀用)。
3. 隋唐——建筑构件、陶器、各类织物、金属器、家居出现了装饰纹样
(装饰纹样):1。
几何2。
动物3。
植物4。
人物故事
4. 两宋时期——反对浮华,推行平淡雅。
宋代的家居造型质朴简洁,以朴素的线面为主只
在局部加以装饰形成较好的节奏韵律。
由席地跪坐转到垂足起做的完成时期。
宋代的建筑:大量的使用格子门、格子窗,大大的改善了采光。
大量的使用琉璃瓦。
色彩:木构架、华丽的色彩。
1遍画五彩花纹“五彩遍装”2青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叠晕棱简装”3唐米白发展过来“解绿装”“丹粉装”
5. 明清时期:各民族建筑发展(住宅类)1.西南少数民族:“干栏式”2。
北方游牧民族:
“帐幕式”3.黄土高原民族“窑洞式”4.汉地区“木构架”。
家居:明清是中国家居最鼎盛时期。
(明代:苏州制造。
清代:杭州、宁波、广州、北京)家居根据建筑的功能布局有成套的配置。
统治阶级的宫廷和府邸把家居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房屋结构、进深大小、使用要求来进行成套家具的设计。
明代家具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的表现:
1.选材合理(木材的纹理的运用)
2.框架式的结构方法(科学性)
3.雕饰多集中在一些
副件上面。
清代的家具:漆制家具造型繁褥复杂(工艺美术运动的技艺)雕漆、填漆、描金。
木制家具:镶嵌玉器、金银等。
清代家具多繁琐不实用。
明代的家具成就:1造型优美端庄比例恰当,表现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气质。
2.结构科学榫卯精绝坚固牢实可以传代3.重于选材,着重表现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泽美。
4.金属配件十分讲究,雕刻线性处理得当起到了衬托点金的作用。
清代家具的成就:1清代早起继承和发展了明式家具的艺术成就。
2乾隆时期吸收了西洋的纹样。
并把多种工艺美术的技艺运用到家具上来。
3.清晚期家具与国运一起走向衰落。
清代装饰构建:壁:大型的组合型门洞(有墙壁的形式)。
罩:单体的门洞。
(说白了壁罩就是隔断)
近代时期(1840-
中国近代设计的设计遗产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形式(以木架梁柱结构为基础的室内空间形式)
1.中国传统的室内样式:
①.室内对称形式(南北建筑都一样)在砌上露明造的宫殿与厅堂当中,梁架、斗拱、襻间都与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2.宫殿建筑中的天花、藻井、家具、、字画及陈设。
3.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隔扇以外还使用移动的屏风、半开敞的罩及博古架等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空间起到了增加层次和深度的作用。
②.室内的色彩:1。
北方宫殿建筑的梁柱常用红色,天花藻井绘有各种彩画,金银黑白线取得对比的效果。
2.南方常用的颜色为黑、墨绿、栗色、白、灰形成了秀丽的格调。
2.中国折中主义:(古典折中主义)
①在设计中改变中国传统做法。
②.改进西洋形式适应我国欣赏习惯。
(出现的原因:中国建筑师在国外留学受到学院派的影响带有了浓厚的仿古典式的设计色彩)
3高层建筑不断的出现
部分折中主义转为现代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形式和流派不断出现1.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欧美传入到中国。
2.建筑结构:运用钢和钢筋混凝土(1928年上海的沙逊大厦)。
4 1959建国过十周年庆典
北京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出现了装饰设计专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共同参与室内装饰的设计。
)他是一个中西结合民族形式的探索和讨论。
北京的十大建筑不管是外延装修和室内装饰手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1. 装饰重点放在了构建界面的表面装饰上因此他的装饰图案使用过度,大量使用政
治题材。
(太阳、五角星、万丈光芒、齿轮麦穗、向日葵等)
2. 色彩:红色(象征革命)建筑内红色的地毯。
金色
1960——1976 文化大革命“红色海洋”更加突出政治色彩。
七十年代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
八十年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以及室内设计的迅猛发展(1.大量的设计师涌入国外学习2.国外的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高科技建筑的建造。
)1974年北京饭店东楼的建成1983年上号龙柏饭店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服务于城市建设(商业空间、办公空间以及住宅空间)
风格
中式风格(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在现代结构材料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运用传统的空间处理和装饰手法(可以适当简化)以及陈设艺术手法来进行设计是中国传统样式的室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不同时期可选用折中主义手法进行设计)
新地方注意
室内设计师在充分的了解建筑所处的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状况,始原有的地方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新少数民族风格
在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象征性的表现少数民族内部空间形式并在内部空间的结构构建上较为直接的采用适当简化的少数民族图案,保持其民族色才特征。
选用少数民族陈设艺术品等所创造的室内环境气氛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特色。
同时又具有现代特征。
中国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现代主义中简洁的设计风格,和表现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各种手法。
但是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技术、经济条件。
因而室内设计带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新地方主义
地中海风格(常见的是颜色方面的体现蓝、白)
1、地理:融合亚非欧山大洲的设计样式,19个国家,混搭风。
2、气候:炎热少雨,建筑大畅庭院式建筑。
墙壁很厚。
很多陈设会用太阳花装饰
3、历史:宗教科学哲学的发源地,多宗教的交汇点。
4、造型特点:蓝色伊斯兰教装饰,(横扫北非西班牙的摩尔文化,圆形的穹顶、马
蹄形拱门、蔓叶装饰纹样、和错综复杂的瓷砖镶嵌工艺,这些都是清真寺装饰的
元素)平顶作为房屋的露台
5、色彩:崇尚蓝色(据说辟邪)白色、金色、门框、窗户、椅子面、贝壳、细沙的
墙面、小鹅卵石的地面、拼贴的马赛克、金银铁的金属器皿将蓝与白发挥到极致。
沿岸不同地区农舍风格当地的色彩斑斓的石头或粉饰灰泥。
非洲被太阳哄晒诚不
同质地的泥土直接被作为建筑材料,房屋外部围墙用土坯建造。
(褐、赭石、土
黄、棕)
6、墙面装饰:①1壁画延伸墙面的空间。
2壁龛:地中海风格墙体较厚。
一般采用与
墙面相同的材料。
3隔断:多采用空透形较强的隔断。
4瓷砖5拱券:半圆形的券
作为门洞、壁龛、拱廊。
②门窗。
圆拱形门窗。
方门、火焰形窗。
门:木板门为
乡村居民所用。
栏杆形式:铁艺、木雕、石雕、与墙体材料一致的,地面砖:仿
古砖与花砖。
地毯:民间手工织(棉、亚麻)台阶与楼梯:不超过3-5个踏步。
立面与墙面一个材质平面与地面一个材质(台阶)平面采用厚木板、瓷砖,立面
采碎石、马赛克。
顶面:平顶、拱顶(顶面漏明)。
7、家居:主要是欧式家具
室内居室空间功能分析
欧式风格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
一、古代:埃及、罗马、希腊
文化、宗教、寺庙
胡夫金字塔高146米用两百万块巨石,平均质量2.5吨。
神庙:卡纳客阿蒙神庙公元前1531年,由134根巨型石柱,柱子表面有雕刻。
阿斯旺水坝。
阿布辛尔神庙
居住住宅
王室陵墓:丰富的随葬品,家具脚大多以猛兽为造型
罗马柱式:
多立克柱式,高度为底座直径的4-6倍柱身有凹圆槽,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艾奥尼: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爱奥尼柱子比例修长(1:9~10),开间比较宽(2个柱底径左右
科林斯柱式:
塔斯干柱式:
西方室内设计的传统风格
巴洛克:①装饰画洛可可
和式风格(日式风格)
岛国、席地而坐
早期:公元6-12世纪(奈良、平安时代)
中期:公元12-16世纪(镰仓、室町ting时代)
近期:公元16-19世纪(桃山、江户时代)
寝殿造书院造、数寄屋、
榻榻米(为茶道)日本造景(枯山水)假山枯水
和式元素
和式玄关(斗士、过厅、门厅):和式风格的玄关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玄关的底面一般用砖石铺垫,标高较低。
和式地面:主要室内:①起居室(客厅)
②过道
③榻榻米(采用稻草为中层,以凉席为面,后纤维布料包边)尺寸(900mm*1800mm)面积最小的茶室一般是4张半,跪坐其上
④地台地台的高度一般在200mm-400mm,地台可以做成箱式的储藏柜或开闭式的鞋柜。
地台的出现是跟据人们的生活出现的。
和式隔断:门窗木构架、不承重多推拉
樟子门窗:也成为格子门窗,因门框采用樟子松。
内框也采用樟子纸
服司马门:浮世绘粘、清漆的木、不易褪色
和式墙壁与壁龛:和式壁挂局部有典雅的花纹,壁龛作为室内的视觉主体摆放装饰品
壁龛:天袋(也就是吊柜)一般是在家具的最上方,位置(底面与窗
平齐)
地袋(矮柜)对应天袋
压入柜门一般采用服司马门(尺寸1850mm*960mm)
床间壁龛装饰的一种(纯装饰),一般是有床柜、床柱、半个
挡板,
和式顶:平顶:用实木板铺设的平顶在吊上个纸糊的灯
坡顶:在盖建筑时直接该成。
天井:采用天井板吊顶的方式,天井是建筑中的原本结构(天井板木纹的方向
与房间的方向垂直)
浴室:浴缸采用木质,比西式的小,但是很深,坐浴时水要莫过肩膀
浮世绘:(日本的绘画)
园林元素:
缘侧:榻榻米房间的外面。
茶亭:
枯山水:。